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愛公益頻道 > 公益資訊 >

援藏志願者:“做一件一輩子都不後悔的事”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26日 13:4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廣東援藏支教志願者合影。

在支教學校留下一棵紀念樹。

  臨近7月底,西藏林芝縣幾所中學的校園裏彌散着似有若無的離愁別緒。

  在這兩所學校誌願服務近一年的幾位“老師”——中山大學第13屆研究生支教團成員即將返回廣東。他們知道孩子們在秘密準備着一些送行的節目,他們表面淡定,心裏卻清楚到時候免不了一場“淚奔”。

  另外30多名散居林芝的援藏志願者還要留守,直到明年7月第六批廣東援藏工作隊工作期滿。

  “選擇來這裡的都是理想主義者。”他們説。這群有着某種共同情懷的年輕人,在最美的青春年華放下學業、放下工作,走進高原,只為做一件“讓自己一輩子都不會後悔的事”。

  選擇 援藏支教感覺很神聖

  研究生支教團是中大的一項傳統。自1999年開始,迄今已選派13屆共95名具備研究生保送資格的學生赴西部支教。

  羅智,初中時是貧困生,受助於志願者上了中大,而今她也成了志願者。“感覺很神聖,像接班人。”説這話時她的眼睛在閃光。

  李春艷,來西藏前已在一家國企工作了一年多,好不容易度過工作之初的磨合期,但得知援藏志願者招募的消息,他放下十幾萬元的年薪就來了。

  余茂見,去年8月進藏,之前畢業工作剛一週。“我不能就這樣度過我的一生,一眼就能看到頭。”他説,“我相信自己到老也會懷念在西藏的這一年。”

  王琴玉和楊偉文都在2010年7月畢業,當年9月進藏。

  哲學專業出身的王琴玉説:“來西藏,我不想僅僅是作為一個過客。”就這樣,一晃就兩年了。

  放下學業、事業,選擇志願入藏,他們不是沒有顧慮。同屆同學有的已讀完研究生,有的工作兩三年打下了事業基礎,而他們還要再“畢業”一次,有的連續兩年考公務員失敗,有的已經跟不上職場變遷的步伐,他們唯有忠於自己最初的夢想,相信這段經歷給自己帶來的成長和信心。

  工作 堅持直到開花結果

  雖説是志願者,但工作強度比在廣東有過之而無不及。

  王琴玉、羅苑紅住在援藏工作組安排的一個套間,走出臥室就是“辦公室”,一天24小時她們保持手機開機,隨叫隨到,白天接受任務,晚上完成任務。

  羅苑紅算了算,今年3月到7月,光是經她手收發的文件就超過250份,每一份都是在這樣的日日夜夜裏趕出來的。兩年來,王琴玉一直處於這樣的工作狀態。她放不下這一切,因為她就是想“堅持看到這些項目開花結果”。

  而對於支教的志願者們來説,工作強度的壓力還在其次,更棘手的是教學中遇到的困難。

  陳睿本科畢業於中大化學院,被分配到林芝縣中學主教地理,兼英語和語文。少數民族學生底子參差不齊,很多連藏文都沒學好。

  崔可本科畢業於中大嶺南學院金融係,在靈芝一中教生物。上學期他帶3個漢語班,這學期6個班,每週有20多節課。

  很快地,他們還是想到了辦法來應對各種困難,電教手段的運用,課後的深入交流,都讓他們的教學成果突飛猛進。上學期期末,崔可帶的3個班英語成績包攬了年級前三名,平均分高出第四名10多分,讓他成了支教老師中的“王牌”。

  收穫 志願三年感動三生

  “有一種生活,沒有經歷過,就不知道其中的艱辛;有一種艱辛,沒有體會過,就不知道其中的快樂;有一種快樂,沒有擁有過,就不知道其中的純粹……”這是歷屆研究生支教團隊員所傳誦的一句話。

  在支教的一年行將結束之時,志願者們對此更加感觸深刻。

  一年下來,該吃的苦他們也都吃到了:陸家藝帶着感冒進藏,高原反應嚴重,連夜緊急輸液;林鴻章,因為經常熬夜,心臟負荷過大,導致病毒感染險被勸返;連德龍,騎車家訪,由於路途遙遠過於疲勞而摔破腦袋住院一週;羅智,由於課程緊密沒時間吃午飯,結果在課堂上暈倒……

  而他們記得更多的卻是甜到心坎裏的感動。

  研究生畢業放棄工作進藏的梁一帆來之前就定好目標:一定要與所教的每一個孩子都談談心。她教三個班,近150名學生,她一個一個地談,目標已接近完成。現在她收到了一箱子的信,那都是學生回應給她的心聲。

  今年清明假期,張琪在辦公室備課,突然接到班上同學的電話,説有個同學突發急病。待她飛奔衝進教室時,發現教室成了party,中間擺着大大的蛋糕,學生們説:“前天上課不能給老師過生日,今天補給您。”

  羅智帶的“夢想課程”結課時,兩個班的學生聯合舉辦歡送會。一個班的學生唱歌,另一個班的學生就在旁邊哭,最後連唱歌的學生都哭了起來,三名支教女生也都淚奔。

  4月6日,岳美琴下課後,全班學生對她説,“老師你不要走了,我們班每個人每天給你一塊錢當工資,你就留下來教我們到高中畢業吧!”

  離別的日子越來越臨近,越來越多的學生來找他們要電話和QQ號。唯一能夠讓這些離愁別緒稀釋一些的是,他們知道,這一批志願者走了,還會有更多的志願者來到這裡。

  已經在西藏呆了兩年的王琴玉準備做滿三年。她微微笑着,説出的話帶着高山峽谷一般的氣魄:“他們都説‘支教一年,感動一生',我們不滿足,偏要‘志願三年,感動三生'。”

  ●南方日報記者 趙新星 胡念飛 發自西藏林芝

熱詞:

  • CNTV
  • 愛公益
  • 公益
  • 援藏
  • 志願者
  • 支教團
  • 研究生
  • 中山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