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愛公益頻道 > 公益資訊 >

清華最帥工科男的支教故事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28日 09:4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公益時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同學們重新翻修組裝的電腦

清華工科男的感人支教故事的視頻收到了意外的關注效應

  “我們一直在思考什麼樣的生活更有意義”

  清華最帥工科男的支教故事

  2012年5月,一段名為《清華最帥工科男感人支教故事》的視頻火爆微博,勾起無數人對清華大學和對支教生活的嚮往。在視頻中,兩位清華男孩兒溫情的談話、充滿現代科技感的支教捐贈和創新行為,也給更多熱衷於鄉村教育的公益人士們帶來了全新的感覺。

  讓支教有點不一樣

  在離北京並不遙遠的張家口赤城縣貧困學校,這兩位清華大學大二學生王樂天和朱俊林不僅為孩子們教授知識,還帶來了幾十台經過重新修整的電腦。這些從來沒有見過電腦的孩子們擁有了一間電腦教室,這可是這所鄉村學校的老師和同學們從來不敢想的事情。

  “只要三個小時的車程,翻過幾道山,就能到達北京。然而這裡的孩子們卻從來不知道大學是什麼,不知道離開自己的家,外面的世界是什麼樣子。”朱俊林説。在赤城,雖然只有短短的幾天,但清華支教的同學們給孩子帶來了他們利用課餘時間和專業知識翻修一新的電腦,還有通過他們所學知識創造出來的科技産品,比如利用熱能原理加熱午飯的小發明。

  “支教並不是一件特別的事情,作為清華的學生,我們還是希望在普通的支教行為裏面加上一些大學生特有的方式。”清華大學社會學二年級學生胡張拓對記者説。

  胡張拓是清華大學教育扶貧公益協會電腦傳愛項目的負責人,近兩年來,他與教育扶貧公益協會這一清華最受歡迎的社團參與者們,共同組織了幾百次的清華學子週末支教行動,同時,電腦傳愛項目作為社團重點發展的公益項目之一,為許多貧困地區和打工子弟學校送去了電腦,建立了電腦教室,使得很多窮苦的孩子接受到了電腦知識的教育。

  “和視頻當中王樂天、朱俊林所講到的一樣,在清華的日子裏,我們都一直在思考什麼樣的生活更有意義。”胡張拓説。由於學習的是社會學,他對於中國社會發展現狀和貧困地區的疾苦有著比旁人更加深入的了解,這使得他加入教育扶貧公益協會順理成章。“這個社團受到清華大學扶貧辦的直接支持,參與人數將近百人。而電腦傳愛這個項目,目前有十幾個同學在參與組織,與我們每週的支教活動結合在一起,成為清華支教公益行動的一個特色。”

  校園公益走向社會

  經過三年的發展,在清華的支教行動當中,電腦傳愛獲得了相當廣泛的關注,很多企業事業單位一改往日將舊電腦當做廢品賣掉的做法,開始尋求捐贈的途徑。

  由於大學生們支教的時間和能力上的限制,因此,清華大學的支教行為逐步形成了幾個特點,“其一是每次活動幾乎都是利用週末進行的短期支教,一次大約10人,每週能夠組織兩次。我們會去北京周邊的學校教授孩子們科技知識以及英語,有時候還為即將參加高考的貧困學生們傳授一些考試的技巧,幫助他們實現大學夢。”胡張拓解釋道。“其二是,雖然我學的是文科,但很多理工科的社團成員們很擅長髮明創造以及電腦改造,於是就有了電腦傳愛以及視頻裏面介紹過的午飯加熱裝置,我們稱之為‘愛心飯盒'項目,同時,他們還會給孩子們帶去一些多媒體設施,增強他們學習的趣味性。”

  “我們三年來捐贈了230多臺電腦給北京及周邊的農民工子弟學校,其中僅今年就達到120台,數量在明顯上升。”胡張拓和同學們都發現,在越來越多的社會關注之下,很多企業單位都主動找到他們,希望提供二手電腦或者電腦維修服務,甚至是運輸支持,來作為企業參與公益行為的一個方式。“在去年我剛剛加入這個項目的時候,曾經在清華附近掃樓似的探訪每一家公司,希望得到他們的捐贈或者贊助,但是收效甚微。”胡張拓説,後來,他們通過參加很多機構組織的公益創新比賽,取得了很好的成績並且得到了獎金贊助,使得項目能夠很順利的滾動下去。

  “一些公司在看到媒體報道以後,主動找到我們,提供資金或者技術上的幫助。而我們也幫助他們尋求到在校園裏讓同學們了解對方的機會,來回報他們的支持。”在逐步的探索之後,公益協會的成員們以及電腦傳愛等公益項目的組織者紛紛找到讓好的項目得以維持的途徑。而他們的創新公益行為也影響到北京其他高校。

  2011年6月,北京15家高校聯合發起了二手電腦捐贈活動,輻射到12個社區的居民。僅一天時間,就收集到近百台電腦。而現在,仍然有8家高校在堅持“電腦傳愛”的公益行為。“他們收集到的電腦最後都會匯總到我們這裡,由我們統一捐贈給需要幫助的學校,而清華也是目前北京唯一一個提供電腦捐贈的大學。”胡張拓補充道。

  “最帥工科男”

  帶來的意外收穫

  就在很多人觀看視頻之後,每個人的點擊分享就是一次善意的傳遞、讓這份效應不斷發酵,視頻的意外火爆,引出了“最帥工科男”,也為清華大學的這個公益項目帶來了更多關注和收穫。

  不過,這樣的成績和發展的進度對於這群熱心公益的大學生們來講,依然不能令人滿意。隨著清華校電視臺公益節目拍攝組將目光聚焦于教育扶貧公益協會的支教、電腦傳愛等項目之上,一則感動數萬人的視頻節目出爐了。“我們兩人只是眾多參與支教的同學當中很普通的一分子,不應該作為主角出現在這一公益行為當中。”兩位視頻中的“最帥工科男”一再表示。胡張拓笑著説:“在善意的包裝之下,這則視頻引發了意想不到的轟動效果,而我們當初想要表達的是讓更多人了解並支持清華學子的支教行動,不要在意主角是否是帥哥,只要關注我們的行為能夠帶給貧困孩子們的改變就好了。”

  然而,雖然有一半是無心之舉,但視頻所引發的連鎖效應令學生們感到欣喜。更多的企業開始找到社團項目負責人,希望能夠為支教和電腦傳愛、愛心飯盒等項目提供支持,其中還包括英特爾這樣的國際企業。而在清華校內,社團更引來了上百學生的積極報名,支教隊伍進一步壯大。

  此外,在清華扶貧辦的支持下,社團還與美國的大學合作開展了“中美大學生聯合支教”的行動,每年組織30支8人左右的隊伍前往全國各地的貧困學校,進行為期兩周的英語教學,並且獲得了香港曾憲備基金會的資金支持。

  “雖然公益的形式有很多,但對於我們清華的學生來講,還是希望盡最大力量來發揮我們的優勢,將支教做的更有創新意義,更有效率。”胡張拓説。

熱詞:

  • CNTV
  • 愛公益
  • 公益
  • 支教
  • 清華
  • 最帥工科男
  • 教育扶貧
  • 胡張拓
  • 電腦捐贈
  • 電腦傳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