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雷鋒精神 建設文明社會——公益路上,我們“雷”厲“鋒”行
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20年前,她患上了重病,每天頑強地與時間賽跑;20年間,她省吃儉用,好事做不停;臨終前,她毅然捐款30萬元資助貧困學子,這30萬元裏,包含了她的死亡撫慰金……
“老喬,我虧欠家裏太多,但我還是想把學校的撫慰金等都捐出來,在母校設立一個勵志獎學金,幫助那些優秀貧困的家鄉孩子。”5月10日上午11點左右,在鎮江一院搶救室內,一字一頓説這話的是江蘇鎮江船艇學院45歲的圖書館館員楊粉娣,她口中的母校是江蘇省溧陽市別橋中學。看到丈夫喬華章鄭重地點頭,楊粉娣緩緩地閉上了雙眼……
老喬和一旁的兒子淚如雨下。
“她就是個工作狂”
日前,喬華章在鎮江船艇學院與別橋中學簽訂了總額為30萬元的勵志獎學金協議,這30萬元中包括了楊粉娣的死亡撫慰金,老喬將連續10年每年拿出3萬元。
1989年,楊粉娣從南京大學圖書情報係畢業後參軍入伍,3年退伍後在鎮江船艇學院圖書館館員的崗位上一幹就是20年。在校內她和老喬相識、相愛到結婚。
然而,平靜的生活就在1992年兒子出生的那一刻被打破了。
25歲的楊粉娣被告知:患有骨髓異常增生綜合症——這是一種除骨髓移植幾乎沒有根治可能的血液病,楊粉娣就此被宣判為“終生病號”,老喬永遠記得醫生的那句叮囑,哪怕是一場傷風感冒,都有可能要了楊粉娣的命。
20年來,楊粉娣飽受重症折磨,卻從不低頭。船艇學院圖書館館長丁新華告訴記者,按照規定楊粉娣可以申請回家休養,但她主動提出要在一線工作,20年來,楊粉娣從沒有因為病情耽誤工作。
對於楊粉娣來説,她每天都在和時間賽跑。作為資深館員,她主動挑起了館內新人“傳幫帶”的擔子。年輕同事袁彤彤和萬春蓉深深記得,每天早上,楊粉娣都會提前一小時到辦公室。而她的解釋讓身邊的同事為之動容:“我這毛病,早上精神狀態是最好的,到下午就沒有什麼力氣了,我是和時間賽跑的病人,要充分利用每一點時間。”
由於一直帶病上班,楊粉娣的病情越來越重,經常上著班就出現不適,她不得不放下手中的活,到校衛生所輸液,輸完液後,她又回到圖書館繼續埋頭苦幹。雖然身邊的人一直勸她好好休養幾天,可她總是笑笑,“太浪費時間了!”
“她就是個工作狂。經常一坐一上午,甚至晚上、雙休日、節假日都來加班!”丁新華説,血液病非常忌諱接觸電腦、打印機、影印機這些有輻射的設備,但因為工作需要,楊粉娣從沒有主動離開過。
“她是只會奉獻的‘大姐大’”
5月1日,在鎮江一院接受化療的楊粉娣身體已經極度虛弱,而此時,母校別橋中學正在舉行20年校友會,前往母校聚會的正是楊粉娣那一屆校友。
同學們沒有看到昔日的“大姐大”,都覺得非常意外,追問校領導後才得知她重病在身。聚會之後,一幫同學追到鎮江,面對已經連説話都困難的“大姐大”,他們淚如泉涌,對於楊粉娣捐款30萬元的做法,同學們並沒有驚訝,“我們知道她會這麼做。”
在同學眼中,楊粉娣是一個只會奉獻的人。上學期間,班上有誰生病都是“大姐大”衝在前面照顧;學校組織捐款幫助山區孩子,“大姐大”速度最快,捐得最多……
“一次同學聚會,大家在討論母校因為地處農村,還有不少品學兼優的貧困學子時,楊粉娣當即表態,要盡己所能幫助孩子們。”一位同學回憶説。
老喬説,平時夫妻倆看電視報紙時,都十分留意那些貧困學生,並且一直尋找贊助學生的方法。那次同學聚會後,楊粉娣就找到老喬商量,最後決定在母校設立勵志獎學金。
30萬元不是小數目,尤其對於一所鄉鎮中學而言,這不僅是獎學金,更是楊粉娣20年來一分一分積攢來的。“我們要保證把錢一分不落地全部用在孩子身上!” 別橋中學校長宋達説,首筆3萬元的勵志獎學基金上月學校已收到,學校將分上下學期兩次,獎勵100名左右優秀的學生。
“對他人大方,對家人摳”
在外人看來,楊粉娣是一個出手大方的人,但在丈夫眼裏,她卻很摳。
楊粉娣與丈夫都出生在農村,從小饑一頓飽一頓的艱辛生活使夫妻倆養成了節儉的習慣。雖然夫妻兩人都是工薪階層,但父母年老多病,需要他們贍養,兒子正在讀大一,正是用錢的時候。而且,20年來,楊粉娣的病更是家裏一筆龐大的開銷。
貧困的家庭生活,沒有減少楊粉娣的奉獻熱情。老喬告訴記者,汶川大地震,她偷偷從家裏拿走好幾床新被子捐給災區,回家後又鼓動丈夫捐款。
在楊粉娣家,老喬翻箱倒櫃只找到楊粉娣生前的兩張生活照。“為了省錢,我們全家很少拍照片。”老喬淡淡地説。
楊粉娣把全家人從牙縫擠出來的30萬元,一股腦捐給了母校。她不僅跟老喬反復商量,同時也毫不隱瞞地告知了兒子喬楊奇。“不管有多大困難,我都會不折不扣地幫助父親,一起完成母親的遺願!”兒子喬楊奇堅定地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