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愛公益頻道 > 公益資訊 >

關注陳家寨“希望小學”:與139張笑臉一起長大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25日 10:0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6月18日,“思成築夢”團隊成員和貴州師範大學志願者一起在貴陽街頭勸募。

       站在人流密集的市中心,拿著印有139個孩子笑臉的宣傳板,&&人賈凡和自己“思成築夢”團隊的29名夥伴不停地攔下過往的行人,向他們講述貴州省納雍縣陳家寨小學139個孩子對一棟教學樓的渴望。

       過去半年的時間裏,這30名來自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的大學生,用同樣的方式在呼和浩特、長沙、貴陽、遵義等城市的街頭,為一群素不相識的山裏孩子發出愛心請求。

       而在此之前,30人的團隊中,沒有人有過山村生活的經歷,這群在城市相對富裕家庭長大的孩子,幾乎無法想象陳家寨孩子們的生活狀態,有的甚至吃驚于自己每年6萬多元的學費相當於陳家寨一戶人家好幾年的收入。

       看到報道陳家寨小學139名學生渴望教學樓的電視新聞後,賈凡感覺瞬間“被擊中了”,“思成築夢”團隊的成員也第一次把抽象的“貧困”二字放進了一個具體的場景中。他們決定為那139名小學生的夢想努力,讓孩子們看著自己的教學樓微笑。

       為此,他們定了個很宏大的目標:100萬元募款。

       跟上“微公益”時代的腳步

       相對於一些團隊成員的家庭經濟情況來説,100萬元並不是一個多大的數字,但對於30個毫無社會經驗的大學生,這更像是一個無法實現的美夢。

       成員們無法忘記這個團隊的來歷:一個兩年前參加校學生會競選組成的10人班底,在經歷了1個多月連署、宣講、辯論之後,最終競選失敗。敗選後的10人決定繼續為了未來其他的成功而努力,於是創建了“思成築夢”社團。

       沒有人願意看到這個團隊再次為一件事情努力後失敗,特別是賈凡,作為當年參選班底的“一號領袖”,他希望不僅能把事情做成,還能在做事情的過程中,收穫成長的果實。

       找到一個現實的辦法,是實現“思成築夢”社團第一個大目標的核心問題。有人建議去説服大企業,因為這點錢對大企業來説不算什麼;有人建議去聯絡微博上的紅人,靠他們喊一嗓子,估計就差不多了。

       “唯一被否定的路徑,就是去找父母幫忙。”賈凡説,那就沒什麼意思了,要靠我們自己的腦子和努力。

       經過討論,“思成築夢”團隊的意見是,找企業、找名人的辦法都要嘗試,還要發動學校的同學、一切朋友、朋友的朋友捐款捐物。結合幾個團隊成員2011年暑假為呼和浩特市聾啞學校孩子募捐的經驗,團隊決定去一些大城市招募志願者,在鬧市區向來往的行人宣傳勸募。

       跟上“微公益”時代的腳步,成了“思成築夢”團隊的共識。

       為了讓團隊的資金有正規的監管,賈凡聯絡了貴州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在賈凡眼裏,這個曾經“全裸曬”微公益賬本的貴州本土基金會,可以讓自己放心。

       貴州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給予了積極回應,秘書長楊震對賈凡表態,這次“微公益”行動,貴州青基會不收取任何資金管理費,還可提供一切必要的幫助。

       探訪陳家寨

       有了幫助陳家寨小學的目標,有了“微公益”的實施路徑,賈凡覺得,還缺一個更直觀的感受。

       “我要講幾個打動人的故事。”賈凡對中國青年報記者説,“我被打動了,還要有能打動別人。”

       今年3月9日,賈凡帶著6個“思成築夢”的夥伴從廣州出發了,目的地是陳家寨。

       飛機、火車、汽車、摩托車,感覺坐全了各種交通工具的7個大學生,遠遠看到陳家寨時,滿腦子還都是剛才懸崖邊穿行時的尖叫,和快把屁股顛碎的“魔鬼路程”。

       走進陳家寨小學,賈凡只記得自己愣住了。

       他説,自己腦子裏開始不斷閃過潮濕、黑暗、破爛這樣讓人情緒低落的詞,相對於自己以前的學習、生活環境,他的心情很不好,不想説話。

       他看見學校的校舍一間在山腳,一間在半山腰上,是用木頭搭建的,沒有門,也沒有一間像樣的屋子。

       晚飯時,大家在校長陳俊家吃飯,每個菜裏都有一點肉,就著兩種不知名的野菜,每人拿著一大碗飯,吃得很開心。這一夜,7個大學生住在了校長家的一間屋子裏,只有一張床,圍著爐火聊到深夜12點多。

       這是他們第一次零距離體驗偏遠山村的生活。而遠在幾千公里之外的校園裏,“思成築夢”團隊成員戴進健依然無法想象陳家寨到底是什麼樣子。這個生在香港、長在香港的大一學生,每每聽到團隊裏討論在陳家寨建“希望小學”的字眼時,他都會給自己一個很模糊的問號,“希望小學是一所充滿了希望的小學嗎?”

       此時,賈凡和夥伴們正在充分感受著“希望”的概念。淩晨5點半,他們打著手電筒下山去接7歲的小學生尚光順一起上學,那是他們頭天就和尚光順約好的事情,賈凡和夥伴們想體驗一下他們的上學路。

       順著山路走了一個小時後,賈凡發現,他們並沒有走出多遠,繞來繞去的山路讓這幾個成年人束手無策。直到早上6點半,他們在路上碰到已經獨自在黑暗中走了兩個小時的尚光順。

       “必須要幫!”賈凡忍不住地流眼淚,在這個身體強壯的漢子看來,7歲的尚光順才是條漢子。

       必須面對失敗和拒絕的體驗

       從陳家寨回到學校後,“思成築夢”幫助陳家寨小學的計劃進入了正式實施階段。大家不想把這個充滿愛心的事情説得“苦兮兮”的,於是在門戶網站註冊了幾個名為“139個笑臉”的微博。團隊成員認為,笑臉更能展示孩子們的希望,大家為孩子們募捐的過程也應該是快樂的。

       由於呼和浩特和長沙的同學數量較多,團隊決定,一放假就到這兩個城市開展社會募捐,並與各家企業洽談捐贈。

       “思成築夢”成員奧日其朗記得,那段時間裏,大家都在為盡可能完善社會募捐方案努力。大家約定,所有外出的差旅、住宿費都由個人承擔,募集的每一分錢都給孩子,“所有人的心氣都特別高。”

       高漲的心氣被現實澆了一盆冷水。

       當團隊5月31日到達呼和浩特之後,成員分頭聯絡企業談捐贈,聯絡學校談招募志願者,聯絡商場談借用場地,尋找餐館談為志願者提供免費盒飯。

       不料,每一塊工作都比預想的艱難。

       有的企業保安一聽到談捐贈,立刻把他們轟出大門;餐館聽到免費提供盒飯,想各種辦法把他們拒之門外;一些商場的負責人跟他們玩起了“踢皮球”,“有的要市政府批條,有的要城管審批,還有要紅十字會批的,太多推諉。”團隊成員閆皓譯説,我們又不為了自己,他們怎麼那麼沒有人情味?

       “從來沒經歷過那麼多失敗和拒絕。”奧日其朗説。

       抱怨之後,大家開會分析,結論是商家的拒絕也沒有錯,“人家是賺錢的,又不是做公益慈善的。”

       賈凡説,以前在家裏、學校裏,從來沒有遇到過這麼多失敗和拒絕,當失敗和拒絕一下子湧來的時候,才感覺以前的順利都是被呵護著的結果,“我們必須面對失敗和拒絕的體驗。”

       與139張笑臉一起成長

       除了失敗和拒絕,團隊成員也體會到了鼓勵和支持。

       呼和浩特一所中學的老師主動幫忙在學校招募志願者,街頭的行人大都會仔細聽他們的介紹,有的“狠狠誇一頓後慷慨捐了5張100元的鈔票”。

       貴陽的愛心餐飲企業看到他們的報道後,主動為他們提供免費盒飯;遵義的團幹部主動幫忙聯絡商場、城管,保證募款活動順利進行;中國(貴州)高校傳媒聯盟組織數十名大學生記者幫助勸募和宣傳報道。

       “1個月,感受了冷冰冰的失敗和拒絕,也感受了暖融融的鼓勵和支持。”賈凡感覺,團隊的成員每天都在變得更加理智,從最初的抱怨冷漠到理解冷漠再到努力用愛心融化冷漠,明顯感覺大家成熟了,“我們也在和139張笑臉一起成長。”

       讓團隊興奮的是,從活動開展以來到6月中旬,共募集到821286元,這包括在廣東募集的20余萬元、呼和浩特募集的16萬餘元、長沙募集的16萬餘元、貴陽募集的20萬餘元和遵義募集的6萬餘元。

       距離100萬元的目標還有17萬多元,賈凡和他的夥伴們已經感覺非常驚訝了。貴州一位企業家在街頭聽説他們的故事後,跟貴州省青基會聯絡,表示將善款補足至100萬元。

       賈凡説,這是陳家寨139張笑臉的百萬圓夢,而自己和團隊夥伴的成長經歷,遠遠超過了100萬元的價值。

       7月下旬,團隊成員將結束在世界各地的暑期課程,回到陳家寨,商量希望小學的具體建設方案,“到那時,我們30張笑臉陪著139張笑臉一起綻放。”賈凡説。

熱詞:

  • CNTV
  • 愛公益
  • 公益
  • 139張笑臉
  • 陳家寨
  • 希望小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