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愛公益頻道 > 公益資訊 >

雲南老君山“村寨銀行”探索原生態保護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01日 10:1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京華時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本報訊(記者 李晉) 1000元能做什麼?可以讓老君山的村民獲得一年6000元的貸款,從伐木者變為生態保護者。6月16日,記者探訪了橫濱橡膠(中國)有限公司和北京三生環境與發展研究院啟動的“村寨銀行”項目。

  【背景】一棵大樹賣5元

  老君山地處雲南西北部,是“三江並流”世界遺産地的核心區域之一,河源村則是進入老君山東線的門戶社區,有14個村民小組476戶2020人,人均年收入不足650元,白族、納西族、傈僳族等6個民族聚居在這裡。河源村背靠森林資源豐富的老君山,國有林加上集體林有10多畝,就在河源村的不遠處有個建材廠,當地的村民為了更快地增加收入來源,開始以砍伐樹木為生。

  40多歲的李玉坤是河源村新房組的村民,一家九口人,種的小麥、玉米勉強夠全家吃飽,平時一天兩餐都是糍粑,過年才會舍得宰只羊。“家裏兩個孩子要上學生活,砍樹來錢快,一棵10米高的樹最多時能賣20多元,最低也能賣5元,有人收購時,一年能砍上百八十棵樹。”

  鄧儀,北京三生環境與發展研究院項目總監,兩年前來到老君山河源村探訪,遍地的樹根讓他很痛心,“林子總有被砍完的一天,那時,他們如何謀生呢?”

  【項目】小額貸款方式獨特

  2009年,鄧儀和他的團隊開始尋求解決環境保護和村民生存的矛盾,讓村民在保護中受益,並成為保護的主體。走訪中,鄧儀發現當地有很多天然資源,比如養蜂、種植中草藥材、野生菌等,如果能系統地種植,再配以統一的渠道銷售,完全可以讓村民持續獲得收入,但是前期的資金如何獲得?這讓鄧儀和他的團隊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小額貸款。與其他NGO貸款不同的是,貸款啟動資金由村民和三生研究院各出資50%,並且完全由村民自主支配監督和管理,鄧儀稱這個項目為“村寨銀行”。

  據鄧儀介紹,“村寨銀行”項目以村民小組為單位,通過村民自願入股,加上公益資金配套形成本金,即村民入股1000元,北京三生研究院也出資1000元,形成項目本金,通過公平抽籤,分三批進行借貸,每批10戶可獲得6000元的貸款,期限為一年,簽訂環保條約後,由農戶自行決定資金用途,“我們的條約就是要求他們承諾不再砍樹,不再從事破壞生態環境的綠色生産活動。”如有人違反社區環保條約,破壞自然環境,入股的本金將依據制度被充抵為處罰金,“這樣可起到互相監督的作用。”鄧儀説。

  為了保證下批農戶能及時獲得貸款,如果有人逾期還款,還將按天繳納滯納金,並由入股村民催促還款,催款的村民還將從催繳的貸款中獲得一定金額的獎勵。

  【成果】森林保護目標實現

  今年2月份,河源村新房組率先開展了“村寨銀行”項目,6月16日,橫濱橡膠和三生研究院項目探訪小組來到新房組李玉坤家,看到家門口已蓋起了五六個蜂箱,地裏種上了野生菌。“全村31戶都參加了這個項目,10戶獲得了首批貸款,有的種上了藥材,有的買了豬羊。”李玉坤介紹,20多年前,他的父親就開始養蜜蜂,但因交通不便,無法銷售到外界,繼而放棄了養蜂,去年,他又重新拾起了老本行,“現在蜂蜜一斤能賣到22塊錢,一年能有五六十斤。”全村已經沒人上山砍樹了。

  6月17日,在牛住山組,村民正在報名參加項目,眾多村民手裏拿著1000元入股資金排隊,桌子上有一張協議和説明,看完説明後,村民紛紛交錢在協議上簽字並按下手印。

  目前,項目已在河源村5個村民小組中展開。據了解,三年期借貸結束後,資金將由農民自行決定處理,“分了也好,捐了也好,修路也好,都由村民自己決定。”鄧儀説。

  【點評】務實的社會責任

  早稻田大學北京教育研究中心副所長向虎認為,在全球化背景下,以跨國企業為主導的市場經濟,無論是大規模的工業還是農業,都使得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面臨巨大的壓力。橫濱橡膠作為一個企業,通過自身的參與,加上專業NGO團隊的促進,使得這種內生式的發展和環境的保護得以實現。這是企業不同於慈善捐贈的另一種更加務實的社會責任的體現。

責任編輯:陳萍萍

熱詞:

  • CNTV
  • 愛公益
  • 公益資訊
  • 原生態保護
  • 老君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