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雷鋒精神 建設文明社會——公益路上,我們“雷”厲“鋒”行
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21日 10:3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京華時報
陳光標演講。京華時報記者楊天嘯攝
做首善不容易,很辛苦,但是有苦悶我只放在心中,我希望我死以後,留下三個字“大好人”。
如果各地的拆遷項目都交給我做,我承諾,凈利潤的50%,全部捐獻出來。
3月15日,被冠以中國“首善”的陳光標離開了日本,3月16日,他趕到雲南盈江地震災區,向兩個寨的群眾發放了23萬救災款,每人200元。不過,他在派錢後與村民舉錢合影的照片在網上引發爭議。
3月20日,在北師大公益研究院主辦的基金會領導人高級研修班上,陳光標與來自全國43家基金會的主要負責人對話。針對“慈善方式”的質疑,他回應説,自己的行為是遵從了父親低調做人高調行善的教誨,對於合影中的“V”字手勢,他解釋説,這是希望和信心的象徵。
慈善方式爭議
用高調捐錢刺激富人行善
在當天的交流中,有基金會向陳光標建議他成立自己的基金會,通過基金會來實現自己的公益願望,對此,陳光標回答:時機還不成熟。
對於時機不成熟的原因,陳光標表示:“在目前的階段,我需要通過高調的捐款行為來刺激中國的富人。中國的富豪太多,但有多少企業家願意從內心裏想捐錢?所以,現在還是需要多些壓力,有壓力才有動力,有動力才有行動。”由此,陳光標再次對自己的高調表示了堅持:“就是因為我的高調,現在我每次組織捐款,都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家加入到這個隊伍中。上個月到重慶敲鑼打鼓發紅包,企業家們看幾十萬幾百萬的親手把錢捐到貧困人手中,內心都很感動。”
“暴力慈善”推動公益進步
對於自己的慈善行為曾被定義為“暴力慈善”的説法,陳光標當天主動回應説:“這正是目前中國慈善事業發展的需要。”
今年1月,陳光標率50余位大陸企業家赴臺行善,捐出新台幣近5億元(合人民幣1.12億元)。對於這種慈善方式各方評價不一,一直致力於推動中國公益事業要專業化、透明化、規範化的南都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徐永光曾直言不諱地説:“這是一種慈善的暴力行為。"陳光標式慈善"是一種慈善的倒退。”
陳光標在交流中表示:“我覺得"暴力慈善"這個定位非常好。因為當前中國慈善事業的大發展必須要用"大暴力"去推動。用暴力慈善才能推動慈善事業大幅度地進步。”
關於名利
要求多宣傳表彰捐贈者
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秘書長劉選國提出,卡內基曾説過“濫行佈施不是美德”,把錢發放到懶惰的人手中,還不如直接把錢拋向大海。而陳光標在直接發放錢款時,如何確保錢款發放到最需要幫助的人的手上,怎樣避免資助的不是懶惰的人?為什麼不考慮通過基金會呢?
陳光標表示,自己對基金會有要求,一是要效率高並且透明;二是每年要把捐款花掉80%;第三是要讓捐助者感動,多鼓勵多宣傳多表彰捐贈者。“我在台灣給一萬個人發放紅包,可能兩千個人不需要,但這不是我考慮的,如何讓慈善最大化,讓更多人知道慈善,才是我的希望。”
擔心忘表彰花錢做廣告
基金會如何表彰才能夠滿足捐贈者的心理需要?對於中國社會福利教育基金會秘書長繆力的這一問題,陳光標講述了在舟曲泥石流災難中的經歷。
“我帶著6台大型機器,第一個到達災區現場,舟曲的領導握著我的手説,你要是晚來幾分鐘,不知道損失有多大。之後,這6台機器就捐給舟曲了,我又捐了1000萬現金、2000台電腦。結果舟曲表彰的時候,還把我給忘了。我就怕他們忘,表彰一個月之前我自己花錢做廣告,講我們在舟曲做了什麼。”陳光標強調:“我想企業家捐了款,這個證書是不能忘的,一個證書的成本才十幾塊錢,但這是對企業家慈善的認可。”
合影照“V”字象徵信心
在盈江地震災區,陳光標和受災群眾手舉捐款合影。這幅照片在網上引發爭議,有網友認為,陳光標不關心受助者的心理感受。
對此,陳光標回應説:“我經常想我們做慈善,到底要帶去什麼東西,我們帶著笑臉去了,災民也很有信心,我們帶著哭臉,災民哭我們也哭,那還怎麼抗災。那張照片,當天我發了錢以後,志願者招呼大家一起喊"感謝陳光標",我説不要感謝陳光標,要感謝共産黨和政府,沒有共産黨和政府,就沒有陳光標的錢。我擺的那個"V"字手勢,是二戰時希望和信心的象徵。”
不會因慈善把企業搞垮
有傳言稱,陳光標的企業3個月沒有業務了。陳光標承認,確實3個月沒有接到一個業務,主要是這兩年社會活動太多,房屋拆除的老闆約他玩、吃飯,都被拒絕了。“我跟他們遠了,他們就不給我業務,我的利潤是很薄,但現在每個城市都在大拆大建,所以量很大,5%的利潤也不得了。請相信陳光標的智慧,如果我陳光標因為慈善把企業搞垮了,對中國慈善和企業家都是一個衝擊。我遇到的困難是暫時的,憑藉我9歲就出來做生意的智慧,肯定是沒問題的。我最近又在和房屋拆除這個圈子的老闆吃飯,求他們給我些業務。”
陳光標稱,自己做企業有個原則,一定是善良行業,“我知道很多行業進去很快就能賺幾個億,但我不會做的,因為我不願意潛規則,一潛規則就經不住(政府)查了,還怎麼高調?”“如果各地的拆遷項目都交給我做,我承諾,凈利潤的50%,全部捐獻出來。”
(京華時報記者 侯雪竹 黃英男 夏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