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愛公益頻道 > 公益資訊 >

展望“十二五”:社保“安全網”呵護百姓福祉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15日 11:1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近年來,有關民生的社會保障問題,一直是全國兩會關注的熱點。而社會保障中的養老保險問題,更是備受公眾關注。

  3月5日,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總結“十一五”社會保障工作時宣告:“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實現省級統籌,實施養老保險關係跨省轉移接續辦法,連續7年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年均增長10%,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覆蓋24%的縣。全面建立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惠及4.32億城鎮職工和城鎮居民、8.35億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實現全覆蓋,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基本建立,社會福利、優撫安置、慈善和殘疾人事業取得新進展。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積累7810億元,比5年前增加5800多億元。”

  社會保障是民生之基。率先在全國838個縣推行的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試點,已覆蓋1.43億農民,其中4000多萬老年農民已經領到國家發放的每月55元的基礎養老金。

  “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七連漲’和‘新農保’的建立,體現出中央政府高度重視改善民生,並在思考公民福利、社會保障方面的缺失,有針對性地查缺補漏,希望以政策暖意為民生驅寒,彰顯了中央政府執政為民的理念。”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教授郭國慶告訴本報記者。

  人民共享發展成果寫入國法總則

  2010年10月28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通過《社會保險法》,該法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這部事關國人福祉的法律,先後醞釀17年終於獲得通過。該法總則第一條就有如下表述:“維護公民參加社會保險和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合法權益,使公民共享發展成果。”

  “覆蓋全民、統籌城鄉、突出維權、規範管理。”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這樣評價《社會保險法》的亮點,中國的社會保障制度從城市開始建起,逐漸向農村延伸,這次立法明確把農民、失地農民都納入到社會保障的制度體系當中。《社會保險法》的頒布,是一個新起點,對加快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制度體系、保障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截至目前,我國通過深化改革和加快發展,已經初步形成以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為基礎,以基本養老、基本醫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為重點,以慈善事業、商業保險為補充的社會保障體系框架。社會保障制度建設從以城市為重點向農村擴展,填補了多項制度空白,已有的制度也得到鞏固和完善。

  社會保障制度素有經濟運行“減震器”、社會穩定“安全網”和社會公平“均衡器”之稱。今後5年,令全體國人期盼的社會保障制度,會讓每位國人分享到多少經濟發展成果呢?

  “十二五”時期,社會保障制度發展目標提出“兩個全覆蓋”:實現城鄉基本養老保障制度全覆蓋,城鄉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全覆蓋。這一目標的提出,將實現中國全民社會保障體系建設質的飛躍,把中國民生事業的發展提到一個嶄新的高度。

  全國人大代表鄭功成説:“‘兩個全覆蓋’,加上已經覆蓋城鄉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十二五’期間,我國將全面實現‘兩免除一解除’的社會保障制度發展目標。也就是説,通過建立以低保為核心的綜合型社會救助制度來免除全體人民的生存危機;通過覆蓋全民的醫療保障制度來免除全體人民的疾病恐懼;通過覆蓋全民的基本養老保障制度解除人們的養老後顧之憂。”

  社保覆蓋人群迅速擴大

  “我們真是趕上了好時代,‘新農保’解了我們農民的後顧之憂,我們生活有了保障。”眼下,在我國農村,被人們念叨最多的便是“新農保”。每月領取國家55元養老金的4000多萬農村老人感受到了黨和政府的溫暖。

  從“養兒防老”到“社保養老”,新農保在解決農村老人老有所養這一民生難題上邁出了一大步。

  從2009年開始在全國27個省份320個首批試點縣和4個直轄市啟動的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有個人繳費、集體補助和政府補貼3個籌資渠道。其中每個月55元的基礎養老金由中央財政直接支出,每名參保農民在年滿60周歲後,就可按月領取。它讓數千年來靠養兒防老的中國農民,第一次擁有了國家發給的養老金。

  新農保制度試點一年多後,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到陜西調研,他問一位老人,每個月拿到55元都怎麼花?這位老人説,他過去只能吃辣子面,現在可以吃有肉的臊子面了。

  2月24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胡曉義在全國社會保險局長座談會上透露:“全國各項社會保險覆蓋人群迅速增長。2010年末,全國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人數25673萬人,比2005年末增加8185萬人;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的人數43206萬人,增加29423萬人;參加失業保險的人數13376萬人,增加2728萬人;參加工傷保險的人數16173萬人,增加7695萬人;參加生育保險的人數12306萬人,增加6898萬人。2010年,2678個縣(市、區)開展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參合率達96.3% 。”

  在擴大覆蓋面的同時,國家著力解決經濟體制轉軌過程中遺留的突出矛盾。據了解,5年來,中央財政安排509億元專項資金,幫助地方將關閉破産國有企業未參保退休人員全部納入城鎮職工基本醫保,並統籌解決其他關閉破産企業退休人員和困難企業職工納入醫療保險問題;各地將一批“老工傷”人員納入工傷保險統籌管理。

  人社部新聞發言人尹成基介紹説,2011年,國家將重點推進農民工、靈活就業人員、城鎮居民等群體參加城鎮職工或城鎮居民社會保險,基本解決關閉破産企業退休人員和困難企業職工納入醫療保障的問題,將500多萬未參保集體企業退休人員納入養老保障範圍,新農保試點範圍擴大到全國40%的縣。

  讓百姓生活擁有更多安全感

  這段時間,廣州市黃埔區“三無”孤寡老人陳蘇非常開心。春節期間,他收到一個3000元的“大禮包”,政府有關部門還送來了臘腸、瓜子等年貨,併為他專門配備一名“居家養老服務員”,幫他打掃衛生、整理家務。

  社會保障水平的穩步提高,改善了人民生活,也使人民群眾分享到更多經濟社會發展成果。

  自從2008年大慶市被納入國家擴大城鎮居民醫療保險試點後,退休教師王德興就感覺輕鬆不少。他孫女身體不好,以前看病全得自己掏腰包,每年再省也得花一兩千元。自從大慶市實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後,他給有殘疾的孫女辦理了參保手續,只要每年交96元,孫女看病就能報銷了。

  據悉,5年來,全國城鄉基本醫保報銷比例逐步提高,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最高支付限額由職工年平均工資的4倍提高到6倍,居民醫保、新農合的最高支付限額分別達到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年人均純收入的6倍,各級財政對居民醫保、新農合的補助標準從每人每年40元提高到120元;失業保險金、工傷保險金、生育保險待遇也進一步提高。

  人社部統計顯示,各級政府對社會保障的財政投入逐年增長,2010年末,城鎮5項社會保險基金收入、支出和結余將分別超過1.7萬億元、1.4萬億元和兩萬億元,與“十一五”初期相比,均實現成倍增長。全國社會保障基金也從“十一五”初期的2117.87億元增加到“十一五”期末的7000多億元。

  展望“十二五” 社會保障工作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説:“我們希望能夠在‘十二五’結束的時候,社會保障卡能夠發行到8億張,將來所有的參保人員都手持一張社會保障卡,通過這張卡來交費,來查詢,來領取待遇。我們有信心,通過不斷完善制度體系,讓百姓在物質生活改善的同時,擁有更多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