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雷鋒精神 建設文明社會——公益路上,我們“雷”厲“鋒”行
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10日 16:4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加班一小時能掙十元錢
他16歲輟學打工,18歲參軍入伍,21歲部隊轉業,陪伴他一起回家的是一張傷殘證明和一枚優秀士兵證章;他在罐頭廠端過原料,在活塞廠做過小工,在學校當過保安,如今他是威海乳山船廠的一名普通工人;他被人稱作“散財童子”,卻對自己每一筆花銷都嚴格控制。
曾經跟著母親四處借飯吃
上世紀50年代流行闖關東,馬勇的父母也隨著闖關東的人潮涌進了那片黑土地———吉林省通化市撫松縣。
1977年,馬勇出生在撫松縣的一個小村子裏。説起闖關東的日子,除了那片寬廣的黑土地,就是村子裏駐紮的部隊。馬勇的童年就是黑色和綠色交織的記憶。
“響亮的口號、整齊的步伐,還有疊成豆腐塊的揹包。這一切都讓我深深沉迷。”馬勇説,對軍營嚮往最迫切的時候,他每天用家裏的鋪蓋打成包裹背在肩上,遠遠地模倣部隊官兵訓練的場景。
1993年,馬勇和哥哥跟隨父母回到了位於威海乳山的老家。闖關東的日子過得清苦,沒有積蓄。終於,在一個雨天裏家裏的面缸見底了。
“四張等著吃飯的嘴,難壞了我母親。”馬勇説,跟著母親滿村裏借面的經歷,他這一生都不會忘記。“走了6戶才借到一碗麵。母親做了一鍋疙瘩湯四口人分著墊了墊肚子。”
回乳山老家半年後,馬勇輟學了。附近的一家罐頭廠裏多了一個端料工。“每天10塊錢,工作12個小時。到冬天手腳全部凍裂了。”説起那段經歷,馬勇並不覺得辛苦。“我能掙錢了!”
“國家給的錢要用到實處”
18歲那年,馬勇圓了自己的軍營夢,成為了濟南軍區某部的一名新兵。
1996年8月1日,中央軍委決定頒發優秀士兵證章。這一年,馬勇擁有了一枚優秀士兵證章。“這是我一生最大的榮耀。”説到優秀士兵證章,馬勇僅存視力0.4的眼睛裏透出了晶瑩的亮光。馬勇説,眼睛在一次執行公務中受傷了。“三等乙級傷殘轉業軍人就是這麼來的。”
1998年馬勇轉業了,帶著優秀士兵證章和傷殘證回到了家鄉乳山,成為了活塞環廠的工人。每月400元的收入,他一幹就是8年。第8個年頭,工廠倒閉了,馬勇找到了一份學校保安的工作。
“國家每年都給傷殘補貼,這些錢我都不能留。”馬勇説自己有手有腳能掙錢,國家給的錢要用到實處。總想著將傷殘補助金用到實處的馬勇,開始注意起他所在學校的一名孤兒。“兩個饅頭,一瓶自來水,就是他日常的伙食。”
“我餓過肚子,知道餓肚子的滋味不好受。”從那時起,馬勇每月拿出100元給那名孤兒補貼伙食。
“別人説我傻,可我不在乎”
2006年開始,從最初的1人,到3人、5人,直到現在的12人,馬勇先後資助過30多名學生。“具體人數我記不清了,錢數也沒有刻意記著。”馬勇説,自己能力有限,就想叫孩子們吃飽飯。
“我沒多少錢,但是我能管飽他們飯。”馬勇資助學生有自己的標準,“一定要男孩,孤兒或者家庭沒有經濟收入的。”當記者問為什麼只資助男孩時,馬勇有些無奈。
“不是沒資助過女孩子,但是有閒言碎語。”原來馬勇至今還沒成家,附近一些人得知他資助高中在讀的女孩時,紛紛懷疑他的動機。沒多久閒言碎語傳到了馬勇耳朵裏,他當即結束了對女孩的資助。“別人説什麼我不在乎,我怕對那女孩子造成不好的影響。”
2010年,馬勇資助的對象達到了12名。至今為止,他5年先後資助30余名困難學生。每個月15日發工資,16日他便準時趕到銀行,從工資卡裏取出錢按照初中生每月50至80元不等,高中生每月100至150元的標準給學生打錢。
“腦子缺根筋,傻,説我什麼的都有。”馬勇説,別人説什麼他都不在乎。
“生活清苦也要懂得滿足”
記者提出想去位於夏村鎮的馬勇家中看看時,他斷然拒絕。“你放心,家裏的生活能保證。”在記者再三要求下,馬勇才同意帶記者到他的宿舍看看。
在路上,馬勇反復向記者強調,“只是個落腳的地方,平時疏于收拾。”在距離船廠大約一公里的地方,有一所廢棄的學校,被船廠收購後成了員工落腳的地方。
走著走著,旁邊垃圾池裏跳出一隻白底黑花的狗搖著尾巴向他撒歡。“這是寶寶,我收留的流浪狗。前陣子剛做了‘媽媽’,産下5隻小狗崽。”“晚上看門全靠它。”馬勇説,平時他和“寶寶”在一起,看看電視,日子過得挺舒服。
眼前破舊的院落,一排低矮平房,最東頭那間就是馬勇的宿舍。跨過宿舍門口的一條污水溝,記者被“宿舍”的景象驚呆了:不足10平方米的房間被三張上下鋪佔得滿滿的。馬勇的床在靠近門口的位置,厚厚的被褥將窄窄的床舖擠得只剩一個窩。床的上方堆放著馬勇所有的家當。
這個宿舍裏最值錢的要算馬勇的電視了。12寸的小電視在馬勇看來已經足夠。“以前工友送的,能收三個臺。”
公益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