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愛公益頻道 > 公益資訊 >

天津日報記者張俊蘭:扶貧助學12年 盡我一生為涼山

發佈時間:2011年01月20日 11:2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有一種呼喚,來自內心,很難抗拒。自從走進涼山,我聽到了那聲音,我唯有放下一切,義無反顧地走下去,無論在路上遭遇什麼,一生無悔,一生無憾。

  ——張俊蘭

  她是一名普通的記者,卻堅持扶貧助學12年。

  12年來,她受社會各界委託在四川涼山興建了3所希望小學,投入的扶貧助學資金超過1000萬,她也曾兩次被國務院授予“民族團結進步模範”稱號。

  她,就是天津日報記者張俊蘭。

  結緣涼山

  從12年前説起。1997年,中國記協、國務院扶貧開發辦、中國扶貧基金會聯合組建起“中國百名記者志願扶貧團”,分赴貴州、寧夏、四川等地的貧困地區,開展“新聞扶貧”活動。張俊蘭成為一員,奔赴涼山彝族自治州,開始了與涼山的不解之緣。

  當年8月,採訪團開始深入彝族鄉村採訪。一路上,不時可見村民們住在低矮窄小、四面透風的土屋或茅屋裏。在布拖縣瓦都鄉菲鐵村,張俊蘭看到裏谷一家人正在地裏忙碌,他家的年收入僅有200元。

  心情沉重的她問當地扶貧辦的一位同志:“您認為我們能夠在本世紀內消滅貧困嗎?”對方沒能給出肯定的回答。張俊蘭在心裏發誓:“盡此一生為涼山鄉親們脫貧而努力。”

  合力扶貧

  返回天津以後,張俊蘭通宵寫作,發表了長達萬字的“涼山紀行”系列報道。

  自從“涼山紀行”發表的那一天起,她辦公桌上的電話就響個不停,讀者來信也經常在辦公桌上堆成小山。年過七旬的老人來了,捐出節衣縮食省下的養老金;貧困山區薊縣的農民來了,帶來的大紙包裏裝滿了幾角幾元的捐款,分分角角加在一起共有5000多元……

  張俊蘭和報社同事們含淚收下一筆筆善款,同時也與讀者並肩成為第一批捐獻者。他們將每一筆捐款捐物登記入賬,寫工作日誌、跟蹤報道……下班以後,張俊蘭留在辦公室,一針一線縫製郵包、郵袋,把讀者捐獻的衣物、文具裝進紙箱,第二天一早便送到郵局,寄往涼山。

  1998年1月,張俊蘭第2次啟程赴涼山。她的揹包裏裝有一張金額16萬多元的銀行匯票——這是籌建希望小學的建校資金。同年8月,她第3次來到涼山時,一座嶄新的校捨已經矗立在布拖縣亞河村海拔2800米的山地上。300多個彝族孩子終於告別了昔日四面透風的教學樓,坐進溫暖明亮的教室。

  張俊蘭為涼山所做的一切感動了海外華人。2002年10月,她為貧困學生送上了來自海外慈善家的第一筆捐贈。從那時至今,她每年如期抵達涼山,為一批又一批學生送上獎助學金,為貧困家庭和遭災的農牧民送上扶貧資金和物資。

  2006年9月,在張俊蘭和海外慈善家的奔忙下,涼山第一個孤兒班建立,布拖縣木爾鄉50個7至11歲的學齡孤兒成為住宿制學生。

  無愧我心

  12年來,究竟付出多少艱辛,張俊蘭自己也説不清了。

  行走在涼山的山路上,還可能面臨生命危險。從布拖縣到金陽縣的公路,許多路段窄到只能容納一輛車,車轱轤幾乎擦著懸崖邊走,懸崖下就是金沙江。2007年,張俊蘭與同伴乘坐的車子在攀爬陡坡時忽然失控,差點翻入河中。

  每次出發,總會把憂慮留給親人,牽掛女兒也讓她暗自垂泣。但張俊蘭沒有放棄,面對貧困境遇中的生命,她無法轉過身去。

  在張俊蘭家裏,放著厚厚幾大本賬目。張俊蘭工作中恪守一個原則:每一筆捐贈,無論多和少,都必須回復捐助者。

  12年過去了,早期受到資助的涼山孩子已長大成人,他們回到家鄉成為教師、成為護士、成為各行業的骨幹。現在,更有越來越多的孩子考入清華大學、四川大學等高校讀書深造。

  12年了,點點滴滴的付出都化作星星點點的希望,播撒在了涼山的土地上。張俊蘭知道,自己將一如既往地把這件事做下去:一直做到無須再做的那一天,一直做到不能再做的那一天——無須再做的那一天就是涼山脫貧的那一天,不能再做的那一天就是自己生命終止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