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愛公益頻道 > 公益資訊 >

社科院藍皮書:中國企業捐贈行為常被動選擇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03日 10:1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絡電視臺綜合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中央電視臺 新聞頻道
 

  中國社科院2日發佈的《慈善藍皮書》介紹説,2009年中國接收國內外各類社會捐贈款物332.78億元人民幣。跟發生了汶川地震的2008年相比,這一規模已大幅回落。

  2008年,中國接收的國內外各類社會捐贈款物共計1070億元。藍皮書認為,2008年的慈善“井噴”,僅是在特殊自然災害背景下發生的個案。隨著公眾對地震關注度的下降,中國慈善市場的捐贈主體——企業捐贈額呈現出明顯下降趨勢。

  藍皮書指出,中國企業捐贈行為缺乏長效的動力機制,常常處於被動選擇或受從眾心理的影響,容易呈現不穩定和不可持續的特點。

  在2009年中國接收的捐贈中,有約86%來自境內捐贈、14%來自海外。跟沒有發生汶川特大地震的2007年相比,境外捐贈佔比幾乎下降了一半。藍皮書認為,金融危機極大地影響了外國捐贈資源的流入。

  藍皮書介紹説,在境內捐贈者中,企業仍然是最主要的捐贈主體。其中,民營企業為中國慈善市場提供的資源最多。

  受經濟危機影響業績下滑時,企業的捐助表現通常會同步下降。但中國房地産行業在此次危機中卻逆勢反彈,捐贈表現突出。

  藍皮書認為,究其原因可能有二:中國房地産業與其他行業相比,利潤較高,富豪集中,其中不少民營企業傢具有較高的慈善意識;在公眾對高房價存在普遍質疑的背景下,房地産行業需要通過捐贈行為緩解消費者的負面情緒,以期建立較好的口碑。

  藍皮書還認為,中國作為後起之秀,慈善事業的發展不可能總是遠遠落後於發達國家。中國經濟的巨大規模為慈善事業的發展提供了堅實基礎,私人財富的積累為慈善事業的發展提供了群眾基礎。中國慈善事業正處於發展的黃金時代,部分企業家的高調慈善行為,特別是百姓對慈善的了解和支持,標誌著中國慈善事業的快速發展時代即將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