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雷鋒精神 建設文明社會——公益路上,我們“雷”厲“鋒”行
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01日 10:4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新網
中新網杭州10月31日電(童靜宜 趙小燕)“華懋集團賺的每一分錢都屬於華懋慈善基金,都屬於慈善。”日前,“慈善中國 和諧社會”專題研討會暨“華懋慈善愛心行動”啟動儀式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華懋慈善基金主席龔仁心將華懋集團比喻為一隻會下蛋的母雞,而這只母雞所下的每個蛋也即華懋集團所賺的每一分錢都將用於慈善。龔仁心稱,他將全力投入慈善事業,完成其姐——已故亞洲女首富龔如心做慈善的遺願。並且,“我的兒子、孫子都要貫徹此一理念、此一宗旨、此一傳統,令基金生生不息。”
縱觀世界慈善發展史,捐助從來都是主流。但將整個企業都捐給慈善基金,這卻很少見到。即便是以慷慨著稱的美國前首富比爾 蓋茨,也不是拿出全部財産。在慈善話題被熱議和關注的當下,也許華懋集團的創舉對眼下發展迅速但卻遭遇尷尬成長的中國慈善來説,更多的是借鑒與思考。
中國式慈善遭遇成長的煩惱
慈善救助是中華民族世代相承的傳統美德,敬老愛幼、扶危幫困被視為國人約定俗成的一種道德規範傳承了幾千年。而自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的慈善事業在過去的五年中發展的速度史無前例。
根據民政部的一組數據顯示:2005年之前,除了大災年份,我國每年慈善捐贈總量大都在幾十億左右,2006年捐贈總量達到100億元,而2007年達到309億元,2008年更是突破千億大關,達到1070億元的歷史最高紀錄。而在慈善組織方面,截至2009年底,全國共有社會組織43.1萬個。其中社會團體23.9萬個,民辦非企業單位19.1萬個,基金會1843個。
“跟過去比,中國的慈善確實進步了,”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NGO研究所所長鄧國勝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但不可否認,與美國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的慈善相比,內地目前的慈善發展水平還是低下的。”
就拿香港為例,同屬中華文化圈的中國香港地區,是著名的 “慈善之都”,出了不少像邵逸夫、李嘉誠、龔如心等的大慈善家。在香港,許多普通民眾也都熱衷於參與慈善活動,各種慈善組織更是多達上千個,遍及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而慈善機構也主要依靠民間捐款。
據香港青年協會2002年發表的研究,在2000多名15歲以上的受訪香港市民中,超過九成(93.7%)的人曾在年內捐款,包括直接將金錢捐給有需要的人士,或通過團體、組織等間接幫助有需要的人。
據相關調查顯示,香港有關機構要求慈善捐款的信,平均每一封可以得到60美元約460港元的捐款,這比起美國只有10美元和英國的5美元捐款都高得多。
而根據中華慈善總會2006年統計,我國內地每年的捐贈大約75%來自國外,10%來自平民百姓,企業參與捐贈慈善事業的只佔1%。而就算是擁有了80%以上社會財富的大陸富豪在慈善捐贈中的比例也不到15%。
從捐贈比例上來看,內地無論是普通民眾還是富人群體都似乎不太熱衷本應興盛的慈善事業,中國式慈善為何有如此的尷尬,是中國民眾缺乏慈善觀念甚少行善嗎?事實又不儘然。無論是汶川地震還是玉樹地震或是其它危機時刻,國人齊心協力雪中送炭的義舉又感人至深,更何論有的是更多的民眾默默行善而不為人所知。
那麼,中國式慈善問題到底出在哪?又該如何解決呢?
創建全民族認可的慈善文化已迫在眉睫
前段時間的巴比中國之行,在中國掀起了一場有關慈善的大討論,雖然眾説紛紜,由此而引發的爭議也不少。但有分析人士指出,在中國傳統的倫理道德中,雖然有慈善的文化基因,但這種慈善文化的形態是原始的、樸素的,是建立在個體“仁義之心”、“惻隱之心”基礎上的。中國人習慣於做苦情慈善,不幸被渲染得越濃烈,越能打動人心,也越能獲取幫助。這雖然出於好意,短期效果也不錯,但很難建立起理智、持久、出於社會責任的慈善意識,難以成為全民族的共識。
而在香港,慈善不僅是一項公益活動,更是一項薪火相傳的事業,捐贈助人理念深入人心,這已經是香港公民社會的共識。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內地人追名逐利的多,慈善文化確實還不夠強。與‘全民慈善’還有很大差距。”鄧國勝表示。
在這次的“慈善中國 和諧社會”專題研討會暨“華懋慈善愛心行動”啟動儀式上,浙江省工商局局長、浙江民營企業發展聯合促進會會長鄭宇民表示,此番華懋慈善基金攜手內地慈善機構一起做慈善事業,也是探討現階段中國慈善發展的新模式和新路徑的一種方式。同時,他也提出,當下的中國慈善需要大家共同認可的慈善文化,需要廣受認同的慈善方式和路徑。如同在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條件下,企業家行為需要受到社會規則和社會文化調整一樣,慈善的中國道路也需要啟發、引導和傳播。
民政部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促進司司長陸穎也在論壇上表示,“近年來中國慈善事業得到了比較好的發展,但還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他也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能將慈善之心深入至每一位來賓,繼而通過實踐去實現“透明慈善、高效慈善、快樂慈善、人人慈善”的目標。
中國式慈善呼喚透明慈善和制度化慈善
中國人並不缺慈善之心,但當下內地普通民眾和富人對慈善的熱衷程度遠低於同是中華文化圈的中國香港地區及西方國家也是事實。
“除了缺乏全民認同的慈善文化,慈善組織體制不健全和慈善法制建設的落後都影響了中國人做慈善的熱情”。據鄧國勝分析,目前內地慈善組織在資金使用上相對“不透明”,沒有具有約束力的法規來制約慈善組織,使得其公信力意識不強。
一項調查顯示,人們之所以不願意捐款,高達九成以上的被調查者認為“對捐款不放心”,而這些人不放心的原因正是捐款資金使用不透明。
“中國的官方慈善組織需要透明.”鄧國勝表示,“因為他們需要募集資金,就必須告訴捐助者每一筆捐資的去處,而為了它的公信力,它必須去落實這個承諾的去處。”鄧國勝表示,當下中國的草根慈善發展很迅速,原因就在於一個透明度,“人們相信了,才會出錢。”
而相對於美國等西方國家較為完善的激勵性的慈善制度,國內對慈善事業捐助的鼓勵不足也影響了企業和個人捐贈。
根據記者了解,儘管內地也有與香港等慈善事業發達地區相類似的稅收減免,包括免稅、所得稅豁免、捐贈減稅等各種各樣的稅收優惠稅制度,但內地的稅收減免不僅程序繁冗影響操作,甚至還存在不平等的問題。
根據有關規定,目前內地慈善機構並不能共同分享統一的稅收政策,企業或個人在慈善捐款時,只有把錢捐給中華慈善總會、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等二十幾家慈善組織,才能夠享受免稅的優惠政策。而此外的情況只能遵照一般規定從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捐贈額未超過應納稅所得額30%的部分。
這與美國等國在法律上規定對所有慈善組織的免除直接稅,豁免核心活動所得稅,個人和商業捐贈減稅的規定相比,其欠缺是顯而易見的。
“立法是慈善的軟肋所在。”對此,民政部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促進司司長陸穎也在論壇上表示,《慈善事業促進法》已列入國務院今年的立法工作和明年人大常委會審議的安排,當前正處於起草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