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愛公益頻道 > 公益資訊 >

透過“巴比”慈善晚宴看中國富豪慈善觀

發佈時間:2010年10月12日 09:4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公益時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一場“鬧劇”終於收場,這是國慶節後很多中國企業家、媒體和公眾對蓋茨巴菲特慈善晚宴的感受。當晚素有推動中國慈善事業進程的50多位中國富豪在人們的期待中“悄然而至”。沒有捐贈數字,沒有更多承諾,呈現給公眾的僅是一場簡單而普通的慈善交流會。而唯一留給我們深思的是巴菲特面對媒體所説的那句話,“中國的慈善事業是中國人民自己決策的事。”

  人們期望中的“巴比行動”已成往事,但是那參會的50位中國的富豪卻仍然站在中國慈善大潮的前沿陣地上。如今,像“意外的邂逅”對慈善事業有了更深的思索?中國的慈善事業的未來將面臨怎樣的波瀾壯闊?與巴比接觸後的富豪慈善將何去何從?……類似這樣的疑問也許更值得我們關心。

  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的富豪階層已在以不同的方式推動著中國慈善事業的發展,他們或引導,或保守,或創新,或淺嘗輒止——在不斷地探索中,富豪們逐漸形成了務實、張揚的風格。

  ■ 本報記者 于佳莉

  實務派

  王傳福:用科技支持慈善

  巴比中國行最重要的環節似乎是與比亞迪結緣。而在當天的慈善晚宴上,比亞迪總裁王傳福的出現顯然在預料之中。

  據稱,2009年9月28日,王傳福以財富350億元名列“百富榜”榜首。同年11月5日,“福布斯中國富豪榜”發佈,王傳福成為繼2009年度胡潤百富榜之後的雙料首富。

  在出席巴比慈善晚宴之前,比亞迪總裁王傳福在現場用科技支持了慈善,他向西藏無電區捐贈了總價值2500萬元的家庭能源系統,以解決西藏偏遠無電區農牧民的用電需求。

  對於此舉,巴菲特給予高度評價,“它非常有意義,能夠改變藏民們的生活,我們天天都有電,所以我們都覺得是理所當然的,但是現在藏民們也能夠得到。我作為比亞迪的一分子感到非常高興”。

  有媒體稱,遭遇主力車型銷量增幅下降、經銷商退網傳聞四起的比亞迪,似乎希望借助巴菲特中國行的影響,把外界的注意力轉移到其努力提升品牌形象、熱心社會公益活動等方面。

  據知情人透露,比亞迪目前正在積極籌備公益基金會,目前已基本完成相關手續。

  劉滄龍:慈善常青樹

  曾經獲得中國慈善排行榜“2009慈善特別貢獻獎”的宏達集團董事長劉滄龍受邀出席了巴比慈善晚宴。據劉滄龍介紹,整個晚上氣氛十分輕鬆、友好和坦誠,完全就是一次朋友的聚會與交流,並非外界此前盛傳的那麼神秘。

  從1999年到2008年,劉滄龍帶領的宏達集團在參加慈善事業、光彩事業、社會捐助、新農村建設捐資總額已達4.06億元,已支付3.56億元,其中2007年捐資14891.78萬元。投身慈善,是劉滄龍歷來的作風。

  值得一提的是,當年汶川地震,四川宏達集團在自身受災特別嚴重的情況下,率先捐贈現金500萬元,用於支援災區的抗震救災的善舉得到了社會的高度認可。很多人覺得這是國內企業率先擔起民族道義大旗的典範力量。

  劉滄龍的慈善事跡塑造了民營企業作為中國慈善事業中堅力量的典範。

  曹德旺:最專業的慈善家

  在當天的巴比慈善晚宴上,曾經在社會上引起一陣軒然大波的福耀集團董事長曹德旺率先向蓋茨和巴菲特“開炮”,拋出了一個人們最關注的話題“裸捐”,他表示,企業家做好企業就是最好的慈善,未必非得要“裸捐”。這似乎多少挽回了曹德旺在慈善方面的一點面子,殊不知這番話的背後是他因慈善而備受折磨的心。

  2009年2月,曹德旺宣佈捐贈其所持福耀集團60%股權,用於籌建以父親名字命名的“河仁慈善基金會”。此後,他數次進京,努力通過種種渠道推進該基金會的建立。但一年多艱難的奔波推進之後,他最終只能作出妥協。

  種種原因,讓曹德旺的股捐慈善夢想沒有完成,但曹德旺的慈善專業知識卻不亞於任何人。據知情人透露,當時曹德旺已經組成專門的團隊運作河仁基金會事宜。基金會下設四個管理機構,分別負責預算和財務管理、慈善項目管理、資産直接項目投資和間接項目投資。在章程中沒有讓親屬和子孫受益的條款,嚴格程度將不亞於上市公司制度。

  雖然股捐慈善夢想沒有如願,但是前不久,他向中國扶貧基金會捐贈了2億元,作為“老牌資深”的捐贈人,曹德旺拿出專業的知識,並沒有輕易地信任扶貧基金會。為求安心,他為自己的鉅額善款設計了全新的制度:扶貧基金會負責善款的下發和項目的執行,而曹德旺本人則組織獨立的監督委員會對項目的執行進行全過程監督。

  牛根生:“基因式”慈善運作

  素有中國“股權”第一人的牛根生毫無懸念地出現在了巴比慈善晚宴上。雖然他在中國慈善界已擁有一席之地,但參加晚宴後感慨地表示,對慈善有了更多的理解。

  四五年前,牛根生有了捐贈股票的想法,這在當時的慈善界像重型炸彈一樣,吸引了無數人的眼球。鋻於當時公司法規定股權不能捐贈,只好採取了虛擬轉讓的方式。2005年,新公司法出臺後,股權可以捐贈了,但捐贈額度每年不能超過25%。到2009年,牛根生的股份才得以捐贈完畢。局于法律限制,牛根生創造了一條先成立專項基金,然後捐股給基金會的道路。2004年12月28日,為“老牛專項基金”而創立的平臺機構“蒙牛事業發展促進會”註冊完畢。牛根生承諾,將其擁有的蒙牛乳業和內濛濛牛所獲現金紅利的49%捐給老牛基金會。

  2005年1月12日,“老牛專項基金”正式設立,在內蒙古自治區民政廳的登記管理之下,非公募基金會老牛基金會也對外宣稱成立,牛根生將自己在蒙牛所佔的10%左右的股份全部捐出。

  2009年,牛根生又出奇招,套現9.55億港元做公益,當時變股為現的捐贈方式在國內尚未出現。當時很多人揣測,老牛這次大手筆的動作是否已觸及公益市場底線?

  一年過去了,老牛的慈善不僅做得有聲有色,而且還對未來基金會的發展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模式體系——“基因式”慈善模式。它是著眼于改造社會基因的一種慈善模式,比如把慈善方面的立法研究、制度研究、文化研究等納入慈善事業的支持範圍,因為一部好的法律、一項好的制度、一個文化範式所改變的往往是社會的重大方面乃至整個國家的全貌。

  王健林:向世界級慈善家邁進

  由於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很早進入慈善領域,曾經榮獲中國慈善排行榜“年度十大慈善家”稱號,當天的巴比慈善晚宴,王健林雖然受到了邀請但因其他活動與晚宴時間衝突,沒有出席當天的慈善晚宴。

  “我想成為一個大慈善家,首先成為中國最大的慈善家,然後成為世界級慈善家。”這是王健林一直存有的夢想。他表示,之前公司設定的制度是:他個人股權的90%搞成一個慈善基金,剩下的10%將來再做安排。目前,已經實施,公司的法人結構已發生改變。

  至於為何未向外界透露,他表示,慈善可以大張旗鼓去做,也可以默默去做,每個人行為方式不同,而他本人更欣賞低調做事。

  據了解,大連萬達集團已累計捐助現金(不包括實物)超過12億元。近年來,萬達集團建立數只慈善基金,其中在大連市捐款1000萬元建立國內首只農民工援助基金,向民政部捐款500萬元建立全國首只應急救助基金,捐款1500萬元建立全國工商聯扶貧專項基金。

  個性派

  陳光標:崇尚高調慈善

  慈善家陳光標最喜歡沐浴在鎂光燈下,在巴比慈善晚宴這樣的場合,他更不會放過這個難得的機會。當晚,他第一個宣佈自己“裸捐”,並將其作為“見面禮”送給巴比,孰料他的裸捐不僅沒有得到巴菲特和蓋茨的認同,而且也沒有得到在場大多數富豪的響應。

  陳光標,這位中國首善在2010年9月5日公佈自己寫給蓋茨先生的信件,承諾“裸捐”,死後將所有家産捐獻社會,剎那間,成為媒體圍觀的對象。在接下來的一週內,他已經接受過國內外一百多家媒體的專訪,他要高調做慈善,以至深夜兩三點,他仍在媒體的聚光燈下。令很多人困惑的是,在巴比邀請的五十一位富豪中,陳光標幾乎算是最窮的一位。

  富豪對慈善事業的貢獻無疑是值得肯定的,但如果富豪們真的承諾捐贈鉅額財富,由誰負責管理?如何使用?捐贈財産的稅收問題如何處理?在沒有明確的道德準則、配套的法律制度和操作慣例下,“裸捐”的前景在哪?就像任何植物的生長都需要具備一定的土壤一樣,陳光標的“裸捐”是否能繼續走下去?也許連他自己也沒想好。

  陳發樹:慈善向技術層面轉變

  巴比來華會見中國富豪交流慈善,新華都董事長陳發樹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位。這主要“得益”他去年那83億捐贈的“煙霧彈”。陳發樹在高調宣佈股捐83億,引起軒然大波後隨即隱身。

  當時,他承諾捐出名下所持有的83億元市值的股票成立了福建新華都慈善基金會。這在當時被媒體譽為中國史上最大的慈善基金會,然而只是這一次“散財”更像是一場“空口慈善家”的秀,抽絲剝繭後發現,陳發樹所聲稱的83億元真正到賬的只有1億元。

  2009年10月20日,陳發樹在北京宣佈設立新華都慈善基金會,並將其個人持有的價值83億人民幣的有價證券捐贈給基金會。隨後,陳發樹擔任基金會會長,唐駿擔任基金會的執行理事長,全面負責基金會的管理和日常運營。但是83億的説法,在登記時未曾有過申請,目前只有註冊資金1億人民幣。

  2010年4月15日,在新華都基金會誕生半年之際,陳發樹和唐駿再次來到北京,首次公佈基金會半年來累計捐助6億元。隨後,新華都慈善基金會又捐資5億元支持閩江學院組建新華都商學院,聲稱這是迄今為止國內民企單筆最大的捐資辦學項目。

  從新華都基金會成立開始似乎就落下了“模糊”的概念,包括資金管理、流向以及運行模式、公益項目篩選等。不得不感嘆,中國的慈善事業已經更多的走向了技術層面。

  楊瀾:最棒的“慈善主持人”

  楊瀾是巴比慈善晚宴為數不多的受邀女富豪。當然,晚宴當場她還有另外一個特殊的身份——主持人。10月7日,楊瀾博客記敘,她與巴菲特再度碰面,巴菲特一句“她是最棒的”,令她頗感榮幸。

  2005年,楊瀾將陽光媒體投資集團權益的51%無償捐獻給社會,成立非贏利機構陽光文化基金會,在香港註冊。多年來,陽光文化基金會致力於慈善公益組織的能力建設等方面的項目。

  據多位參會富豪都表示其實自己並不認識蓋茨基金會以及巴菲特,之所以參加晚宴是由於楊瀾和吳徵的“陽光文化基金會”從中牽線。據了解,參與此次晚宴的大部分人是由楊瀾和吳徵以及“陽光文化基金會”協助蓋茨基金會邀請。

  楊瀾表示,中國的慈善事業正處於一個歷史性的開拓時期,需要全民的參與,呼喚著更健全的法制環境與更專業的慈善機構。“我覺得,巴菲特與蓋茨的此次慈善之旅,最積極的影響就是讓全社會進一步的關注慈善,同時也讓有意做慈善的人坐下來好好想一想,究竟要幫助誰,如何幫助。”

  李連杰:欲挑戰慈善制度

  明星效應似乎在巴比慈善晚宴的作用不大,當然,李連杰自己也清楚,當天是作為壹基金的創始人身份出席,而不是某某明星。不過,當晚稍顯低沉的他估計還沒有完全從前段時間“壹基金”中斷的風波走出來。

  9月12日,李連杰做客央視《面對面》,對著電視觀眾説出了“壹基金可能中斷”的話語。原因是,很多專業的人開始質疑壹基金身份問題到底怎麼回事?不能向公募轉移?如何承接項目?法律結構是否清晰……

  隨後。媒體對於壹基金給予了空前的關注和報道。

  公眾熟知的壹基金成立於2007年4月。“每人每月捐1塊錢”的口號是它的標誌,壹基金也因這一鼓勵普通人參與的樸素理念被廣為推崇。雖然選擇了這樣典型的公募模式,但壹基金從一開始就不是一個獨立的公募基金會。而這也成為日後壹基金身份合法性問題的隱患。

  成立公募基金會是無數從事慈善事業人士的夢想。但對於李連杰而言,依靠自身的影響力,壹基金已經做到了大多數人所無法企及的慈善狀態,但如果在繼續走下去,是否可以進一步挑戰我國現行的慈善法律法規?這對中國的慈善制度發起了又一次進攻。

  潘石屹、張欣:捐贈的多少並不重要?

  在巴比來中國“召集”中國富豪“聚會”第一個泄密者估計要數SOHU中國潘石屹、張欣夫婦,張欣是第一個稱自己“收到慈善晚宴請柬的人”,她對外界説收到的時候,主辦方還沒有寄出請柬。緊接著潘石屹開始了微博直播,這對前期被媒體吵得很熱的夫婦,反而在當晚的慈善晚宴上顯得有些低調。

  據公開資料顯示,過去五年間,潘石屹、張欣夫婦在救災、教育、社會公益、扶貧等方面捐贈5940萬元。

  潘石屹一直認為,捐贈的多少並不重要。現在社會公益行動中有一個誤區,不少企業把參與社會公益等同於捐錢捐物,而且把捐的多少等同於貢獻的大小,這種觀念是不正確的。

  SOHO中國從2004年開始成立了自己的基金會做慈善,6年的時間裏,一直在摸索中前行。張欣説,這也正是目前我國慈善事業需要向發達國家學習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