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愛公益頻道 > 公益人物 >

蔣國珍:一名共産黨員的貧窮與富有

發佈時間:2010年10月11日 15:3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扶貧基金會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按:新餘市80歲的農村離休黨員教師蔣國珍,30年來,他傾其所有,資助和獎勵學生達2萬人,資助金額逾20萬元,超過他全部的工資總額,而自己卻過著苦行僧般的清貧生活,成為捐資助學的又一個新時代武訓。蔣國珍同志的先進事跡,展示了當代共産黨人牢記宗旨、無私奉獻的嶄新形象,生動詮釋了共産黨員先進性的深刻內涵,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是新時期共産黨員的楷模。

一名共産黨員的貧窮與富有——記新餘市渝水區農村離休黨員教師蔣國珍

       他的慷慨震撼人心:30年前,他把補發的9600元工資一次性捐獻給國家;30年來,他資助、獎勵學生達2萬人,累計金額20余萬元,超過他離休工資的總和!
       他的節儉世間少聞:一條毛巾,他剪成兩塊使用;一個鹹蛋,他分三餐下飯;四季吃紅薯飯,穿破爛衣,點煤油燈,區區幾百元就可度過一個年頭……
       這是一個大愛無私的人,他捐資助學從不圖回報。這是一個境界高尚的人,他的精神感動萬千心靈。他一生無兒無女,但在他的心裏,學生們卻親似兒女。
       他,就是新餘市渝水區一名普通離休黨員教師——蔣國珍。

蔣國珍:入了黨,我就是黨的人了,今後我要把自己的一切獻給黨的事業

       蔣國珍1930年出生於新餘市渝水區羅坊鎮蔣家村,師範學歷,參過軍、打過仗。解放後,他先後在新幹縣城關區政府、新幹縣公安局、南昌地委宣傳部、銅鼓縣政府等政府機關工作。1953年,因當地小學教師嚴重缺乏,蔣國珍被組織派遣到銅鼓縣三都小學代教,他是教學上的多面手,先後教過語文、數學等多個學科,不管教什麼學科都盡心盡力。1957年,由於歷史原因,蔣國珍被錯誤劃為右派,直到1979年才得以平反。在常人看來,二十多年的不公正遭遇,一定會讓蔣國珍牢騷滿腹。可令人意外的是,平反後他的第一個舉動,就是將國家補發給他的22年共計9600元工資,一次性捐給國家用於助學。9600元,在剛剛改革開放的中國無疑是個大數字,可在蔣國珍眼裏,這筆錢用於助學比自己享用更有意義。
       1995年,65歲的蔣國珍鄭重地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他説,他早就盼望成為黨的一員,儘管以前被打成右派,不敢向黨組織申請,但他一直以一名共産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1997年,他激動地站在黨旗下宣誓入黨。面對鮮紅的黨旗,蔣國珍熱血沸騰:“入了黨,我就是黨的人了,今後我要把自己的一切獻給黨的事業。” 入了黨,就是組織的人,就要為黨的事業獻出全部的光和熱。前幾年,村裏搞田園化建設,他找到村民小組長,捐獻300元錢。村裏人上醫院、做房子缺錢,他都慷慨解囊。他還欣然接受了當地關工委委員的職務,利用農閒時間到各個中小學,用自己的親身經歷義務宣講革命理想和革命傳統,引導家鄉的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汶川大地震發生後,蔣國珍老人時刻關注著災區抗震救災情況,並先後兩次為地震災區捐款。5月23日,他又捐出3000元“特殊黨費”,這是他當月的全部工資和平時的一點積攢。捐款後,老人身上只留了幾元錢。
 
蔣國珍:我老了,幹不了大事,就為讓貧困孩子讀書盡一點綿薄之力

       蔣國珍于1983年因病提前離休。離休回家後的第二天,他就來到離家不遠的羅坊鎮下山橋中學,與校方聯絡,對每學期期終考試成績前50名者,分等級每人分別給予5至20元不等的獎勵。後來,這項獎勵就成了一個固定獎項,老師和同學們都親切地稱之為“蔣國珍獎學金”。 隨著退休工資的提高,蔣國珍開始有計劃地幫助貧困學生。他希望身邊的每一個孩子都不要因為貧窮而失學。  新餘市郵政局的敖辛倫不會忘記,當他1988年考取省郵電學校時,父親突然去世,母親因悲痛、憂慮導致左眼失明,家裏一貧如洗。就在他迫於無奈、準備放棄求學的時候,蔣國珍主動給他寫了一封信,讓他在極度痛苦中見到了曙光。時過多年,敖辛倫説起當時的情景仍然激動:“那天我去了蔣老師家,他給我講了許多做人的道理,並從身上掏出30元錢,叫我先去買點日常用品,準備上學。當我趕到學校的時候,蔣老師的匯款單也隨即‘追’了過來。以後的4年,蔣老師都按時寄錢給我。”每次接到蔣老師的錢,心靈都有一種顫抖的感覺,覺得這不是錢,而是蔣老師的心和血。雖然我的親生父親去世了,但蔣老師給予了我像父親一樣的關愛,我能有今天全靠蔣老師的幫助。”
       羅坊鎮村民胡細蓮説:“我女兒廖思思去年從新餘一中考到了江西農大金融係,當她拿到錄取通知書的時候既高興又難過,因為要面臨著昂貴的學費給全家帶來的壓力。蔣老師聽説後來到我家,他説‘你拿錄取通知書來我看下’,他看後説‘好,考取大學是非常好的事情,你是不是有困難?你有困難我可以幫助你。’開始的時候我以為他在開玩笑,可是後來他真的把錢送到我家來。這件事讓我覺得世界上真的有活雷鋒。”
       翻開蔣國珍那本發黃的筆記本,可以看到一連串的學生名字和數據:敖辛倫,1350元;皮秋根,3350元;廖小傑,4800元……這些名字和數據並一不完全。31年來的風雨歲月,蔣國珍究竟捐助了多少困難學子,他自己也不知道。原下山橋中學的學生李愛平對蔣老師資助他們兄妹三人上學的善舉刻骨銘心。十多年前的一天,他因家庭貧困沒錢買飯票,蔣國珍老師打著赤腳,手拿一根扁擔、兩個蛇皮袋,一身濕淋淋地走到李愛平課桌邊説:“愛平,你有困難,怎麼不對我説呢?”隨即拿出一張“李愛平交來大米42斤”的收條放在桌上。剎那間,李愛平熱淚盈眶,哽咽無語。後來,李愛平及其哥哥、妹妹相繼考取大學。前後幾年時間裏,蔣國珍共資助李家三兄妹近9000元。翻開蔣國珍發黃的筆記本,記者看到一連串他資助過的學生名字和數據:敖辛倫,1350元;皮秋根,3350元;廖小傑,4800元……有心人粗略地計算了一下,30年來,蔣國珍資助的資金已逾20萬元,超過了他全部工資的總額,這其中還有他開荒種地的辛苦錢。蔣國珍的事跡經媒體報道傳開後,有不少人被他無私奉獻的精神所感動,也有人説他是個“傻瓜”:自己無兒無女,卻把省吃儉用下來的錢全部給了別人。蔣國珍對此嗤之以鼻:“正因為我沒有兒女,所以我把天下的孩子都當作自己的兒女。我老了,幹不了大事,就為讓貧困孩子讀書盡一點綿薄之力吧”。

蔣國珍:一味貪圖物質享受是卑劣的,無私奉獻才是偉大的

       走進蔣國珍家裏,看到的是一間不足30平方米的破房。唯一稱得上傢具的是一張舊床和一張舊書桌,床邊有一排土陶罐,裏面全裝滿了紅薯幹。吃,他每天不到1元錢,1年吃不到1斤油,還是無人問津的牛腸熬的,他常年吃的是用紅薯或其他雜糧加一把米煮成的“混合飯”,花錢買點牛下水已屬“營養餐”;穿,他20年沒有買過新衣服,身上穿的,全是撿別人穿過後扔在外面的舊衣服。一條毛巾,他要剪成兩截,分兩次用幾年。晚上鄰居家都是電燈通明,他卻捨不得用電,只點煤油燈。逢年過節,各級部門走訪慰問送些水果、糕點、年貨什麼的,他不是送給孤寡老人,就是換成錢資助困難學生,自己從不享用。
       這就是蔣國珍,他心裏只有別人,唯獨沒有自己。他沒有太多的錢,30年,20余萬元,在有些人看來並不算太多,可卻是他全部的工資收入和開荒種地辛苦勞作的錢。以他的工資收入,原本也可過得較為富足,但他卻省吃儉用,為的是節約下每一分錢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貧困學生。
       幫助貧困學生,花錢再多也毫不吝惜;而認為不該花的錢,再少也捨不得。這就是蔣國珍!他導演的一次沒有壽星的壽宴至今還讓人們津津樂道。那是他七十大壽的時候,他的侄女為盡孝心,要給他做壽宴。蔣國珍覺得太費錢堅決不同意,可侄女卻堅持要做。一個堅持要做,一個堅決反對,結果是侄女買了鞭炮,辦了酒席,卻不見壽星蹤影,祝壽宴成了一場沒有壽星的宴席。
       當別人對他的異常節儉疑惑不已時,蔣國珍道出了心裏話:“一味貪圖物質享受是卑劣的,無私奉獻才是偉大的。把一分一毫的錢節省下來,資助那些需要幫助的學生,我感到幸福快樂。”
       多麼崇高的境界,多麼偉大的人格。這不正是我們共産黨人所追求的精神嗎?!
       大愛無邊,真愛無痕。蔣國珍的先進事跡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和廣泛認同。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宣部部長劉雲山分別作出批示,要求宣傳其先進事跡。中宣部下發了《關於離休教師蔣國珍助學扶困事跡的報道通知》。蔣國珍的事跡也感動了千千萬萬的網友。一名熱心網友在互聯網上留言:“蔣國珍的境界,不是人人可達,也無需眾人皆達,但作為一個參照係,一盞明燈,卻很有必要。當我們迷失方向時,抬頭看看蔣國珍,于我們的人生,于我們的心靈,于我們的社會,于我們的國家都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