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平南,古稱龔州,在晉陞平五年(公元361年)置武城縣(縣治所為今武林鎮),已有1651年的建縣史。龔州自古形勝、物華天寶,有西江魚洲之落雁、暢岩石徑之幽靜、鵬山綠意之盎然,崇山陳桂之清香、丹紅荔枝之流蜜、石硤龍眼之醉人……民風純樸,令古今文人騷客競相流連。
平南自建縣以來涌現了著名詩人70多人,流傳至今有詩詞賦700多首,出版詩詞歌詞70多部。五代南漢梁嵩(平南大鵬人)以《荔枝詩》應殿試,得到當朝皇帝欽點為狀元,恩授翰林學士,成為廣西歷史上9名狀元中的第2名。此後,平南詩壇吟詩作對文苑蔚然成風,世代相傳。明末時期文武雙全督師、民族英雄袁崇煥(平南丹竹白馬村人),官授兵部尚書,著有《樂性堂稿》。清道光年間,廣西巡撫梁章鉅收編的《三管英靈集》記錄了唐代以來廣西著名詩人的作品4000多首,其中,平南人作品就有300多首。
“但是長期以來,由於歷史的種種原因,平南縣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優良傳統,卻久藏深閨人未識。為了充分發掘地方文化,通過提升文化軟實力,推動經濟大發展,平南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文化建設,取得了喜人的成績。”中共平南縣委書記黃星榮介紹説。近年來,平南縣先後獲得“全國先進文化縣”、“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廣西詩詞文化之鄉”等美譽。平南縣的牛歌戲、大安鎮校水櫃習俗、三利小刀鍛制工藝被列入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使這座古城顯得更加熠熠生輝。平南縣縣長區傑説:“‘十一五'期間,平南縣實現經濟與社會持續協調發展,14項經濟指標實現翻番;2011年,平南縣各項經濟指標名列貴港市前列,經濟發展為文化大繁榮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今年以來,平南縣委、縣政府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自治區第十次黨代會關於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精神,明確提出以打造全國文化名縣為目標,不斷推動平南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爭創“中國詩詞文化之鄉”,不斷提高平南縣文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如今,平南縣已組建詩詞家協會,發展會員4500多人,其中,有30多人成為廣西詩詞學會的會員,有2人成為廣西散曲學會的會員,有50多人成為貴港市詩詞學會的會員。還有詩詞愛好者3.1萬多人,他們當中有幹部、工人、農民、教師、學生等,他們用詩詞謳歌時代、讚美家鄉、表達情感。平南縣詩友創作豐富,成果豐碩,1987年平南縣詩詞家協會成立以來,共有3000多首詩詞在《八桂詩詞》、《潯鬱詩詞》、《今日平南》、《花洲》等縣級以上的刊物上發表,累計編輯出版詩詞40多冊(集)。
今年,平南縣榮獲“廣西詩詞文化之鄉”稱號,4月9日,平南縣委、縣政府在平南雄森國際大酒店舉行“七彩龔州——全國著名書法家揮毫平南歷代名詩名詞書法展”,邀請30多名國內、區內著名書法家參加開幕儀式,現場揮毫作詩,書寫以歷史、自然風光為主要內容的詩詞、楹聯、曲、賦作品200多幅,展覽作品風格多樣,楷行草隸篆紛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