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旅遊頻道 > 廣西頻道 >

清明文明安葬漸受歡迎 祭掃方式有待“升級”盼文明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09日 11:44 | 進入旅遊論壇 | 來源:廣西新聞網-南國早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4日上午,青龍崗長安墓園,有市民直接把香燭插在樹葬區的草坪上。

  據廣西壯族自治區民政廳清明節工作辦公室統計,清明節3天小長假,全區52個觀察點共接待祭掃群眾171.72萬人次,祭掃車輛18.22萬輛,各數據與去年同期比基本持平。昨日,清明祭掃達到最高峰,各觀察點全天共接待祭掃群眾85.7萬人次,祭掃車輛9.17萬輛,分別比3日增加70%和71%。

  在昨日人流、車流爆增的情況下,本報記者兵分多路,走訪南寧市各殯葬服務單位的交通、祭掃情況,並切身感受了各殯葬服務單位工作人員清明期間的忙碌

  交通篇

  違規行車加重道路擁堵

  上午時段是祭掃高峰

  4月4日10時45分,記者來到南寧市殯儀館,此時,館外望州路、興望路兩側的臨時停車場已有空車位,入口處也比較通暢。南寧市殯儀館負責人李雪華介紹,10時~11時是人流、車輛高峰,不過館內每隔數十米就有工作人員引導交通,整個道路還算通暢。

  12時之後,前來南寧市殯儀館祭掃的人流、車流已經大為減少,私家車可以直接開進館。館內的停車場也較為鬆動,有很多空位。剛停好車的市民謝女士告訴記者:“看了你們的報道之後,我才決定下午過來的,果然人少多了。”

  當日11時許,本報另一名記者駕車前往佛子嶺公墓。較早入園祭掃的市民已逐漸離去,不過,車輛隨意調頭、停靠導致園內道路擁堵情況有所加劇,環園路上的車輛走走停停,每移動100米都需要兩三分鐘。

  環園路已實行單向通行,道路兩旁都停滿了車輛,大部分司機都能聽從工作人員指揮,耐心排隊行駛。但也有少數司機試圖強行插隊超車,反而導致車輛移動速度更加緩慢,甚至還發生了刮蹭事故。

  13時許,當天的祭掃高峰期結束,園內交通擁堵的狀況才得到緩解,各停車場騰出大量車位。

  刮蹭事故頻發致交通癱瘓

  經過一夜驟雨,降橋村路口到四廈嶺墓園的道路變得泥濘不堪。上午10時許,四廈嶺墓園的祭祀人流量接近最高峰,交通狀況也隨之變得擁堵。一些車主搶道急行,不料造成刮擦事故,反而無法前行,整個掃墓“大軍”都被迫停止了前進的腳步,連行人也行動困難。

  “你們在哪?”步行的歐女士好不容易擠到了墓園入口,馬上拿出手機給家人打電話。歐女士告訴記者,她和家人一起坐車到降橋村路口後步行上山,因為實在太堵,大家都走散了。11時許,駕車到四廈嶺墓園祭掃的廖先生已被堵在這段路上1個多小時,一家人拿出原本打算祭祀後吃的食物,先吃掉了一部分。一直到臨近12時,在交警的指揮下,車流才開始緩慢前行。

  現場一位交警介紹,由於開闢臨時停車場、提供免費班車等措施,今年清明期間四廈嶺墓園的交通情況比往年要好一些。但由於部分車主搶道,一旦造成刮擦事故,交通就會陷入癱瘓。

  據民政部門統計,4日全天,南寧共有30.95萬人和3.27萬輛汽車涌入四家殯葬服務單位祭掃。當天的祭掃人數是3天小長假中最多的。從時間段上看,中午12時前的人數是22.641萬人,遠遠多於12時後的8.316萬人,市民還是傾向於上午出門祭掃。

  4日下午4時,祭掃人群離去後,四夏嶺墓園草坪上留下了不少垃圾。

  祭祀篇

  不文明祭掃現象仍存在

  生態葬被更多人接受

  4日上午,記者在青龍崗長安墓園的草坪葬區看到,上百個墓位在草坪上整齊排列。一名中年男子正將10多枝菊花插在墓位四週。在不遠處的樹葬區,每棵樹的樹根周圍,都設置了20個墓位。據了解,一個普通墓位所佔土地,如果改為草坪葬或樹葬,可節約土地超過50%。另外,草坪葬和樹葬還具有經濟、美觀、環保等優點。

  近年來,樹葬、草坪葬、花葬等文明、節地的生態葬式正為更多市民所接受。據青龍崗長安墓園相關負責人介紹,他們于2001年推出樹葬和草坪葬等生態葬式,近年來選擇生態葬式的人越來越多。近2000個樹葬墓位已經售完,2011年新增的130多個草坪葬墓位也所剩無幾。

  同時,墓園的文化氣息也越來越濃。佛子嶺公墓墓碑雕刻室的幾名師傅介紹,近年來,墓碑碑文也從簡單的“姓名加生卒日期”向更具有文化氣息的方向轉變。

  墓園草皮“很受傷”

  在生態葬式被更多人接受、墓園人文氣息越來越濃厚的同時,不文明祭掃現象仍然存在。

  在青龍崗長安墓園樹葬區,大部分市民都把點燃的香燭插到了樹下的草坪上,不斷有燭淚和香灰掉落。每棵樹下都設置有一個專供插香燭的小土坑,但大部分祭掃者都視而不見。在草坪葬區,幾名男子踩在草坪上,拿出一沓紙錢,直接在墓位前的草地上燒了起來。幾分鐘後,墓位前的一塊草坪變成了一片枯草。

  一些祭掃者認為,如果把香燭插到指定的土坑裏,等於是祭拜了樹下的所有人,自己的親人很“吃虧”。所以一定要把香燭放到墓位前來祭掃。熱心環保的市民陳女士對此持不同意見:“我們每次去掃墓都要擦拭墓碑、打掃墓位,但燒香燭和紙錢後,産生的垃圾比打掃前更多,這不是適得其反嗎?”

  青龍崗長安墓園負責人介紹,每年清明期間,草坪葬區和樹葬區的草皮都“很受傷”。每天晚上,祭掃的市民全部離開後,工作人員都要給草皮大量灑水,保持濕度。這兩個葬區的草皮是不久前新換上的,估計過了清明節,還得再換一次。負責樹葬區清潔工作的李師傅,每天都從草坪上清理出十幾個麻袋的垃圾。

  鮮花祭掃區遭冷遇

  為倡導綠色環保祭掃,清明節期間,南寧市殯儀館特別在館內一角開闢了鮮花祭掃區,該區域不得採用焚燒方式祭掃。和十二生肖祭掃區、臨時祭掃點相比,鮮花祭掃區顯得非常冷清。

  南寧市殯儀館還在鮮花祭掃區內種植了桂花、茶花以及杜鵑花等,現在正值杜鵑花開時節,該區域內滿園紅色,甚是美觀。不過,記者走進該區域,只見到一位逝者的家屬將骨灰盒放置在這裡,並撕掉一片片花瓣放在骨灰盒上以表哀思。該處工作人員李麗芳介紹,清明3天小長假,來到鮮花祭掃區祭掃的還不足20例,目前大部分市民還是熱衷燒紙和鮮花相結合的方式。

  青龍崗長安墓園內,祭掃最文明的要數花葬區。在白銀嶺花葬區的花壇邊緣,記者只看到幾枝菊花插在土裏。燃燒香燭和紙錢的地方集中在花壇旁的一塊石碑前,石碑上刻著200多逝者的名字。

  人物篇

  一雙巧手寄託哀思

  墓碑雕刻師:

  鐫刻逝者人生傳奇

  逝者的生卒年月、生平事跡……墓碑上的每一個字,都來自墓碑雕刻師的辛勤工作。陸華是佛子嶺公墓雕刻室的一名雕刻師,他從事這項工作已有十多年,印象最深的是剛開始工作時,會在夜裏從夢中驚醒,滿腦子都是“某某某之墓”。

  記者走進陸華工作的雕刻室,電動磨機産生的粉塵縈繞在整個屋子裏。為此,陸華即使在大熱天裏也是“全副武裝”:戴著口罩、防護鏡、帽子和手套。即便如此,工作一天下來,臉上和頭髮上還是會沾上厚厚的一層石粉。

  “有些質量不好的口罩,用不到半天就要換,因為上面沾了太多石粉,影響呼吸。”陸華説。在他身後,一塊剛剛刻好的墓碑落下的石粉已覆蓋了整個墻角。

  刻碑所耗的時間根據字數和字體的不同而有所區別,雕刻一塊帶20多個親屬名字的墓碑,陸華大概需要6個小時,電腦刻耗時更長,因此,刻碑的主力還是人。

  僅今年3月,陸華和他的3名同事就完成了雕刻200多塊墓碑的任務,超過平時工作量的一倍。“白天晚上連軸轉,為了滿足墓主定的下葬時間,只好辛苦一點了。”日前,一名逝者親屬從國外趕回來辦喪事,第二天下午又急著趕回去。收到碑文樣本的雕刻師只好連夜趕工,到次日淩晨才把碑文刻好。

  在陸師傅的指導下,記者拿起一個電動磨機,嘗試在一塊石材上刻字。高速旋轉的刀片與石塊接觸,發出刺耳的噪聲,石粉也不斷從刀片旁飛出來。不到5分鐘,記者的手已經被磨機震得發麻了。陸師傅説,在已立好的墓碑上補字更辛苦,需要跪著作業兩三個小時。

  雕刻也是一項吃“青春飯”的工作,上了40歲,出現“老花眼”後就很難保證雕刻質量了。雕刻師韋師傅説,他們雖然都已過了而立之年,但是由於工作原因,很難找到女朋友,更別談結婚生子了,“雖然遇到很多困難,但想到逝者生前的傳奇經歷是由我們手上的刻刀來傳承的,就感覺很有意義”。

  骨灰存放工: 爬上爬下是個體力活

  50歲的蘇師傅在南寧市殯儀館工作了十幾年,是位老殯葬工人了。此前蘇師傅沒接觸過骨灰存放業務。為了應對清明祭掃高峰,3月24日起,蘇師傅被安排到骨灰寄存一號樓6號窗口,負責骨灰寄存工作。

  在6號窗口的辦理臺後面,幾張椅子被挪得遠遠的,蘇師傅站著幫市民辦理業務。原來,前來存取骨灰盒(壇)的人太多,蘇師傅不停地跑來跑去,椅子不但用不著,還有點“礙事”。

  才接手的這個工種看似不難,但也不是個輕鬆活。蘇師傅説,寄存骨灰程序更加繁瑣。正説著,他又接到了一個送回寄存的骨灰盒。核對了骨灰盒上的號碼後,他很快就找到存放該骨灰盒的鐵箱。存放骨灰的大鐵箱有10層,3米多高,存放在五層以上的,蘇師傅還得先爬上一個一米多高的移動鐵架,才能將骨灰盒放回去。

  蘇師傅上午辦了100多個骨灰盒(壇)的存取業務,爬上爬下好幾十次。他負責的6號窗口內,骨灰盒(壇)有近2000個,為了確保不混淆,蘇師傅把取出的骨灰盒(壇)編號一一做了記錄,回來存放時再將編號刪掉。從筆記簿統計的業務量來看,從3月24日起,每天前來存取骨灰的人數已從20多人飆升到一兩百人。(羅暘 賈經緯 吳欣 文/圖)

熱詞:

  • 墓園
  • 雕刻
  • 清明
  • 草坪
  • 墓碑
  • 陸華
  • 葬式
  • 園內交通
  • 車輛
  • 骨灰盒
  •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