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旅遊頻道 > 廣西頻道 >

“十二五”開局之年 廣西旅遊崛起千億元産業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17日 14:1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廣西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十二五”開局之年,廣西旅遊業發展十分給力,提前一年實現千億元産業目標。亮麗數據見證了廣西旅遊新跨越:全區接待國內遊客1.73億人次,同比增長22.62%;接待入境過夜遊客302.79萬人次,同比增長21%;旅遊總人數1.76億人次,同比增長22.6%;旅遊總收入1277.81億元,同比增長34.09%,相當於廣西GDP的10.92%。旅遊收入突破千億元,宣告旅遊業已成為我區名副其實的支柱産業之一。

  唱響主題 打造精品

  “天下風景,美在廣西”,這是廣西旅遊的宣傳主題和口號,也是廣西旅遊最響亮的名片。

  近年來,我區充分利用廣播電視、戶外廣告、網絡等多種形式,堅持高標準策劃創意,以“天下風景、美在廣西”為主題進行廣西旅遊整體形象宣傳,先後通過一個標識、一部視聽組合、一套形象廣告、一本畫冊、一卷書籍、一份套票、一條服務熱線、一批推廣網站、一座品牌展示中心等形式,採取“走出去”和“引進來”相結合的方式,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旅遊整體形象推廣活動,極大地提升了廣西旅遊的知名度和吸引力。最近,在全國旅遊整體形象宣傳口號評比中,“天下風景,美在廣西”被評為第二名。

  “‘天下風景,美在廣西’是廣西旅遊文化的精闢概括,突出了廣西旅遊的整體形象,展示出廣西旅遊更具影響力和競爭力的軟實力品牌。”自治區旅遊局局長陳建軍如是説。

  唱響主題,同時實施精品線路戰略,我區旅遊市場競爭力直線上升。柳州三江、融水和桂林龍勝的民族風情深具特色,深受遊客的喜愛。2009年,自治區旅遊局與柳州、桂林兩市攜手打造桂林-臨桂-龍勝-三江-融水-柳州這條“廣西少數民族風情遊”特色旅遊精品線路。在完善線路基礎設施的同時,共同推進線路營銷,不定期邀請境內外旅行商和新聞媒體對“廣西少數民族風情遊”線路進行考察,經常組織旅遊攝影、旅遊研討等旅遊文化交流活動,擴大該線路在國內外的影響,線路的旅遊知名度迅速提升,形成精品。繼這條線路之後,自治區旅遊局還分別與南寧、桂林、崇左、百色、梧州、賀州、北海、防城港等10市聯合推出了“中越邊關探秘遊、北部灣濱海休閒度假跨國遊、桂東北山水文化精華遊、廣西長壽養生遊、廣西祈福感恩遊”等6條線路。如今,這6條旅遊線路已經成為遊客遊覽廣西的首選。

  功到自然成。經過多年的努力,廣西旅遊業發展已形成山水觀光遊、休閒度假遊、民俗風情遊、中越邊境遊和農家樂等鄉村旅遊,以及鄧小平足跡之旅等紅色旅遊和溫泉療養遊、文化節慶遊、休閒養生遊、鄉村旅遊等旅遊産品配套體系,並形成了從精品景區、線路産品、旅遊城市到國際旅遊目的地等不同層面的系列旅遊品牌。

  內聯外擴 增強活力

  旅遊業是關聯性非常強的産業,我區“對症下藥”,不斷加大內聯外擴力度,推進旅遊業的大融合、大合作,增強我區旅遊市場的活力。

  我區充分利用多區域合作的優勢,重點開拓廣東、浙江、貴州、海南、湖南、四川、雲南等省國內旅遊客源市場,組織旅遊推介活動,開展無障礙旅遊區建設,獲得良好市場反響,這些地區已成為廣西重要的客源市場。

  在開拓入境旅遊客源方面,我區借助泛北部灣經濟合作、中國-東盟自貿區建成等平臺,開闢多條跨國旅遊線路,與香港以及越南的廣寧省、河內市開展“兩國四方一程多站”聯合旅遊大促銷活動,共同構建跨國旅遊合作線路,共同舉辦旅遊節慶活動,使東盟國家每年到廣西的遊客大幅增加。近年來,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菲律賓到廣西旅遊人數的年增長率都在15%以上,東盟遊客人數佔入境遊客總人數的49.53%。

  旅遊聯盟抱團營銷、共拓市場,這種新型的旅遊營銷模式,在自治區旅遊局積極引導下,正在逐漸成為我區市場營銷主流。2006年,我區第一個旅遊聯盟——德天旅遊聯盟面世。該聯盟整合了德天瀑布、靖西通靈大峽谷、大新明仕田園、武鳴伊嶺岩、隆安龍虎山5大景區,聯盟體跨越3個市——南寧、崇左和百色,5個成員景區特色鮮明,資源品位高,集瀑布、峽谷、溶洞、野生動物樂園、田園風光、原始森林及邊關風情、壯族民俗于一體,構成了中國最具特色、最具吸引力的邊境旅遊線路,成為旅遊市場的新亮點。如今,通過聯盟的帶動,聯盟各個景區的遊客量和旅遊收入均得到大幅增長。

  德天旅遊聯盟的成立和運作,在廣西業內引起了不小的反響,也産生了示範效應。隨後,我區涌現出了一批不同類型的聯盟形式,有城市旅遊聯盟,如北部灣經濟區旅遊聯盟、西江旅遊聯盟;有綜合性旅遊聯盟,如西部旅遊聯盟、靖西旅遊聯盟;有跨省線路聯盟,如西部中國、西南喀斯特風光等。這些聯盟抱團營銷,共同向市場發力,提高聯盟成員旅遊産品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共享客源市場,顯著效果。

  培育熱點 多元發展

  個性化是當今的時尚。旅遊個性化的追求,推動了我區旅遊多元化的發展。

  廣西是紅色革命的發源地之一,在各級各有關部門的培育下,我區紅色旅遊紅紅火火。去年借建黨90週年之機,我區精心組織、開展了一系列紅色旅遊活動,營造健康濃郁的發展紅色旅遊氛圍,如與共青團廣西區委等部門聯合舉辦廣西百萬青少年“重走小平路”紅色旅遊活動,與百色市共同啟動“紅色平果鄧小平足跡之旅”旅遊線路等。廣泛宣傳推介之下,全區去年接待紅色旅遊遊客1800萬人次,紅色旅遊綜合收入超過70億元。

  鄉村旅遊日益流行。旅客的需求就是管理部門的行動指南,近年來我區加大鄉村旅遊的規劃建設力度,僅去年就建設了陽朔縣興坪鎮3個自治區特色旅遊名鎮和三江侗族自治縣丹洲鎮丹洲村等6個自治區旅遊名村建設,全區新增工農業旅遊示範點16個、星級農家樂186個。恭城被評為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北流綠滿地提子觀光園、三江丹洲村休閒農業旅遊區、南寧鄉村大世界、梧州市藤縣石表山休閒旅遊景區等4個點被評為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

  文化是旅遊的靈魂。2011年是“中華文化遊”主題旅遊年,我區因勢利導、扶持引導各地舉辦各具地方特色和民族風情的旅遊節慶活動100多個。舉辦多年的桂林山水文化旅遊節、三江侗族多耶節、宜州劉三姐文化旅遊節、賓陽炮龍節、東興京族哈節等已經形成品牌,深受群眾喜愛。這些節慶活動有力提升了我區旅遊的文化內涵,豐富了“中華文化遊”活動的內容,也形成了我區旅遊消費新的熱點,成為拉動我區內需的生力軍。

熱詞:

  • 廣西旅遊
  • 旅遊聯盟
  • 旅遊線路
  • 客源市場
  •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