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旅遊頻道 > 廣西頻道 >

“廣西通道”助力國際區域合作 東盟為重點互利雙贏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10日 14:2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廣西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21世紀的頭10年,廣西沒有放過任何機會,加快發展,尤其是以中國-東盟博覽會為契機拉開了廣西參與多區域合作的序幕。“廣西已成為對東盟開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成為連接多區域的國際大通道、交流大橋梁、合作大平臺。”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郭聲琨説。

  近年來,廣西突出在國際國內區域發展中的戰略地位,深化以東盟為重點的開放合作,整體提升經濟發展國際化水平,積極參與國內多區域合作,以大開放大合作促進大發展大跨越。逐步形成了由“泛北部灣經濟合作區”、“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兩個板塊和“南寧-新加坡經濟走廊合作”構成的“一軸兩翼”區域合作新格局。同時,兼顧參與泛珠三角區域合作、桂臺合作以及國內其他省區市的“1+1”或“1+X”等合作,在區域之間形成良性互動、互利多贏的合作新格局,為推動廣西經濟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廣西通道”助力國際區域合作

  中國-東盟博覽會落戶南寧,奠定了廣西開展多區域合作的基石。同時,中國-東盟博覽會的成功舉辦,搭建了中國-東盟互利合作的平臺,推動了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設。

  中國東盟博覽會和商務與投資峰會成功舉辦八屆以來,我區對東盟貿易快速增長,2011年,我區與東盟雙邊貿易總值95.6億美元,增長46.6%,東盟連續12年保持廣西第一大貿易夥伴地位。我區走向東盟也實現了新跨越。2011年我區國有企業預計投資5.2億元人民幣,比歷年累計完成投資翻一番以上。合作領域進一步深入和拓展,投資、經貿等傳統領域合作進一步深化,新聞出版、環保、藥品安全、司法等領域合作提上日程,實現了合作內容從經貿到文化等更寬領域的新突破。

  廣西是我國唯一與東盟國家海陸相接的省區,其前沿地帶就在北部灣地區,據了解,我國迄今批准實施的所有新區、經濟區和試驗區中,北部灣是唯一被明確賦予“重要國際區域經濟合作區”功能的,實際上就是強調東盟概念。

  而北部灣經濟區能上升為國家戰略,緣于泛北部灣經濟合作。作為中國-東盟“10+1”框架下新興次區域合作,泛北部灣經濟合作涵蓋了中國和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菲律賓、文萊、泰國等東盟7國。自2006年首屆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論壇成功舉辦以來,這一合作從共識開始走向務實,正逐漸成長為中國與東盟各國展開政治、經貿、文化交往對話的綜合性平臺。2011年舉行的第六屆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論壇通過了《泛北部灣經濟合作可行性研究報告》,標誌著泛北部灣經濟合作取得實質性進展。我區與泛北部灣國家的進出口貿易佔我區與東盟貿易總額的99%以上,泛北部灣國家已連續12年成為我區的最大貿易夥伴。

  在合作通道建設方面,廣西2005年建成了我國通往東盟的第一條國際大通道——南寧至友誼關高速公路;2008年,廣西又開通了南寧-河內(嘉林)的國際列車。“兩廊一圈”合作的提出與推進,加快了廣西向次區域合作的融入。廣西在農業、資源開發、旅遊、雙邊貿易等領域與越南展開闔作,開發了越南林同氧化鋁廠工程建設項目、廣西農墾越南歸仁木薯産業項目、越南北部—廣西南部跨國旅遊市場等大型合作項目。

  東興-芒街跨境經濟合作區東興區域初步方案已經制定,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已將東興-芒街跨境經濟合作區列入重點支持項目。這都與廣西積極參與大湄公河次區域(GMS)合作分不開。近幾年來,廣西在連接中國與GMS區域的大通道建設取得重要進展,經貿合作不斷增強,與GMS國家各領域的合作項目陸續展開。

  同時,廣西還積極拓展與歐美、非洲等地區合作。近年來,我區在圍繞以東盟為重點的國際區域合作的基礎上,重視與歐美、非洲等地區的合作,2011年1至8月,對歐洲貿易總值14.6億美元,增長30.5%;對美國貿易額10.6億美元,增長9%,美國在廣西投資10個項目。與非洲的安哥拉、蘇丹等國雙邊貿易進展順利,2011年3月份廣西又與蘇丹共和國森納爾州簽署了《中國廣西農業廳與蘇丹森納爾州農牧部合作諒解備忘錄》。

         “互利雙贏”推動國內地區間合作

  2004年,廣西在拉開中國與東盟國際區域合作序幕的同時,也唱響國內區域合作的序曲。是年,泛珠三角區域合作論壇(即“9+2”合作)在香港、澳門和廣州三地召開。2004年以來,廣西通過組織黨政代表團開展與區域內各方的高層互訪,先後走訪雲南、廣東、四川、海南、湖南、香港、澳門等省區,共同商議加強省際合作,簽署政府間合作框架協議,進一步促進了廣西與區域內各方之間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的交流合作,有力地帶動了“泛珠”向更高層次、更寬領域發展。2011年,廣西成功組團出席在江西舉辦的第七屆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發展暨經貿洽談會,凸顯務實合作,贏得各方稱讚。大會期間,自治區主席馬飚分別會見海南省、江西省主要領導,舉辦桂黔、桂滇相關合作協議簽署儀式,並與泛珠各方共同簽署了一批合作文件。我區成為本屆大會除承辦方江西省之外,舉辦專題活動最多的省區。

  廣西與台灣合作從無到有,從單一到多元,逐漸走出一條內涵廣泛、頗具特色的發展道路。近幾年來,桂臺投資貿易合作碩果纍纍,臺商東部産業轉移目光更多地投向廣西,桂臺經貿合作由此步入了發展的快車道。至2009年底,廣西累計批准臺商投資項目1319個,合同投資額49.6億美元,實際到位台資27.6億美元,在整個西部地區排名第一。2010年1-5月,廣西對台貿易增長迅速,進出口總額達到1.06億美元,其中對臺進口7300萬美元,增長188%,對臺出口3300萬美元,增長21.5%。2009年5月,廣西組織大規模經貿文化代表團赴臺,參加第五屆桂臺經貿合作論壇,並簽訂《工業合作備忘錄》、《農業合作備忘錄》等八項合作備忘錄,標誌著桂臺雙方將進入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推進經貿文化交流合作的新階段。目前,廣西已成為臺商旅遊投資熱點,台灣也成為廣西最重要的境外旅遊客源市場。

  廣西與其他省區市合作務實推進。廣西一直致力於與國內其他省區市開展“1+1”合作,即以“一對一”的活動形式,分別就彼此感興趣的或需要加強合作的有關問題進行對話交流與磋商合作。近年來,廣西不斷通過開展高層互訪、簽署合作協議等活動形式,紮實務實推進與國內其他省市區的“1+1”合作。廣泛開展“1+1”合作是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發展的重要基礎,是廣西作為中國-東盟“橋頭堡”區位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的重要條件,廣西與其他省區市合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2011年,廣西在先後與滬、渝、豫、川、粵、閩等多個省份簽署合作協議的基礎上,今年又分別與雲南、貴州、海南、廣東簽署相關合作文件,努力拓展合作空間。大力推進已簽訂合作協議的落實。與上海、海南等省份共同推進年度重點合作事項,採取“請進來,走出去”等多種方式加強溝通對接,紮實落實合作計劃。與廣東省共同研究提出建立桂粵合作試驗區的設想,並擬定了建立試驗區協議。截至目前,我區已分別與粵、滬、川、渝、湘、雲、貴、瓊、閩、豫等10個省市簽署了合作文件,各項協議正在有序落實。(姜木蘭)

熱詞:

  • 北部灣經濟
  • 互利合作
  • 東盟自由貿易區
  • 國際大通道
  • 東盟國家
  •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