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貸危機爆發一年多來,市場一直高度關注着中國銀行業可能遭受的損失。隨着國際同行一個個被弄得狼狽不堪,人們對國內銀行的擔憂不斷積累。然而,人們等來的卻是一張張頗為光鮮的報表。在“兩房”危機引發的新一輪風險暴露中,中國銀行業所認領的損失也只是小菜一碟,將已經發佈的中資銀行半年報與里昂證券一個多月前的預測相比,實際規模小了不少。雖然與次貸和房地産金融相關的風險尚未充分釋放,但我們幾乎可以肯定地説,中國的金融機構逃過了一劫。
與此相比,國家層面上的外匯投資就沒有那麼幸運了。美國財政部發佈的海外持有美國證券情況報告顯示,在“兩房”的外國債權人排行榜上中國位列首位。刨掉商業金融機構所持的債券外,剩下的大部分應為中國外匯投資機構所持有。
我們當然應該為中國的銀行業感到慶幸。但慶幸之餘不禁要問,中資銀行何以能逃過一劫?客觀地説,我們很難將這種成功歸結為其獨有的先見之明。在這場被索羅斯稱為一生中最為嚴重的金融危機中,風險在很大程度上是系統性的,所受損失的大小基本由參與程度決定。從國際範圍上看,投行高盛較好地在危機前實施的做空機制,具有一定超前性,其他機構如摩根士丹利都樂觀地設置了壓力測試的參數,因而深陷其中。中資銀行基本能置身事外,主要還是因為其國際化程度本身不高。
客觀上,中資銀行“走出去”需要一個過程,當前的開始階段只能是淺嘗輒止。外匯投資機構就不同了,它們必須把外匯投資於各類國外資産,而在國外資産組合中,“兩房”的政府背景濃厚,持有兩者發行或擔保的相關債券還是相當不錯的選擇。當然,更重要的原因還是在於國內市場提供了穩定的高收益,中資銀行對於投資國外債券缺乏積極性。今年上半年,上市銀行業績的大幅增長主要得益於存貸款的凈利差和凈息差走高。2007年下半年以來,央行連續加息,活期存款利率沒有提升,而在信貸規模控制下,各家銀行提高貸款利率的定價能力增加,導致存貸款利差有所擴大。半年報顯示,招商銀行2008年上半年的凈利差創出歷史新高為3.66%。這是一個相當可觀的收益率。身為最賺錢的銀行,工行上半年的利息凈收入達1317.85億元,同比增長28.9%,佔到營業收入的85%。
中資銀行較為單一的盈利模式決定了其收入較為穩定,也不易受國際大背景影響。海外銀行息差大約在1.5-2個百分點之間,而國內銀行卻有3-4個百分點,這在國際上絕無僅有。吃息差本身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連外資在華銀行對吃息差都樂此不疲,中資銀行還有什麼必要大幅涉險海外資産呢?
因而,中資銀行成功躲過次貸危機的“秘訣”主要在於戰略不夠國際化,業務也不夠現代化,而不是其在風險控制上高人一籌。説到這一點,我們在慶幸的同時,還應該有些別的感想。我們的銀行終究要直面全球競爭,參與國際金融市場,在這個過程之初,有機會見識到發達金融工具鑄就的黃金盔甲背後的可怕弱點,是上了及時的一課,受益良多。高評級的債券看起來類似準政府的基金,非常安全,但當極端情況出現時,風險的再評估將導致資産價格的意外波動。這要求中資商業銀行深刻了解這些金融工具,並審慎地做好壓力測試。畢竟,當我們足夠開放之後,對風險的控制就是一個主動的過程,而不能指望幸運女神的眷顧。
中資銀行應該在當前的好日子裏準備好過冬的乾糧。最好的途徑是儘快向國外同行學習並吸收它們的教訓,這是一項戰略投資。國內已經有不少銀行開始這麼做,積極尋找國外合作夥伴或直接並購國外機構。這些舉措看上去有很大的抄底之嫌,但便宜畢竟是好事。關鍵在於,中資銀行應該通過合作或並購構建一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戰略平臺。關起門來,規模再大,也難成強者。這便是中資銀行在逃過次貸危機這一劫之後,應該思考探索的命題。
搶 眼 新 聞
|
|
|
|
|
|
|
|
|
責編:李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