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8月4日電(記者 姜銳)根據8月4日新華社發佈的消息,國務院任命易綱為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
在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仍在持續、中國外匯儲備突破兩萬億美元的背景下,如何求解外匯儲備的保值、增值之困,有效促進國際收支基本平衡,成為當下中國外匯管理的“焦點任務”。易綱此時上任,格外引人注目。
易綱:央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
經濟學博士,教授。曾在美國印第安那大學經濟係任教。歷任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副秘書長、秘書長(正司局級)兼貨幣政策司副司長,貨幣政策司司長。2004年7月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助理、黨委委員(期間:2006年9月-2007年10月兼任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主任、黨委書記,國家外匯管理局北京外匯管理部主任);2007年12月任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黨委委員。現為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黨委委員,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黨組書記。
“謙和、儒雅、博學”,是人們對易綱的普遍印象。現年51歲的易綱擁有美國伊利諾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曾獲美國印第安納大學經濟係終身教職。他于1994年回國,與林毅夫等發起組建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擔任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導師。至今,同時兼任著北京大學教授的易綱,還時常受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之邀開課講座。
易綱在貨幣等宏觀經濟政策研究方面深有造詣。廣為業界所知的是,易綱曾較早地預言1998年的通貨緊縮,並對當時調控政策的及時轉向産生影響;他的著作《中國的貨幣化進程》,其中解釋了中國經濟中貨幣供應量為何多年保持兩位數增長卻未導致嚴重通脹。
1997年進入中國人民銀行的易綱,先後擔任過貨幣政策司司長、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主任等職;10年之後,易綱在2007年升任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
學者出身的易綱,在貨幣理論、金融體制改革、宏觀經濟研究等方面著作頗豐,熟諳中國貨幣政策的取向和變化。易綱在中國人民銀行工作的12年,也是中國貨幣政策和金融宏觀調控不斷變化、調整的12年。
就1998年開始實施近10年的穩健的貨幣政策,他曾這樣詮釋過貨幣政策的藝術:“同為穩健,內涵不同”。對中國經濟存在的“儲蓄率過高、貿易順差過大、外匯儲備過快增長”等問題,他用這樣的話來表述:“我們現在所面臨的這些問題,都是人家夢寐以求的,關鍵是要實現科學發展”,透徹説出了中國經濟中困難和機遇並存的處境。
2008年底,受到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國內出現企業倒閉、出口銳減、就業困難等問題,一些人也表現出恐慌情緒。面對來勢洶洶的金融危機,易綱在去年12月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就極具前瞻性地指出:以企業存貨為觀察角度,我國經濟有望在明年二季度全面回暖。事實證明,目前正在企穩回升的中國經濟,以“二季度GDP增速達7.9%”等一系列向好紮實的經濟數據,應驗了易綱此前的判斷。
面對國家外匯管理局的全新工作,易綱可謂“任重道遠”。今年6月末,中國外匯儲備餘額為2.1316萬億美元,同比增長17.84%,繼續保持全球第一外匯儲備大國地位。激增的外匯儲備成為擺在管理層面前的一道難題。
今年上半年,易綱接受採訪時就曾表示,外匯儲備是用來投資的。總體看,外匯儲備要考慮安全性、流動性、收益性這三個原則。央行今後將研究如何減少風險,把外匯儲備經營好。
鉅額外匯儲備、我國不斷增持美國國債等問題直接影響到我國自身的金融安全、經濟發展,也關係到中美雙方戰略關係,甚至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角色。業內推測,易綱上任意味著我國將從更宏觀和全面視野來權衡未來的外匯管理政策。
今年以來,外匯管理體制改革、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等一系列工作也在向縱深開展,這都是易綱今後的工作重點。業內人士認為,海歸背景和對國際規則的熟悉,將有助於易綱做好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這一“新角色”。
相關鏈結:
責編:陳平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