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網 > 經濟頻道 > 國內財經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中國企業"出海"小心"工會門" 抄底前做好必修課

 

CCTV.com  2009年08月02日 07:56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北京晚報  

>>>>進入經濟頻道

  屢屢組織罷工強簽昂貴勞資協議外國工會正成大企業心頭之痛

  近來,瀕臨破産邊緣的韓國雙龍汽車公司不斷發生工人罷工衝突事件。在械鬥與流血中,雙龍工會作為罷工的組織者,再次顯示出強硬的立場和強大的力量。

  事實上,從幾年前上海汽車集團入主雙龍遭遇工會“下馬威”,到最近美國通用汽車被工會這個沉重包袱拖垮,越來越多的例子錶明:在國外,工會作為影響企業發展的強勢力量,正成為那些在金融危機中掙扎的大企業的心頭之痛。這些都為中國企業海外並購敲響了警鐘。

  雙龍之敗

  大罷工導致生産停滯

  6月底,韓國雙龍汽車公司的平澤工廠裏,3000多名要求恢復生産的員工與900多名工會人員發生對峙。他們點燃了輪胎等易燃物併發生械鬥,導致數十人受傷。7月22日,罷工者又與強迫其開工的警察發生流血衝突,這次事件導致23名警察、60多名工人受傷。

  自從全球金融危機暴發後,雙龍銷量直線下降。今年1月8日,雙龍汽車正式向韓國法院申請進入“回生”程序,從而成為次貸危機暴發以來,韓國第一家申請破産保護的汽車企業。根據韓國回生程序,雙龍提出申請之後,其股東、債權人等在法院的主導下就如何促使企業恢復經營進行協商。

  今年4月,雙龍公佈了裁員37%的計劃,招致了工會的強烈反對。5月22日,900多名工會工人進駐雙龍平澤工廠,致使生産完全停滯。經過談判,直到6月底,雙方仍未達成共識,導致流血衝突。

  韓國汽車界普遍認為,如果雙龍目前無法向法院和債權人提交結構調整方案的話,法院將會在9月宣佈雙龍汽車破産。但現在,韓國政府和雙龍的債權銀行都明確表示,只有在大規模裁員後,才會考慮介入。而工會對這一主張是無論如何也不同意。雙方的互不相讓將雙龍推到了生死邊緣。

  上汽吃過工會不少苦頭

  作為雙龍的最大股東,中國上海汽車集團早在幾年前就遭遇過同樣的下馬威。2004年,上汽集團以5億美元正式入主雙龍,這被視為“中國汽車業海外收購第一案”。但是上汽在處理強勢工會以及接下來的品牌和産品引進等一系列問題上都遇到了麻煩。近幾年,雙龍汽車不僅年産量遠遠低於其他韓國汽車廠商,而且人工費用也是競爭對手的兩倍以上。

  2006年上半年,雙龍的虧損繼續擴大,為此上汽集團撤換了韓國管理層,並計劃進行裁員,從而引發了韓國工會發起的大規模罷工:5300多名工人聚集到平澤工廠,封鎖了工廠大門,吃住都在工廠裏,使得雙龍的生産經營陷入了癱瘓。後來,上汽管理層加強了談判的靈活性,最終與工會達成協定,暫時化解了罷工危機。

  然而,隨著金融危機的暴發,雙龍陷入了巨虧境地。2009年1月,上汽為“雙龍”注入4500萬美元救急,在雙龍申請進入回生程序後,雙龍汽車工會竟然指責上汽集團“竊取韓國汽車技術、違背當初投資協議”。上汽堅決否認了上述指控。分析人士認為造成當前的局面,一方面,雙龍工會對新東家上汽一直有巨大的不信任感,而上汽缺乏能夠管理韓國企業的國際化人才,對韓國工會的勢力之強也沒有太多準備。

  通用之死

  百年企業被強大工會拖垮

  在這場金融危機中,像雙龍這樣被工會拖垮的外國企業為數不少,美國汽車巨頭通用就是其中一例。

  1930年誕生的全美汽車工人聯合會是美國最大的工會,會員人數在1979年曾達到150萬人(今年已經下降到不足47萬人),其資金異常雄厚,擁有高達9億美元的罷工基金,能夠承擔得起一場持續兩個月的大罷工。而且工會政治聲望高,他們的聲音能夠上至華盛頓。

  1998年,因勞資雙方談判對峙,該工會號召通用密歇根州北部工廠工人罷工,罷工持續了54天,帶來22億美元的損失。2007年9月24日,工會再度招集通用美國30個州共73000名員工罷工,迫使通用汽車資方不得不簽署昂貴的勞資協議,包括全額支付的醫療費用、對子女的照顧、退休金等,使得通用工人每小時的全額工作價值達到了55美元,成為全球最貴的汽車工人。

  今年春季,通用汽車面臨破産,工會依然堅持不同意裁減工人福利和工資。直到國會一再施壓,工會才妥協與通用公司資方達成部分協議。

  而且美國汽車工會還通過債轉股的方式,在通用重組計劃中,獲得了該公司17.5%的股權,成為自美國政府(60%)以下第二大股東。

  一汽之幸

  及早抽身克萊斯勒

  在對外國工會和勞資關係的認識方面,也不乏清醒者。比如2007年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放棄並購美國克萊斯勒公司就是典型一例。自1998年與德國戴姆勒—奔馳公司合併後,美國克萊斯勒公司的發展一直十分曲折,陳舊的産品結構和工會的巨大包袱無法讓它輕裝前行。由於銷量下跌,虧損嚴重,2007年3月,戴姆勒—克萊斯勒公司宣佈考慮美國克萊斯勒公司對外出售。這一主張遭到了德國戴姆勒—克萊斯勒集團工會和美國克萊斯勒公司工會的一致反對,因為他們擔心私人資本在收購後可能進行大規模裁員和工資福利調整,為此警告説將予以強烈抵制。

  這一動向給原本對克萊斯勒頗感興趣的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敲響了警鐘。本來,中國一汽看中克勒斯勒的全球品牌與核心技術,希望借此走向國際市場,但是最終還是選擇退出了競逐之列,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沒有把握應付強大的北美汽車工會。方奇

  分析

  抄底前先做好必修課

  近年來,中國企業“走出去”積極性越來越高,這是大勢所趨。但如何處理與當地工會的關係卻是中國企業容易忽視的問題。

  中國美國商會主席華金聲在接受採訪時説,中國企業到美國投資,必須要很好地處理與利益相關方的關係,這既包括處理好和當地政府的關係,也包括處理與當地社區的關係,確保和當地工人以及各種周邊人群保持良好關係。

  跨國並購雖然是商業活動,但是由於國情和認識不同,並購過程中不可避免地面臨著文化的衝突和政治因素的干擾,這些看不見的障礙恰恰可能成為並購過程及此後經營過程中的阻力。因此,了解海外經營環境、勞資關係和相關法律,是中國企業“出海”抄底前的一門必修課。

  連線

  行動越來越過激損害無辜民眾利益

  筆者就歐美工會的發展趨勢,日前採訪了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美國前汽車工業工會分部負責人。他説,如果沒有工會,資方就會用失業相威脅而壓低工資,任意增加工時,減少勞動保護等等。但工會也會濫用這種權利。這位負責人原來所在的工廠的許多工人,週日到工廠裏吃喝玩樂,不工作卻騙取加班費,所以他所在的那個工廠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已被拖得破産,現在根本沒人記得這個工廠的名字了。

  這位負責人承認,強大的工會力量確實給工人爭得了工資、人身和工作保障,但工會在抗爭中所提出的過高要求和罷工運動,對社會的衝擊也是巨大的。當工會的條件得不到滿足時,他們不惜以罷工相威脅,甚至用無辜民眾利益做籌碼,比如校車司機停駕,電視電影節目中斷等等。尤其是工會成員以工會為後盾,濫用優厚的福利條件,卻無故怠工,其損失是無法計算的。

>>>>進入經濟頻道

  相關鏈結:

責編:張福偉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