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6月末,廣義貨幣M2增長28.5%,狹義貨幣M1增長24.8%,為1995年5月以來的最高水平;上半年新增貸款7.37萬億元,增速34.4%,雙雙創下改革開放以來的最高水平
要把握好適度寬鬆貨幣政策的重點、力度和節奏,根據國內外經濟走勢和物價變化進行動態微調,及時發現和解決苗頭性問題
貨幣信貸力推經濟回暖
廣義貨幣增長28.5%,貸款新增7.37萬億元
“天量”、“鉅額”、“不差錢”……上半年,這些詞彙頻頻見諸報端,形象地勾勒出貨幣信貸的運行軌跡。
總量快速增長。截至6月末,廣義貨幣M2增長28.5%,狹義貨幣M1增長24.8%,為1995年5月以來的最高水平;上半年新增貸款7.37萬億元,增速34.4%,雙雙創下改革開放以來的最高水平。
結構繼續優化。“中小企業信貸支持力度逐步提升”,央行有關負責人説,“6月末,中小企業貸款增長31.3%,比上年末高17.8個百分點,貸款餘額佔比達54.3%。”
去年三季度以來,按照中央的統一部署,央行實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加大金融支持經濟發展的力度。“總體看,貨幣政策得到了有效傳導。今年以來,貨幣信貸增長較快,對促使經濟回暖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位負責人説。
上半年,中長期貸款新增3.77萬億元,佔新增貸款的51%,主要支持了擴內需、保增長的各類投資項目。信貸還為消費需求的紅火添柴加薪。上半年,個人消費貸款新增6508億元,同比多增3921億元,其中6月份新增2241億元,首次單月突破2000億元。
現代經濟以金融為核心,信貸一定程度上就是“信心”的代名詞。貨幣信貸快速增長,有利於打掉通縮預期,提振市場信心,防止陷入通貨緊縮與經濟下行相互加強的惡性循環。
適度寬鬆的取向不改變
關鍵是把物價水平保持在合理可控範圍內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正處於企穩回升的關鍵時期。從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看,這些馬車可能“快跑”,也可能“歇腳”:穩定出口的政策措施成效初顯,但外需嚴重萎縮的局面仍將持續;投資需求增速加快,但政府投資帶動民間投資的效果不明顯;消費需求穩定增長,但就業形勢嚴峻、農民增收困難等因素,可能制約居民未來的消費支出。“因此,要堅定不移地繼續實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鞏固經濟企穩回升勢頭。”這位負責人説。
另一方面,今年以來,在全球經濟總體回暖、貨幣條件較為寬鬆的大背景下,國內外通脹預期也有所增強。上半年國際初級商品價格總體大幅上漲、國內資産價格反彈、存款活期化明顯等,一定程度上表明通脹預期上升。“在這種情況下,也要把握好適度寬鬆貨幣政策的重點、力度和節奏,根據國內外經濟走勢和物價變化進行動態微調,及時發現和解決苗頭性問題。”這位負責人説。
他表示,伴隨經濟企穩回暖,一般會出現物價水平的相應回升,關鍵是要把物價水平保持在合理可控的範圍之內,為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創造適宜、適度的貨幣金融環境。
下一階段貨幣信貸趨勢漸明
可用三個關鍵詞概括:適度增長、優化結構、防範風險
展望下一階段的貨幣信貸趨勢,專家用三個關鍵詞來概括。
“適度增長”。近日召開的央行分支行行長座談會提出,要注重運用市場化手段、靈活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引導貨幣信貸適度增長,滿足促進經濟回升、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需要。要注重貨幣信貸增長對實體經濟增長的支持,提高調控的科學性、前瞻性和有效性。
“不妨多運用公開市場操作等手段來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適度”,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貨幣理論與貨幣政策室主任彭興韻説,“此外,今年以來,信貸飆升與股市、樓市回暖的軌跡驚人地趨同,不排除一部分信貸資金以各種方式進入了資産市場。在民間投資沒有實質啟動時,有可能導致資産市場的局部泡沫,不利於經濟復蘇。”
“優化結構”。要進一步優化信貸結構,加大對中小企業、“三農”、企業技術改造和自主創新、節能減排等支持力度,繼續嚴格控制對高耗能、高污染和産能過剩行業擴大産能的貸款及劣質企業貸款。
“防範風險”。要提高貸款質量,防範信貸風險特別是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貸款潛藏的風險。截至5月末,江蘇大型銀行對各級政府融資平臺新發放貸款1153億元,佔貸款增量的46.16%。“這些貸款短期內似乎沒有風險,但從長遠看,一些地方政府的投資項目未來收益不高。一些項目雖有政府信用為依託,但銀行對地方政府未來的可支配財力、隱性負債等往往難以獲得及時、全面、準確的信息,一旦地方財政出現困難,無疑將影響銀行的信貸資産質量。”江蘇銀監局局長于學軍説。
相關鏈結:
責編:王玉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