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網 > 經濟頻道 > 人物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葉檀:創業板必會遭遇暴漲與爆炒

 

CCTV.com  2009年07月16日 15:06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央視網綜合  

  創業板推出如箭在弦。

  從7月15日開始,投資者可開始向證券公司申請開通創業板市場交易。由於創業板發審委組成基本完成,主要配套政策已經出臺,7月14日,北京國家會計學院有500位來自各地證監局、保薦機構、會計師與律師事務所的代表,參加“創業板發行制度培訓”,這被視為實戰大演練。

  創業板寄託了新股發行、監管等無數的市場建設期待,監管部門的監管之嚴厲前所未有,目的就是讓綠苗健康成長。

  不得不指出,創業板難免中小板爆炒與暴漲的命運。

  首先,創業板與主板成長性不同,市盈率高低相差懸殊。以美國納斯達克市場為例,2000年3月處於歷史最高點5132點,而最低點為2002年10月1108點,而反映主板的標普500指數最高點在2007年10月的1576點。在2008年11月,我國中小板指數市盈率為15.7倍,而美國納斯達克指數市盈率為28.3倍,在科網泡沫時期,高達50倍以上的市盈率比比皆是。正是在那個瘋狂的年代,出現了“市夢率”一説,將市盈率踩在腳底。

  回顧我國中小板市場,市盈率多數時候超過上海市場,還存在著股本越小越容易操縱而股價波動越大的特色。中小板市場屢得風氣之先長陽上漲,而中小板連拉數個漲停板甚至有如ST九發連拉30個漲停板的極端案例。如果把成長型上市公司“市夢率”與小盤股操縱結合在一起,毫無疑問,創業板將成為最佳的坐莊爆炒溫床。

  其次,各地政府極端重視佔有創業板上市資源,將較為成熟、財務漂亮的上市公司推上市。7月6日,《鄂商》雜誌披露,湖北省4月召開創業板工作會議,湖北省擬定了首批13家重點衝擊創業板企業名單,13家企業來自13個不同的新興行業,都是湖北省各行業的龍頭老大。這13家企業的各項指標都遠遠超過了創業板的門檻,平均主營業務收入22358萬元,平均凈利潤2257萬元,平均凈資産收益率29.09%。這並不是湖北省一地現象,搶奪上市資源是地方政府的重要工作。

  創業板雖然是成長型企業的孵化器,實際很可能成為各地政府與資本市場仲介機構、企業聯手搶奪上市資源的一次沒有硝煙的戰爭。他們推出的企業都是政府看重、仲介機構篩選而出的心目中的“優質”企業,雖然後續成長性如何難以預料,但漂亮的財報提供炒作題材則綽綽有餘。

  第三,炒新、打新是中國資本市場的制度性頑疾。投資者放心打新,因為制度在一、二級市場之間製造了落差,這一落差沒有通過新股發行機制糾正,反而通過新股發行機制改革加以固化。

  監管者利用特殊手段防止爆炒,如為防止中國建築IPO後被爆炒成為中石油第二,中登公司按證監會的口頭通知暫停了信託公司開設證券賬戶,以杜絕銀行通過與信託公司合作發行天量打新理財産品,或者通過拖拉機賬戶提高中簽率。但明眼人一望而知,這一舉措並非意在抑制打新,而是將打新炒新抑制在監管層規定的範圍之內。由於首批創業板上市公司股本小而財報優,打新將比主板市場瘋狂得多。

  暴漲與爆炒未必是壞事。事實上,無論是成功的納斯達克市場還是沒落的中國香港地區創業板,無不經過瘋狂的炒作,只不過納斯達克大致成功地完成了美國新技術革命的孵化器角色,而其他大多數創業板市場徒有其名,垃圾中無新技術黃金。中國的創業板市場能否成功是否健康,並不取決於炒新打新瘋狂與否,而取決於創業板能否成為高成長企業的搖籃,能否建立市場化的風險投資與退出機制,正像中國的主板市場成功與否取決於是否建立高效的資源配置通道,原理完全一致。

  面對爆炒與暴漲大可不必驚慌,但是令人疑惑的是,監管層建立了嚴厲的創業板監管系統,卻在實踐中高高挂起,對造假的仲介機構與上市公司輕輕責罰,甚至以保護投資者為名,堵塞創業板的退出機制。而且,中國的股權投資與風險投資公司不是壟斷企業,就是權貴企業,將創業板與令人生厭的“PE式”行賄與擴大壟斷權利相結合。因此,查查風險投資公司的股東構成,大概就能了解創業板的未來命運了。

  相關鏈結:

責編:王玉飛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