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網 > 經濟頻道 > 收藏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國畫大師、收藏大家:唐雲先生的絕筆紫砂壺

 

CCTV.com  2009年07月09日 17:14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唐雲絕筆壺(許愷德收藏)

  國畫大師唐雲雖已逝世15週年,而他的文壇韻事卻流佈人口,載以史冊。

  眾所週知,唐雲愛壺、藏壺、畫壺、設計壺。他藏有的曼生壺件件是精品,把把有故事,然他不是為藏而藏,他把玩,他研究,他使用,他用精壺泡茶,他説:“用精壺泡茶是養壺的最好辦法,何況好壺泡好茶,原本就是生活的一種享受。”難怪唐雲作畫後,便喜一壺在手,靜坐小憩,悠悠品茗,情趣萬種。

  唐雲喜歡在紫砂壺上畫畫,畫完後再請竹刻名家沈覺初銘刻。他説:“陳曼生與楊彭年、邵二泉就是這樣合作的。”20世紀80年代,上海美術館要展覽有當代畫家書畫的特別名壺,沈智毅請示唐雲,唐雲大力支持並親自繪壺。他在鐘德壺上畫了兩隻小雞在爭啄一粒花生並題:“飲之可以得長生。”花生有長生果之稱,題字看似不經意,其實含蓄而切題。隨即,沈智毅又請了謝稚柳、陳佩秋、陸儼少、關良、王個簃、朱屺瞻、程十發、劉旦宅、張大壯等名畫家在壺上作畫,再由沈覺初銘刻。丹青紫泥,海上十家繪壺形成了紫砂壺史上復興之第二浪,唐雲、沈智毅無疑是這第二浪的始作俑者。

  1993年是唐雲的多事之秋,他率子女、學生把愛妻的骨灰送至富陽,和淚撒在靜靜的富春江裏。他又囑子女説:“我百年之後,骨灰也撒在這裡,和你們媽媽在一起遊山玩水。”之後,唐雲心臟病經常發作,但他仍然不懈地作畫、奔波。7月初,他還去蘇州市政府為古吳軒的有關事情奔波。回來後,他對自己的關門弟子許愷德説:“看來,去澳門和台灣開畫展的事不一定能成行了。”9月初,唐雲得知自己給學生許愷德畫的一把蘭花壺燒成後有一小砂眼時説:“不巧,碰上石灰了,補是可以補好的,但不雅了。你再去選兩把壺坯來,我重新給你畫。”許愷德重新選了兩把石飄壺壺坯,于9月19日上午來到了唐雲先生的畫室,唐雲把玩了一番,問許愷德要畫什麼?許愷德説:“隨便你,一把畫給唐永輝吧!”唐雲説:“他不要的,全畫給你吧。”許愷德説:“我與永輝説了,他要的。”唐雲聽説孫子喜歡,喜不打一處來,説:“知道了,下禮拜我給你們畫。”唐雲在家的最後一個禮拜裏畫就了這兩把石飄壺,給孫子唐永輝畫的是一大一小的魚樂圖,只見大魚自由自在,小魚娓娓而來,魚家之樂不言而喻。大魚、小魚筆意簡而練,法古人而出,老辣超然。唐雲在壺壁上題道:“魚得活水,人比香茶。老藥為永輝作,覺初刻。”另一把畫了荷花圖:重墨大筆的荷葉,修長而堅韌的荷莖,淡清高雅的花瓣躍然壺上。稚拙簡漫,荷趣頓生。唐雲在壺壁上銘曰:“荷香夏熟,荷水可烹茶。愷德賢友正之。八十四翁唐雲書畫,覺初刻。”9月25日下午,唐雲先生突發心臟病,26日上午,許愷德一早趕往老師唐雲的家,唐雲對愷德説:“昨天下午心臟病突感極度不適,今天下午要去華東醫院住院,休息一段時間。兩把茶壺已畫好,你拿去叫沈覺初先生刻。”下午去醫院前,唐雲慢慢地從胸中取出一隻裝有金鈴子蟲子的葫蘆交給許愷德,叫他放到兒子逸覽的房間裏並關照:“好好養著,我還要帶它去台灣的。”不料,唐雲這次去醫院再也沒有回到家裏。

  沈覺初是滬上壺刻的龍頭人物,他借鑒竹刻刀法,根據紫砂壺的特性和形制,特製了許多專用刻刀,他獨創了雙刀與單刀並用,賦予獨特的金石氣息,將壺上的畫與書法忠實地刻出來,不失筆意、筆觸,更不失氣韻精神。本是畫家出身的沈覺初深深懂得壺刻是一門藝術,它與壺以及壺上的書畫缺一不可完美組合,壺才能真正成為一件上佳的藝術品。沈覺初在刻完這兩把壺之後,得知唐雲在醫院裏逝世的噩耗,悲痛萬分。便又在許愷德的石飄壺上補上一筆:“藥城先生最後之筆,愷德寶之。沈覺初拭淚又記。時癸酉年十一月,年七十九。”

  如今,兩把砂壺早已制好,許愷德遵師遺願,一把留永輝,一把存自己。許愷德説:“老師畫完壺刻進入醫院還不到半個月,他還來不及看到制好的石飄壺就作古了,面對老師的絕筆壺,我不禁黯然淚下。”

  兩把絕筆壺留給了唐雲生前喜歡的孫子與得意門生也是緣。畫家賴少其有聯挽唐雲曰:“能有幾人成知己,多少好事已辦完。”多麼的貼切。唐雲雖已駕鶴逍遙遊,可他留下的軼聞佳話終成千古絕唱。(王曉君)

  相關鏈結:

責編:程振宏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