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經濟頻道 > 股市要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央行放手力推資本市場

 

CCTV.com  2009年07月07日 15:31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央視網綜合  

  面對寬鬆貨幣政策帶來的流動性,決策層有意將之引向資本市場。

  為了應對危機,各國都把寬鬆的貨幣政策視為最為有效的手段之一。中國也不能例外。2008年12月13日下發的《關於當前金融促進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要求,落實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爭取全年廣義貨幣供應量增長17%左右”。

  其實,我們的M2(廣義貨幣供應量)已經是連續3個月同比增幅在25%以上了。就連央行日前發佈的《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09)》(以下簡稱《穩定報告》)也稱,貨幣大量增發“從中長期看有可能轉化為通貨膨脹壓力”。

  從2005年央行首次發佈《穩定報告》至今,以往4年可以説基本上是把金融機構的改革作為金融穩定的重點,但今年的《穩定報告》顯然有所不同,即把重點轉移到了金融市場的建設上來。

  金融市場既是融通資金的“媒介器”,又是資金供求的“調節器”,它能起到流動性的“蓄水池”作用。“現在流動性氾濫引發通脹的擔憂比任何時候都要大,而我們的金融市場成熟度不夠、規模不夠,金融管理當局的這種思路變化,顯然與當前的形勢分不開。”有分析人士認為。

  現在,流動性變身為各種各樣的存款,都趴在銀行體系,加快資本市場建設,既是長遠之舉,也是引導流動性進場的需要。

  避免盲目惜貸,也防盲目放貸

  M2的高速增長,與銀行有莫大的關係。截至2008年底,在中國金融體系資産分佈中,保險業3.3萬億元,證券業1.2萬億元,銀行業62.4萬億元。非常明顯,中國絕對是“銀行主導”的金融格局。

  儘管中國金融市場的廣度和深度都無法和西方成熟市場相比,但單論銀行係金融機構,中國卻不遑多讓。按核心資本排名,中國前3大銀行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能進到前15名;如果按最新市值定座次,中國銀行業的這三巨頭,已經位列全球三甲。

  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釋放流動性應對危機的結果,就是把各家銀行“綁上”了放貸的高速列車。今年頭5個月,各項貸款增加5.84萬億元,同比多增3.72萬億元。而大量信貸又沒有流入到實體經濟,重新轉化成銀行存款,因此才導致貨幣供應量大幅增加。數據顯示,1-5月份人民幣各項存款增加7.98萬億元,同比多增3.79萬億元。

  正是貨幣乘數效應,銀行體系源源不斷地派生出了M2,並且是趴在銀行體系內的M2(儲蓄存款以及企業定期存款均計入M2),實體經濟並沒有感受到貨幣供應的“汪洋大海”,大多數企業一直感覺錢緊。

  銀行信貸的高速增長能持續嗎?肯定不會。即使是中國宏觀經濟也還沒有完全走出金融危機的陰霾。2008年,中國非金融部門的融資總量6.1萬億元,其中直接融資1.2萬億元,佔比19.6%,較2007年佔比下降了6.6個百分點。問題的關鍵就在於,風險完全向銀行體系集中,決策層絕對不能容忍。

  《穩定報告》認為,在當前經濟週期波動的情況下,這一風險更加突出。鋻於此,《穩定報告》提出,當前銀行業需要處理好支持經濟發展與防範金融風險的關係,“既要避免盲目惜貸,也要防止盲目放貸”。

  上述分析人士認為,在銀行新增信貸昂首闊步之際,央行提“避免盲目惜貸”可能只是幌子,説這番話的要旨在於——提醒銀行,防止盲目放貸。

  不讓銀行放貸,或者説是讓銀行放貸“悠著點”,那這麼多的流動性,把它趕到何處容身呢?出處只有一個,那就是能起到資金“蓄水池”作用的金融市場,特別是決策層一直強調要壯大的資本市場。

  壯大資本市場吸收流動性

  資本市場是最重要的金融市場。加快建設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以及發展金融衍生品市場對衝風險,成為金融管理當局的共識。在《穩定報告》的一系列專欄文章中,對融資融券、創業板以及金融衍生品的傾向性用語,無不表明決策層對壯大資本市場的態度。

  “發展股市、債市,加快直接融資,將是金融市場建設的重中之重。”央行金融穩定分析小組成員、金融市場司司長穆懷朋在接受《投資者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中國的資本市場,顯然和中國經濟體發展極不匹配。按IMF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根據購買力平價計算出來的2007年全球GDP份額,中國佔10.8%,但中國最能拿得出手的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2008年6月的數據是,在全球佔比中,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市值佔比4.4%,成交量佔比2.3%;全球債券市場國內債券餘額結構中,中國佔比3.3%。

  而美國上述數據是個什麼情況呢?央行在今年3月份發佈過一個2008年國際金融市場報告,披露的美國數據是,GDP佔比21.4%,紐交所和納斯達克市值佔比35.7%,成交量則佔到全球的61.9%;國內債券佔比41.4%。

  在美國金融機構遭受重創的時候,它的實體經濟儘管也受到影響,但遠遠不如金融機構損傷嚴重,這是為什麼?“正是美國金融市場特別發達,市場的自我調節功能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的衝擊。”分析人士稱。

  俗話説,股市是實體經濟的晴雨錶,可國內投資者總是疑惑:為什麼A股市場的表現,卻與中國的宏觀經濟不那麼吻合?原因正是在於,中國的金融市場,特別是資本市場量能不夠。

  美國股市的總市值是美國銀行業總資産的2倍多,股市、債市是企業融通資金的主陣地;而中國正好相反,銀行業總資産是股市總市值的2倍多(其中還有半數以上是不流通的),企業融資80%以上寄望于銀行放貸。

  從資源配置效率來講,銀行放貸不如市場配置。儘管中國的銀行也叫商業銀行,經營按照商業模式運作,追求利潤最大化,但國有股一股獨大的股權結構決定了,銀行的放貸必然要接受監管部門的“窗口”指導。嚴格來講,把持資金“調節器”的是行政之手,而不是市場之手。

  既然決策層希望過多流動性“進場”以防通脹,壯大資本市場就是必然之舉。

  下一步發展衍生品市場

  發展壯大多層次的資本市場,當然就離不開具有市場避險功能的金融衍生産品。在這一點上,作為金融管理當局,央行也在未雨綢繆。

  國際金融危機爆發至今,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大起大落,中國不少企業投資的相關衍生品産生巨大損失,比如國航和東航燃油套期保值損失、深南電原油期權合約的損失。

  教訓之一,就是中國沒有一個規避投資風險的金融衍生品交易市場。《穩定報告》中一篇名為《中國企業投資衍生品發生巨虧的反思和教訓》專欄文章稱,國內金融機構為企業提供服務不到位(其實就是金融市場培育不夠完善),“企業因合理套期保值需求參與衍生品交易的渠道有限”。

  縱觀全球,場內衍生品市場作為資本市場重要的延伸和補充,已經成為現代資本市場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全球前十大股票交易所,除中國內地外均有相應的場內衍生品。

  據香港交易所近期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自次貸危機爆發以來,香港場內衍生品市場不僅交易量逐步放大,投資者利用衍生品規避風險的比例出現大幅上升,場內衍生品成為規避市場風險的有利手段。

  芝加哥氣候交易所副總裁黃傑夫表示,沒有避險的衍生品交易,投資者面臨的風險,就像武士沒戴盔甲就上了戰場,只能是進攻而沒有防守的能力。

  就像目前的A股市場,沒有股票指數的衍生品,投資者進場,就只能期待股市上漲才能獲利;而一個基本的常識是,不會有只跌不漲的股市,也不會有只漲不跌的市場。

  壯大資本市場,離不開金融衍生品市場,5月份央行發佈的《2008中國金融市場發展報告》指出,2009年應該關注的問題之一,就是推動交易所股權類、標準化衍生産品發展,進一步豐富金融市場套期保值和避險工具。

  股指期貨離我們越來越近;下一步,或許就是場內的利率、匯率衍生品了。屆時,即便股市下跌,投資者也能賺錢;即便人民幣貶值,手握人民幣資産照樣可以獲利。

  相關鏈結:

責編:王玉飛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