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在經濟刺激計劃的實施過程中出現了四個問題,分別是國進民退的步伐有所加快、輕民生重基礎設施的投資導向、産能過剩的不減反增以及資金的實體經濟外循環。為此,經濟政策宜作出適當調整。
在經濟刺激計劃的助推下,國進民退的步伐有所加快,這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融資方面。長期以來,民營經濟在融資體制中就受到抑制,在經濟蕭條時期,高風險的特徵使其進一步受到融資約束,而國有部門由於享有政府的隱形擔保,信貸收縮的結果使他們擠佔了民營經濟的融資份額。二是在投資方面。通過投資項目核準等方式,民營資本長期以來被排除在眾多的壟斷領域之外。
在經濟刺激計劃中,投資項目主要集中于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儘管這一攬子計劃中的投資力度很大,但在實施一段時間後發現,已實施的投資項目不能有效帶動社會投資,甚至對社會投資産生擠出效應。原因在於,對於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有的對社會資本設置了政策和法規限制;有的投資規模大,社會資本無力承擔;有的投資收益低,社會資本不願進入。在當前的經濟發展水平下,相對於民生項目,基礎設施項目已經表現出過剩。例如,在中西部地區,高速公路供過於求,而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的鄉村公路乏人問津。投資項目的設計,不僅要著眼于拉動經濟,而且要注重穩定經濟,阻滯經濟下滑速度。但是,在已出臺的經濟刺激計劃中,對於穩定經濟和構築經濟底部具有明顯作用的民生項目,例如保障性住房、社會保障支出、教育、醫療、“三農”等,並不居於優先的地位。
在危機期間,累積的過剩産能沒有得到有效壓縮。“創造性破壞”是消化過剩産能的重要方式。經濟學家熊彼特認為,當景氣循環到谷底的同時,大規模的創新就會出現,以淘汰舊的技術和生産體系,並建立新的技術和生産體系。並購重組是消化過剩産能的另一種重要方式,與創新不同,並購重組主要通過價格競爭實現淘汰落後競爭者進而減少過剩産能的目的。但是,目前既沒有出現普遍的創新浪潮,也沒有實質性地推進並購重組,反而在基礎設施投資拉動下,鋼鐵、建材等産能嚴重過剩的行業重新膨脹起來,而以保增長導向的投資孕育了光伏産業等下一輪的産能過剩。製造企業並不熱衷於通過創新或並購消化過剩産能,而是希冀于外部市場的復蘇和本國經濟刺激政策的效果。
為應對金融危機而投放的流動性並沒有有效地注入實體經濟中,而是部分地在實體經濟外循環。截至5月份,我國商業銀行信貸投放達到了5.8萬億元,已超過去年全年的信貸增量。但實體經濟中,中小企業的資金短缺狀況並沒有得到有效緩解。巨量信貸資金的去向在哪?有關專家測算稱大概有三類去向:經濟刺激計劃中包含的由國有企業承擔的投資項目;表現為票據融資的銀行體系內資金流轉;房地産市場和股票市場。從以上流向可以看出,信貸資金主要在金融體系內流轉。
筆者認為,應在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基礎上,對經濟刺激計劃作出適度調整,在鼓勵民間投資、計劃投資項目的設置、推進並購重組、監管和引導信貸資金投向等方面出臺相應的措施。(趙中偉 作者係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所博士)
相關鏈結:
責編:王玉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