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報道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經濟學與金融學教授許小年昨天在上海表示,中國經濟當前最大的挑戰就是就業,只有解決了就業問題,中國經濟和社會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在分析中美兩國在此次國際金融危機中面對的境地時,許小年表示,兩者分處兩個不同的極端,美國的問題是過度借貸、過度消費,而中國的問題則是過度儲蓄、消費不足(過度投資),在經歷此次國際金融危機之後,兩個國家需要改變這種嚴重經濟失衡的現象。“美國人要儲蓄,而中國人則要消費。”許小年表示。
對於中國採取4萬億投資刺激經濟的方式,許小年持保留態度。他認為中國目前的問題是要消費,而不是要投資,“中國原有的投資本來就已經造成産能過剩,加上這一輪的投資,産能過剩的問題將更加突出。”因此他認為目前的政策取向應該是保就業而不是保增長,“保住了就業就保住了消費,才能保住社會穩定。”
許小年認為,目前中國就業形勢非常嚴峻,近期來看面臨著週期性失業問題,而從中長期來看結構性失業問題將越來越突出。許小年對解決週期性失業問題提出了幾點建議:首先,要放鬆對服務業的管制,創造更多的投資和就業機會。服務業是吸引就業的主要方向,而我國服務業長期落後的原因是管制和增值稅;其次,要開放壟斷行業,促進資本的自由流動;第三,要儘快修改勞動法。
為解決結構性失業問題,許小年建議,首先,要改革教育體制,降低準入壁壘,允許民間資本進入,根據市場需求開辦各類大學、專科和職業培訓學校;其次,要放鬆對學校的管制,採用更靈活的用人和薪酬體制,在專業、學位、課程設置和招生方面給學校更大的自主權;最後,應取消文理分科,培養既有較深的專業知識,又有廣博知識面的“T型”人才。
相關鏈結:
責編:王玉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