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經濟頻道 > 財經評論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危機反令學者身價飆升 經濟學家走穴忙過明星

 

CCTV.com  2009年05月22日 13:44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南方日報  

  2006年、2007年股市大牛市過後,金融危機接踵而至。經濟的跌宕起伏,讓經濟學家身價倍增。最近,一份《部分經濟學家出場費一覽表》在網上流傳,不少人感嘆“專家的錢來得太快”!

  根據網上公佈的《經濟學家出場費一覽表》,香港中文大學講座教授郎鹹平、著名經濟學家謝國忠、《貨幣戰爭》作者宋鴻兵名列“三甲”。其中,郎鹹平以12萬元居首。

  這一數據的由來是,在去年上半年某省為期兩天的論壇上,扣除其他費用後,郎鹹平拿到了12萬元。而在去年下半年一個論壇上,郎鹹平小半天演講拿走的費用是稅後6萬元。連他自己也對媒體説:“你們要知道,我的出場費是上漲的。目前是15萬,不過具體價碼也是可以談的。”

  金融危機的爆發,讓這些經濟學家更加供不應求。“經濟學家現在太忙。因為金融危機,大家都想從他們那裏抓根救命稻草。”部分經濟學家走穴的頻率和忙碌程度超過二三線演藝明星,甚至超越一線明星。今年3月,有記者準備通過北京某公關公司邀請金岩石出席論壇,得知他4月份的檔期已經排滿,只能等5月份以後了。

  一名熟悉市場行情的公關公司老總透露:“其實在2006年之前,國內經濟學家的出場費幾乎都在萬元以下,3000元至5000元就能請到國內較知名的主流經濟學家。但從2006年開始,出場費一路上漲,至今平均漲了10倍,主要是因為牛市和金融危機。”

  ■解析

  “專家消費”已成産業

  一位財經媒體副總編曾經這樣評價:郎鹹平是經濟學家中最適合上電視的,也是節目主播中最會做學問的。二者的結合造就了郎鹹平的商業成功。

  2004年的“郎顧之爭”讓郎鹹平一舉成名,並由此引發“中國第三次改革論爭”。隨後郎鹹平開始頻頻在報端和電視臺露面,後來乾脆在上海衛視當起了評論主持人,曝光國企負責人MBO企圖、“虛擬資金”抬高樓市股市、點評企業管理案例……據説《財經郎鹹平》收視率相當高,尤為上海婦女們所喜愛。

  再到後來,“郎鹹平財經工作室”成立,有專門的傳播公司和工作室來對郎鹹平的觀點進行書籍、刊物、電視節目、網絡視頻等全方位的包裝。賣版權、著作權,收“出場費”,郎鹹平財源滾滾。這種操作模式也與娛樂演藝界的明星包裝模式並無二致。

  在郎鹹平商業成功的背後,已可隱隱約約看到一個新的專家消費産業鏈。

  一位財經公關公司的負責人向記者描述了“無名”經濟學家被捧紅的過程:媒體據某熱點話題採訪一位尚不知名經濟學家後,只要其觀點在主流範圍內,就有望被國內各大網站轉載。這位“無名”經濟學家給外界留下了最初印象。接下來,其他媒體如果頻繁對其採訪,經濟學家會非常配合。知名度提升了,身價也隨之上漲。“一來二去,這位經濟學家就因在某段時間裏出鏡率奇高,而聲名大噪。”

  經濟學家被媒體捧紅後,邀請就會多起來,公關公司隨之粉墨登場。據了解,公關公司手中通常會掌握著幾十位甚至上百位經濟學家。

  ■網友聲音

  【彈】

  湖北赤壁網友:學者娛樂化!後果不堪設想!娛樂圈怪胎滋生學術娛樂化!

  新浪江蘇網友:到處演講拿錢,不做學問,熱點問題亂説,基礎話題放大説,專業知識瞎説,利益集團代言。

  【讚】

  騰訊網友:這是真正的價值體現,“搞導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時期終於過去,學者終於可以揚眉吐氣了,是個好現象!

  網易網友:如果喜歡搞經濟,又喜歡錢,就向他們學習。他們的本事是得到現實驗證的。他們的金點子能使老百姓的錢袋子鼓起來,或者少虧本,他們得的報酬應該説只是丁點而已。

  天涯網友:最起碼,經濟學家們沒有像某些有權力的人那樣假借出書、演講的名義斂財聚財。

  ■探討

  企業看中名學者話題製造效應

  質疑1 經濟學家值不值這麼多錢?

  一場演講十幾萬,真的值嗎?各方説法莫衷一是。記者聯絡幾位“涉事”的經濟學家,多以“市場供求理論”來予以回應:經濟學家的出場費是市場給出的結果,“給的價格高,説明市場有需求”。

  一場大牛市和接踵而至的經濟危機,讓大眾對經濟學家的熱愛程度大大提升。財經評論員王聃分析道:“上漲的經濟學家出場費的本質,事實上是公眾上漲的經濟波動焦慮。”國家各種公共財經政策層出不窮,而其可能引發的公民個體利益關聯,往往並不能在制度制定者與經濟形勢監管者的適時詮釋中獲得,不可避免或多或少將帶來公眾的茫然失措感。而經濟學家憑藉專業知識的預測與解釋,無疑就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這種制度與形勢變化。

  據記者了解,各路專家、經濟學家的出場費也因人而異,低的數百,高的數萬。國內某知名大學教授告訴記者,有時同一個學院的教授,出場費相差很大,甚至弄得當事人心裏頗“不舒服”:大家的學術水平相差也沒那麼大吧?

  此外,有些經濟學家的演講視頻和著作早已遍佈網絡和書店,經濟學家頻頻走穴,講來講去也就那麼幾“板斧”。但企業為何還願意高價相邀?

  知名財經評論家葉檀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一語點破:“作為論壇組織方的企業,在請人演講時,除了看你的學術觀點外,還要看你能否為企業形象加分。”名人效應帶來的廣告“附加值”,可能才是企業們願意支付溢價的原因。

  在網上曝光的“出場費”清單中,葉檀被標為“1萬—1.5萬”。“我也不知道這份清單的真實度有多高,可能是仲介公司所認為的估價吧。這個看市場規則,市場不接受,你給自己標一百萬也沒用。”葉檀表示自己出席的活動並不多,出場費也不等,“出席企業活動的時候會高一點,學校講座可能就免費”。

  質疑2 收錢會不會影響學術獨立?

  錢收多少倒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的事,最可怕的是“拿人手短”,為利益集團所用。

  財經評論員葉祝頤表示,如果説納稅人供養的經濟學家走穴拿天價出場費,是職業道德底線後退的話,那麼拿了天價出場費的經濟學家,迎合邀請方意圖,利用公眾人物身份選擇性表達觀點,不僅有辱經濟學家身份,而且干擾公眾輿論視線,誤導中央宏觀決策,那將是一件更為可怕的事情。

  葉檀對此回應道:這些經濟學家多是有名分的人,應該會愛惜自己的羽毛,對自己負責。如果因為出場費而為特定的利益集團説話,把自己的觀點“閹割”掉,那就是人品問題了。她説:“如果是這樣的人,別人請幾次就大概知道你是什麼分量,不會多理睬你了。”

  在中山大學嶺南學院副院長李勝蘭看來,“如果是獨立經濟學家,出來講話收出場費是沒問題,那是個人行為,但事實上很多人都同時扮演著政府政策顧問和教授等公共角色,這就值得商榷了。”

  李勝蘭認為:“商業就是商業,學術就是學術,混在一起學術就會失去其科學性和公正性。將知識作為一種産品進行過度的市場化包裝,會背離學術的初衷。”

  質疑3 天天跑演講多少時間做學問?

  當一個經濟學家一年要四處連講100多場的時候,“檔期”也成為時間的代名詞。一名政協委員這樣説:“現在的專家每天生活在飛機和演講會上,哪有時間做研究、帶學生?不能踏實地研究,怎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一位曾對郎鹹平頗為熱衷的白領告訴記者:“他剛出來那會兒,我對他十分崇拜,基本上把網上關於他的視頻都找來看了一遍。開始還很新鮮,後來發現講來講去也就虛擬資金、製造業“6+1”那麼幾套,沒見什麼新東西出來。估計他是疲於應付,沒什麼時間潛心做學問了。”這位白領甚至對曾經的偶像有了“仲永”之嘆。

  葉檀對本報記者抱怨:“現在經常有些亂七八糟的企業來找我,弄得人也很煩。我都不知道我的聯絡方式是怎麼流出去的。”她説,參加各種活動也是有機會成本的,會佔用大量的休息和看書的時間,“參加一個論壇,除了物質考慮外,我會看是否自己也會得到一些有價值的信息,或是有什麼其他的意義”。

  對於熱衷於“全國巡講”的郎鹹平,葉檀覺得並沒有什麼不妥:“你可以把他看作演講家和經濟學家的結合。”她説,克魯格曼、弗裏德曼這些都是國外有名的經濟學家,他們也並不排斥頻繁在媒體面前曝光。(張啟)

  相關鏈結:

責編:金文建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