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經濟頻道 > 人物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盧德之:純粹慈善是偉大企業家的必然歸宿

 

CCTV.com  2009年05月20日 11:05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央視網綜合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北京大學中國信用研究中心、華民慈善基金會、搜狐財經、光華傳媒共同發起的災區安居志願者公民行動暨2009年最佳企業公眾形象評價啟動儀式5月20日在北京舉行。下面是華民慈善基金會理事長盧德之博士的演講:

    盧德之: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又到了一年5月20日了,也就是説我們華民慈善基金會整整成立一年,去年的汶川地震給我們帶來了大的災難,包括災難的慘烈、抗災的壯烈讓我們自己都難以忘懷,好在這個歷史的鏡頭一幕幕的,目前被災區重建燃氣希望取代了,今天我們看到災區的同胞們仍然在日夜的為恢復家園努力操勞,災區仍然有許多的困難和問題,現在他們到底迫切需要什麼,現在我們能夠幫助他們什麼,我們想知道,並想通過我們的努力為他們做一些實實在在的事情,這就是我們參與策劃、籌劃安居志願者公民行動最單純的初衷。

    今天有幸跟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北京大學中國信用研究中心和搜狐財經一起,借助這樣一個媒體搭建這樣一個平臺,對華民慈善基金會來説是一次全新的探索,也是我們很少的向各方面學習、向社會學習的一次機會,我們非常珍惜。

    今天正好是我們華民慈善基金會成立週年的紀念日,在這裡通過我的發言分享基金會一年的發展和成長,請大家為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的指導意見。也借這個活動的東風,與大家交流一下對有中國特色現代慈善事業的心得跟大家交流,希望與大家一起建立社會共識,當然我們的探索是非常浮淺的,需要大家的批評。在我看來,中國現代慈善事業的發展、體制的建設,需要很多年,甚至幾代人的努力才能完成,我們現在現在的工作只是一個初步的工作。

    在這裡介紹一下我們基金會簡單的情況,以及我們項目運作的情況。華民慈善基金會成立於08年的5月20日,是以特華投資控股公司和我們共同發起的目前大陸地區原始出資最大的資金,原始出資2個億。當我們籌建或者最後要成立的時候正好爆發了512大地震,很多媒體當時説,我們這個基金會是大地震催生的,説的有點懸,但實實在在地説,我們確實是5月20日成立的,5月21日我就帶隊到了災區,這之前我們有一個小組在災區,應該説第一筆投到災民手上的人民幣,就是正在籌建中的華民慈善基金會籌備組派去的一個小分隊完成的。5月21日,我自己到了災區,跟災區簽訂了一系列的救災重建的過程,應該説第一個災區重建的過程也是華民慈善基金會做的,目前都在運行之中。

    這次以救災為主題的活動,我覺得仍然是我們去年,包括很多企業和社會,各界在災區救災活動的一個延伸,通過今天這樣一個形式,能夠探索一種可持續的公民參與的機制,能夠充分的協調和整合各種民間資源和公益力量共同來參與災區的救助行動,我覺得這確實是一個探索。

    按照基金會國務院批准我們項目的要求,我們主要是在教育和養老領域,救災是我們臨時的一個主題。去年我們在養老和教育領域做了一些工作,重點我們在教育特別是貧困大學生的就業扶持方面我們做了一些嘗試。我們2008年在全國跟20所高校合作,對2千名大學生,1000萬的額度對他們進行培訓,以及後來工作安排方面的支持。根據現在統計的情況來看,經過我們培訓的參與我們這個活動的貧困學子們的就業率遠遠高於沒有參與這個活動的,這點是我們感到很欣慰的。2009年,大學生就業合作項目,應該説今天也正是啟動,合作高校增加到了30所,合作經費由原來的1000萬增加到1500萬。

    在這一年的實踐中,我們把探索有中國特色的現代慈善事業作為我們的主題,由華民慈善基金會研究中心和相關的理論研究部門合作進行了探討,比如説什麼是慈善,我們的慈善是一種超越性的大愛,是體現人類價值追求的理念和目標,我們認為慈善是老百姓自己的事情,是今天發展起來的有條件的老百姓去支持明天可能發展起來的老百姓,是今天的精神或者物質上的強者去支持明天可能發展起來的精神和物質的強者。慈善到底在哪?我們認為慈善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我們心中的善一旦被激活,世界上人人都可以成為這樣一種愛心傳遞的火炬手。

    什麼叫現代慈善?我們給定了五個特點:

    第一,純粹性。也就是講非公益性,我們非常強調慈善的非公益性。

    第二,組織性。我們認為應該大量的建立慈善組織,特別是非公募慈善基金,因為只有這樣才可以保證慈善機構的專業化運作,在專門領域的專業化運作。

    第三,基金性。一定要成立基金會,因為只有基金的不斷保值和增值,才能保證公益慈善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第四,民間性。我們認為慈善的事業是老百姓的事、是民間的事,應該民間指導、政府監督的,不應該是政府主導的。

    第五,自願性。慈善事業是靠我們每個人的覺悟,是靠每個人自由、自願的參加。

    慈善事業作為社會保障體系的一個重要補充,一方面是補充,一方面是重要補充,我覺得我們的發展處在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特別是汶川大地震以後,激發了全民的公益慈善意識,但是這樣一種全民性的公益慈善到底應該走向何方?邁向何處?到底應該怎麼發展?這是我們確確實實值得論證探索的。

    我這裡特別強調現代慈善與企業家的關係。華民慈善基金會本身就是由企業家李董事長和我、以及特華的企業家們出資組建的,現代慈善我認為必須要走出傳統的道德框架,把慈善跟道德、跟道德品牌聯絡在一起,我認為應把現代慈善與現代企業家的成長的價值觀、財富觀結合在一起,把掙錢和花錢結合在一起,這樣的慈善才會更有效率、更有生命力。

    從人類的歷史看,幾乎所有偉大的企業家,最終都成為了慈善家,所以我們提出純粹慈善是偉大企業家的必然歸宿。同志們,我強調兩個概念,一個是純粹慈善,第二個是偉大企業家,不僅是成功的企業家,他是有靈魂、有思想、有精神的企業家,這樣偉大的企業家必然的歸屬就是一個慈善家。看看洛克菲勒、卡耐基,還能看到他們在企業家中的身影嗎,但是他們的公益基金會現在依然發展的非常好。

    講到這裡我想提出第一代企業家的概念,無論美國、中國、俄羅斯,都有所謂的第一代企業家的概念,俄羅斯是隨著蘇聯的解體,把國有資産分到了個人手上,中國是經過30年的改革開放,伴隨著制度的完善,是逐漸發展起來的。我認為不管企業家現在有多少困難,或者説他們有的倒下來,或者説他們有的在牢房裏頭,但是我想還有相當一批正在昂首闊步前進的,但是不管是什麼樣的狀態,我認為第一代企業家都是具有英雄情結的企業家,因為他們是在茫茫荒漠的開拓者。隨著30年的過去,正規的第一代企業家,應該説都在45歲以上,或者有的即將退休、有的已經退休了,他面臨著三個怎麼辦的問題:

    第一個,他們的企業怎麼辦。

    第二個,他們的財富怎麼辦。幾乎所有的企業家都在思考,當財富如果説多到已經超過他的個人慾望的時候,我覺得這個財富可能對人生來説就是一種捆綁,有錢的人死的時候花不完可能比沒有錢的人更痛苦。所以我認為人的慾望是永無止境的,客觀上是有度的,超過這個度怎麼辦,留給你的後人,如果簡單的留給他是什麼後果,如果是他沒有經過勞動就獲得的財富,就跟我們的空氣和水一樣,我們會去珍惜它嗎?為什麼有那麼大的環境污染?很簡單的道理,我們不去珍惜這些不以勞動得到的財富,如果我們的兒女們這樣得到了財富,我想他這種不珍惜狀態下的財富很快就會離開他。我想這個財富最應該留給誰?在我看來更好的應該留給後人們一種精神。

    第三個,價值最大化的問題。他創造了巨大的財富,但是他個人的價值還要繼續昇華,最好的方式就是做慈善家。我個人認為,一個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你要求他天天做慈善,我認為是不現實的,我查了一下卡耐基在他沒有退休之前也不做慈善,但是當他退休的時候、當他處在思考這個財富怎麼辦、個人怎麼辦這樣一個關鍵時刻,如果社會能夠給他提供一種指引,如果我們能夠給他提供一種方法、提供一種生財之道,這對他個人、對社會是一種多麼美好的事情。

    我認為只有這樣境界的企業家才能成為真正偉大的企業家,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如果沒有一批世界級企業家的誕生,我想那是一句空化。世界級企業家的誕生,是中華民族振興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條件,但是這樣的企業家是什麼樣的企業家呢?我覺得就是應該具有剛才我説的那樣的境界的企業家,才可能成為世界級的大企業家。

    所以我認為,在慈善公益事業發展的過程之中,在中國非公募基金成立的大事情上,我覺得民營企業家應該做主角,就是中國現代的民營企業家應該做中國現代慈善事業發展的主角。

    我再強調幾個觀念:

    第一,純粹公益。

    第二,陽光公益。

    第三,科學公益。

    第四,高效公益。

    第一,純粹公益,我們有責任把這塊凈土保留下去,我前不九寫了一篇文章,要保留慈善這塊最後的凈土,如果連這塊凈土都不存在了,我們還有什麼希望,我們對這個社會、對企業家、對有錢人,我希望慈善是一塊凈土。

    第二,陽光公益。我們現在的慈善應該要走出一系列的誤區,我認為如果走不出一系列的誤區,我們的慈善儘管目前熱情高漲,但是方向是有問題的,我希望這個問題我們共同探討和研究。

    第三,科學公益。我前不久到了一個叫做沙利文的公益機構,沙利文康復中心,我一連寫了三篇文章,我覺得他們在專業化的服務水平上,確實可以跟國外媲美,所以他的看護效果也達到了微機化的標準,我覺得這種精神是我們做公益慈善的人應該堅持的一個絕對不能放棄的一種精神。

    慈善基金會的運作應該建立在科學的程序和規則的基礎上,我們強調主導性、創新性和公益性。我們的服務對象和工作者對接,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慈善公益機構的公信力,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運用現代科學管理的各種手段,實現管理手段的現代化。

    第四,高效公益。保證快速性,我們大學生就業項目就是最大限度的取消了中間環節,直接撥款到每個人的賬戶上,我們這次活動也是利用互聯網,嘗試打造一個受捐贈者和被捐助者溝通的渠道。

    我們華民慈善基金會一週年的時候,我們參與這樣一個活動感到特別高興,我們希望通過災區安居志願者公民行動這樣一個計劃的實施,能夠為災區做點實事,同時也是價值的共同提升。也同時通過多方的合作,促進社會與企業,特別是企業、企業家與慈善的結合,實現現代慈善與現代企業的共同發展,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出我們的貢獻。

  相關鏈結:

責編:金文建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