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經濟頻道 > 人物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慈善標本”曹德旺

 

CCTV.com  2009年04月20日 07:50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央視網綜合  

    “我不是比爾蓋茨。我是中國的曹德旺。”曹德旺笑著説,表情豐富:驕傲、謹慎,還有一絲無奈。

    作為企業家,曹德旺一手創建的福耀玻璃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福耀玻璃,股票代碼600660,下稱“福耀”),是國內第一、世界第四的汽車玻璃生産供應商,全中國至少一半的汽車用著福耀製造的玻璃。作為慈善家,曹德旺連續5年登上胡潤慈善榜,截至目前,各類捐款總額已達兩億多。

    功成名就、自稱處於“半退休”狀態的曹德旺,近來因為要捐出市值30多億的股份成立慈善基金會,而再一次被置於聚光燈和放大鏡之下,迎接他的,不僅僅是“中國最牛慈善家”和“中國的比爾蓋茨”等讚譽,還有“作秀”、“商業炒作”等質疑。

    他為什麼要採取捐股票而不是現金的方式來做慈善?慈善基金會將如何運作?他如何看待“作秀”、“商業運作”等質疑?近日,曹德旺接受了《中國經濟週刊》的專訪。

  做慈善圖什麼?

    坐在自家客廳寬大的沙發上,63歲的曹德旺告訴《中國經濟週刊》:“現在,錢對於我來説,沒什麼用,應該把它拿出來做慈善,去幫助別人。”

    曹德旺家族持有福耀50.08%的股份,是福耀唯一的大股東。今年2月,曹德旺在一次會議上透露要把自己家族所持有的福耀股份的70%捐贈出來,成立慈善基金會,項目包括教育、醫療、扶貧等。“當時不知道有記者在場,我有這個想法好多年了,本想做好以後再講的。”3月,為避免觸發要約收購的繁瑣程序和巨大成本,曹德旺將捐贈比例調整為59.5%,市值達30多億元;捐贈後,基金會將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而曹德旺家族則退居為第二大股東。

    然而,曹德旺捐股份的消息公開之後,“作秀”、“商業炒作”、“想逃稅”等質疑聲也隨之而起——“你為什麼做好事?”今年3月,福耀表示2008年度不分紅之後,更有人稱曹德旺從慈善家搖身變為“鐵公雞”——“你是好人嗎?”

    面對史無前例的質疑,曹德旺也史無前例地一遍又一遍向媒體和公眾闡述自己的慈善理念和慈善行為。從中國古代的慈善傳統,到今天的慈善制度,從“仁義禮智信”到比爾蓋茨的基金會,從自己的宗教信仰到國人的價值觀,曹德旺耐心、細緻地表述著。有人説,以前桀驁不馴的曹德旺這次變得“很溫和”。

    “當前面臨金融危機,窮人的日子更不好過,我們有錢的人應該主動站出來,把錢分給窮人。我希望自己在這方面帶個頭。”曹德旺説。“是不是商業炒作,是不是作秀。你等我做完再説,看看我到底是怎麼做的。我做慈善沒有任何商業目的。我花幾十億出去,有商業目的的話,我怎麼再賺幾十億回來?施恩圖報是小人,是非君子的行為。”

    採訪中,曹德旺顯得非常謹慎,他小心翼翼地闡釋著自己的動機。

    他有些得意地告訴記者,捐贈股份的消息公開後,所有和福耀有業務往來的跨國集團老闆都給他發來賀電,表示崇高的敬意,“他們非常欣賞和尊重我的做法。”但他馬上又提醒記者,“但是,這和生意沒有任何關係,我做慈善的目的也不是為了商業。”

    對於不分紅的質疑,曹德旺斥之為“完全顛倒黑白是非的胡説八道”。

    “今年不能分紅,因為福耀是高負債企業,現在經濟危機,我大股東要自覺地和銀行配合,不能把公司的錢挖空,要取信于銀行。實際上今年分紅是符合我的最大利益的。我是公司第一大股東,每年分紅我都要拿走一半,今年分紅的話,錢又分到我口袋裏去了。”

    此外,據曹德旺介紹,因為不分紅,自己對小股東也進行了補償。今年3月,福耀發佈公告,根據2006年福耀玻璃股改方案,因經營業績沒有達到設定目標,大股東向流通股股東追送股份一次的規定,向小股東追送股份7700多萬。“按照市值有4億多,我沒拿一分,全部給股東了,他們今年的分紅是去年的兩倍。”

    “不捐説你吝嗇,捐了也不行。”曹德旺向《中國經濟週刊》表示:“社會上對做好事的人要求太完美了,心也太急了。”

  為何捐股不捐錢?

    人們質疑的,除了捐獻的動機,還有曹德旺只捐部分股份的意圖。

    曹德旺表示,股票不能賣,自己也不想賣,留著分紅也沒有地方投資,所以要拿出來做慈善。有媒體報道,曹德旺在有生之年將捐出自己所有的股份。

    對此,曹德旺斷然否定。“我這樣做已經很完美了。我這次捐股份碰到的瓶頸就是,福耀是很好的公司,我們上市16年了,管理層非常希望福耀能持續發展。我們必須自己來做,要負起這個責任,向社會負責,向國家負責。剩下的股份是不能捐的。全捐還不如不捐。”

    福耀作為曹德旺一生奮鬥的事業,當然不願將之拱手讓人。3月3日的福耀公告中表示:為保持其對公司控制地位不變,曹德旺在捐贈協議中要求“受捐單位在持有公司股票期間以及其今後大宗交易等涉及公司事務一律授權第二大股東表決”。

    但在接收本刊採訪時,曹德旺表示,“交接清楚後,我還是要成為第一大股東,會動員基金會賣掉一部分。目前,曹家實施對福耀的絕對控制,是有利於公司發展的,我們有10萬個家庭在這裡吃飯,包括6萬多名股東,1萬多名員工等。總體來説,福耀不能少了我。”

    但按照《基金會管理條例》規定,曹德旺面臨著兩大難題:一是,設立基金會的原始基金必須為到賬貨幣資金,目前還不接受股票等有價證券。二是,原始基金超過2000萬元,發起人必須向國務院民政部門提出設立申請,這就是俗稱的國字號非公募基金會。

    2005年,牛根生曾因宣稱捐出自己全部股份,成立“老牛基金會”而名噪一時。但實際上,牛根生是先成立基金會,然後宣佈捐股份,繞開了直接捐股的麻煩,而且他成立的是地方性非公募基金會,要求相對不嚴格。

    “2007年我準備捐股份成立基金會的時候,相關部門就説股票不能捐,只能是用現金、房産等。股票就是現金,是有價證券,變現比房子還快,怎麼不是現金?為什麼不能捐股份?現在我們還在協商怎麼調整的問題。如果我把股票變現給你,則要交稅,就等於去掉了30%。其實,從某種角度來看,稅收和慈善做的是一樣的事情。現代稅收是管理國家的工具,起著調節兩極分化的作用,你從我這裡徵稅還不是調節給窮人?我直接拿出來不也一樣嗎?”

    曹德旺告訴《中國經濟週刊》,目前,基金會的章程已基本製作完畢,正在與民政部進行協商,“通過這件事情,希望能完善在慈善方面的一些不足。”

  基金會怎麼運作?

    “曹德旺這個想法和做法非常好,將這些年辛辛苦苦掙來的財産奉獻社會,思想境界非常高,得到社會各界和群眾的贊同。如果都像他這樣關愛社會關愛民生的話,是很好的事。但這件事具體怎麼運作?股票怎麼管理?一年之內到底有多少實實在在給慈善事業?將來萬一破産了,責任是誰的?”許多認同曹德旺捐股份做慈善的人,也心存疑問。

    據曹德旺介紹,自己將辦理股票過戶手續給基金會,沒有中間委託,一旦捐出,自己和家族成員將無權支配。基金會將設立資産保值增值、慈善項目審批部門和項目跟蹤等部門。基金會的理事長將由自己的哥哥、福建省原副省長曹德淦擔任。“這件事我考慮到政策性比較強,我哥原來是高幹,可以掌握這個政策性問題,就請他當理事長。”理事會採用席位制,聘請有獨立人格的專業人士,15個理事中曹氏家族有3位,沒有薪酬,“拿不到錢,就不會買曹家的賬,就沒有什麼利害關係”。

    至於其他細節,曹德旺不願意過多透露,可能在他看來,那些外界的質疑才是他最大的壓力。“在慈善方面,中國企業家不比外國企業家差。我們有5000年的文明,我們有厚實的三教(儒佛道)做基礎,勸我們向善。為什麼現在企業家捐款少,是因為歷史太短。改革開放才30年,更多的企業家還在發展的路上,錢捐出來他就沒有事業了。社會的進步需要企業家來推動。我是改革開放的第一代企業家,企業也比較成功,比較健康,準備退下來了,才把錢拿出來做慈善,許多企業家還沒有到我這個地步。”

  幾千萬修豪宅

    曹德旺很性情,在採訪中幾乎很少掩飾自己的好惡。

    曹德旺的豪宅位於福州市郊,佔地3000多平方米,耗時三年,耗資數千萬而成。

    他熱情地帶記者仔細參觀他自己參與設計的豪宅,“剛搬進來時,我覺得挺漂亮的,高興了好幾天,七八天都沒出門”。

    他會驕傲地説:“我白手起家,是萬能手,公司的産品質量、管理制度、上市的招股書等等,都是出自曹德旺之手。你給我講會計,我比你會計還會計。沒有幾個人做企業能和我比。”

    他會用許多簡單直接的詞彙表達自己的感受:“非常討厭”、“傻瓜”、“我懶得理”、“太帥了”、“完蛋了”……

    但在捐股份做慈善這件事上,他表現得非常謹慎,字斟字酌,當然,抱負還在,“我個人沒有什麼渴望,只要大家能記得,天下有曹德旺這個人,對我來説,已經很厚愛了。”

    (輔文)慈善事業需要保護、規範

    福州慈善總會會長 方慶雲

    捐贈的人,他們的內心世界,我們不太清楚,估計也不一樣,但做慈善總比不做好。

    企業家做慈善大體有三類:一類是有愛心的,賺到錢後真心回報社會,不計較什麼;一類是企業效益和社會效益都考慮,講求企業形象;還有一類則是為企業考慮的多一點,比如有的企業家捐款時説,我要超過誰,壓過誰。

    在捐助行為上,企業家最積極主動的是捐災。政府號召性的,大家比較積極投入,新聞傳播效果也好。在救助對象方面,企業家喜歡救助學生和孤兒,孤寡老人則幾乎沒人關心。此外,臨時性的捐助多,媒體推薦呼籲的,大家會積極響應。但慈善事業要扎紮實實地做,有些弄不好會出問題。比如,有一次,福建一家醫院發現棄嬰,媒體報道後,收到捐款40多萬,而救助棄嬰只花了6萬多,這時候棄嬰的父母出現了,説孩子是他們的,錢花不完應該退還給他們。媒體當然不敢留這筆錢,就都給他們了。還比如去年外地一家媒體報道了一個老人如何貧病,福州有位企業家看到後通過我們去聯絡救助,結果人家説自己不困難不需要救助,可能是情況被媒體誇大了。類似情況,大家應該和慈善機構聯絡,合作。

    慈善做的好壞,主要靠籌資。截止2008年底,福州全市,包括各縣,認捐善款累計總額1.82億元。其中,福州市慈善總會認捐為7800多萬。從量上看,比先進地區少一些。為什麼?最大的原因就是稅收政策不落實。2008年1月起施行的《企業所得稅法》規定,企業發生的公益性捐贈支出,在年度利潤總額12%以內的部分,准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但到現在為止,這項規定在福州基層還不能執行。因為財政部、國稅總局2007年1月出臺的一個內部規定説,只有捐款給省級慈善機構才能享受該政策,地縣級不行。我們反復研究,認為這些部門沒有執行國家公佈的法律。向地縣級慈善機構捐款為什麼不能免稅?有一家企業本來準備捐1000多萬,一聽不免稅,就跑了。這嚴重影響到我們做慈善。難道慈善事業就是省裏來做,地縣就不用做了?

    2008年12月,財政部修改了相關規定。今年3月份,福建省財政廳通知,讓我們上報今年3月份之前的所有申報免稅材料,我們連夜加班辦理。相信今後慈善事業會有更好的發展。

    目前,國家對慈善機構沒有一個統一的管理辦法,大家各幹各的,各地做法不一。有的被列入群眾團體管理,國家給編制,給資金,很好做;有的地方,慈善總會的領導是在職領導兼任。有的是民間社團,比如我們,沒編制,領導是離退休幹部擔任,資金沒有保障。有的地方黨委政府重視,就多給點,不重視就不給或者少給。慈善機構的活動經費沒有相關規定,我們只好參照《基金會管理條例》的規定:公募基金會工作人員工資福利和行政辦公支出,不得超過當年公益事業總支出的10%。我們很節省,每年只用了當年總支出的3%-4%。希望國家儘快制定法規,對待遇和薪金有個規範和保障。

    此外,在法律上支持、保護慈善事業。比如認捐協議,一式幾份,應該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目前,福州市400多人次認捐中,有兩家企業不守信用,不交錢,怎麼辦?怎麼向社會交待?我們很傷腦筋。我們現在在找律師,請他幫我們研究一下,應該怎麼做。弄不好可能要打官司。做慈善打官司影響不好,但不打也不行。

    (記者張偉採訪整理)

責編:金文建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