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經濟頻道 > 財經評論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負責任的慈善不僅僅是捐得多

 

CCTV.com  2009年04月27日 10:44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南方新聞網   

  前日,2009中國慈善排行榜在北京揭曉。這是以慈善榜單的形式,對過去一年中國慈善捐贈的全面總結。共有121位慈善家和899家慈善企業進入榜單。企業家陳光標獲得“最具號召力的中國慈善家”稱號,黃如論、黃濤父子則以現金捐贈第一名榮膺“中國首善”之稱。而此前主辦方高調表示將公佈的“捐贈不兌現企業名單”,最終並未在發佈儀式上出現。

  過往一年,以汶川地震為最,災難侵淩,民生多舛,舉國愛心涌動,成就國家慈善事業的井噴發展。此次慈善排行榜發佈,適逢512汶川地震週年紀念前夕,各界更以複雜敏感的心態,關切這份中國人自己的大愛名單。畢竟,災難磨礪了人心,也激發了義舉。人們更容易選擇這樣的時刻,印證內心道德與社會人心。

  鋻於慈善排行榜規模較大,媒體並未全榜公佈所有名單,只是依循舊例,選取榜單前十位,謂之十大慈善家與十大慈善企業。慈善本如江海不拒細流,只是一旦排行論獎,公之於眾,難免以數量取捨道德。加之傳聞中的“捐贈不兌現企業名單”,網絡輿論一時為數字所左右,誰應該捐得更多,誰竟然捐得這麼少,慈善一時成了數字大比拼。

  這種數字裏的道德威壓,已成中國慈善的輿論困境。于慈善家和慈善企業,都是不堪承受之重。把慈善真義與捐贈數字相捆綁,汶川地震初時已有端倪。然而,這種數字競爭,或稱數字敏感,究竟對中國慈善事業的發展有何裨益,恐怕仍待作一番辨析。捐出鉅額財富的慈善家和慈善企業,固然無愧於社會殊榮。然而,負責任的慈善事業,顯然不止于計算捐贈數字的大小,更應不懈追問慈善於社會的真正促進。

  執著于用數字來解讀企業或個人慈善,而不是真正關心哪些個人和哪些企業真正把幫助送到了需要的人手裏,這種輿論鼓勵的後果,就是企業和個人往往逞一時之勇,倉促允諾,不斷加碼,而並未能實質性推動社會危困的真正改善。這種例子不勝枚舉。由於中國慈善事業的特殊體制背景,這種競相叫價的結果,不過是迫使企業或個人公開競價,將捐贈打包給主流慈善組織,而放棄嘗試那些效率更高也更有幫扶價值的慈善途徑。

  因此,這種客觀上的輿論逼捐和輿論誘捐,如果不能輔之以對扶危濟困的實質關注,對慈善組織的始終監督,其後果往往變成了慈善形式上的繁盛,忽視了捐贈對於社會底層的實際效果。由於捐贈形式的多樣性,應該允許企業或個人嘗試更多有效的方式去開展慈善事業,而不必在短時間內匆忙貼上“賴捐”、“欠捐”的負面標簽。簡單要求以捐贈數字兌現,粗暴遏制企業或個人的自主嘗試,就會造成社會道德綁架的不良後果。

  以捐贈數字評定民間慈善的做法,同樣抑制了慈善組織自身的成長。中國主流的慈善組織,由於行政化的組織架構和運作機制,勸募能力往往與其身份並不匹配,一方面,是輿論對知名企業和個人的慈善表現,以簡單的捐贈數字橫加要求,另一方面,統攝慈善行業的主流慈善組織,自身改革卻相當緩慢。兩相擠壓的後果,是企業和個人異常被動,不得不在高壓的輿論衝擊和低效的慈善機制之間,做無奈的徘徊。

  慈善的真正意義,在於及時有效地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懸此要義,捐贈數字的多少,只是達成所願的第一步。如果只有堂皇的數字,而並沒有可觀的實效,則數字再大,也是一時虛榮。只能滿足人們道德檢閱的快感,和另一些人道德投機的暗算。在向慈善排行榜上的捐贈者表達敬意的同時,我們也願每一位慈善家,乃至每一位普通的慈善人士,都是負責任的慈善者,都能以良心和道德去不懈追問,達成慈善對社會的真正改善。

責編:谷立亞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