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3日説,改革開放30年為我國經濟發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我國有龐大的內需市場,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升級,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都將增加新的需求。只要調控得當,工作到位,我國可以最大限度減少外部經濟的不利影響,繼續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
這位負責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2008年,中國經濟發展經受了來自多方面的嚴峻考驗,黨中央、國務院帶領全國人民,克服重重困難,沉著應對全球金融形勢急劇變化對我國經濟發展造成的不利影響,保持了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
他用“一枝獨秀”形容我國前三個季度經濟形勢,認為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總的形勢是好的:“保增長、控通脹”取得了積極成效。前三季度,經濟保持較快增長,國內生産總值同比增長9.9%,比改革開放30年的平均速度還要快;區域協調發展呈現良好勢頭;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居民收入穩步增長,使得出口、投資和消費這些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趨於均衡;轉變發展方式也取得新進展,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對經濟增長的拉動力增強。糧食連續5年增産,産量有望超過歷史最高水平。
這位負責人坦陳,目前我國經濟的突出問題是增速下行壓力增大:外部需求萎縮導致我國出口增速大大放慢,市場需求不足、成本上升、效益下滑,會影響到企業的投資意願和能力,進而會制約消費增長。
對此,他強調,“我們在清醒認識面臨困難的同時,更要增強信心,要看到應對外部環境變化、促進科學發展的有利條件和積極因素”。
他認為,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面是好的,特別是經過30年的改革開放和經濟的高速增長,我國綜合國力和抗擊各種風險的能力明顯增強,擴大國內需求的空間非常廣闊,宏觀調控政策迴旋餘地較大。
這位負責人説,我國人口眾多,人民生活水平還比較低,剛剛進入中等偏下收入國家行列,提升的空間還比較大。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工業化、城市化還有很大發展空間。
在談到當前擴大內需的重點領域時,他説,我國將進一步增加對“三農”的投入,提升農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費能力,加大對農村水利等基礎設施,以及鐵路、城市軌道交通和環保等設施的投入。我國還將擴大增值稅轉型範圍,鼓勵企業增加投資和推進技術進步。
這位負責人説,中央已根據國內外經濟環境的變化,及時調整了宏觀經濟政策,採取了一系列促進經濟穩定增長、加大強農惠農、支持中小企業發展、保證民生、著力解決涉及人民群眾利益問題的政策措施。有關部門將密切跟蹤分析國際環境變化帶來的影響,以及國內經濟運行中的新情況新問題,圍繞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抓緊研究有關預案。
他強調,要保持經濟的穩定增長,當前最重要的還是要落實好黨中央、國務院已出臺的一系列調控措施。同時,要抓緊研究進一步加大投資力度、啟動內需的調控政策,為明年的經濟增長注入新的動力。
中國經濟增速的減緩,與美國經濟減速的成因迥異。中國經濟減速從某種意義上説是宏觀調控發揮了效應,因此不必感到恐慌;從市場潛力、發展動力和政府宏觀調控水平等諸多方面深入分析,中國經濟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完全能夠繼續保持較快增長。
責編:李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