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上市公司間並購的高調奢華不同,基金業的並購一直低調而冷清。然而8月9日,奧運聖火剛剛點燃,在“總導演”中信證券的運籌帷幄之下,華夏基金、中信基金也發起了向實現基金業合併“第一塊金牌”的最後衝刺。
□ 本報記者 張歆
總導演兼編劇:中信證券
主要演員:華夏基金、中信基金
群眾演員:華夏基金、中信基金全體基民、中信證券全體股東
8月9日淩晨,熬夜觀看奧運會開幕式的觀眾正為了驚艷的“中國長卷”和熊熊燃燒的聖火激動不已。此時,一條或將影響未來基金業發展格局的消息正式發佈──基金合併第一案進入衝刺階段。
在懸疑中開篇:能否繞過“一參一控”?
中信證券對華夏基金的收購並非一蹴而就,而是在一年多的時間裏分階段實施的。
2006年3月29日,中信證券發佈公告稱,中信證券將收購華夏基金40.725%的股權,收購總價款不超過3.3億元;2006年10月,中信證券以不超過1.6億元收購北京證券持有的華夏基金20%股份,交易完成後,中信證券持有華夏基金60.725%股份,西南證券持有華夏基金35.725%股份,中國科技證券持有華夏基金3.55%股份;2007年9月12日,中信證券受讓中國科技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所持的華夏基金3.55%股權,受讓西南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所持華夏基金35.725%股權。至此,經過多輪收購,中信證券實現了對華夏基金100%的控股。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信證券收購華夏基金之前,中信證券就已經持有中信基金49%的股權,為相對控股。
因此,中信證券收購華夏基金股權的行為也在很長時間裏被指責為“違規”。
2004年10月1日起實施的《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辦法》第十一條規定:“一家機構或者受同一實際控制人控制的多家機構參股基金管理公司的數量不得超過兩家,其中控股基金管理公司的數量不得超過一家。”該規定即業界俗稱的“一參一控”。
面對此起彼伏的質疑,中信證券平靜而帶著懸念地在公告中表示,公司將採取積極措施,以適應《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辦法》等相關法規的規定,維護基金公司及基金份額持有人的合法權益。同時據報道,中信證券有關人士曾在採訪中明確表示,該公司沒有突破“一參一控”法規的意圖。
在猜測中上演:象吞蛇還是蛇吞象?
既然中信證券沒有突破“一參一控”法規的意圖,那麼中信證券唯一的選擇似乎就是讓兩家控股的基金公司變成一家,方法是合併。為了便於實施合併,中信證券必須首先由相對控股中信基金調整為全面控股中信基金。2006年9月4日,中信證券發佈公告稱,董事會已經同意收購中信基金51%的股權,若此決議獲證監會通過,中信證券將增持中信基金公司股權至100%。 中信證券表示,無論是增持中信基金股權至100%,還是此次增持華夏基金股權至100%,都是根據未來雙方合併的戰略需要,在目前監管環境和政策法規條件下的一種過渡性安排。
在吸收合併、新設合併等方式中,中信證券最終選擇了吸收合併。然而,具體合併方案還是困擾了中信證券數月之久。
當時,華夏基金資産管理規模超過2000億元,管理著16隻證券投資基金、1隻亞洲債券基金及多個全國社保基金委託組合和企業年金委託組合,並獲得國內首批QDII業務資格,是國內資産管理規模最大、基金數目最多、業務範圍最廣的基金管理公司之一。中信基金目前管理4隻開放式基金,資産管理規模在200億左右。
如果單純從各種指標和排名來看,保留華夏基金看起來理所當然;但另一方面中信基金是中信證券旗下的第一隻控股基金,而且其名稱中的“中信”二字與中信證券有著很好的品牌共生性,保留中信基金似乎也合情合理。
2007年9月13日,中信證券如何解決同時控股兩大基金公司的問題終於有了答案,最終市場規律戰勝了情感規則。中信證券發佈的公告顯示,備受基金業界矚目的華夏基金與中信基金整合的方式將正式確定為:由華夏基金吸收合併中信基金。
據了解,華夏基金吸收合併中信基金後,將登出中信基金。同時華夏基金計劃設立全資子公司,專門負責合併後的華夏基金的非公募資産管理業務。監管部門明確要求中信證券會同華夏基金和中信基金成立專門的工作小組,研究具體合併方案,做好各種技術安排和風險防範措施。
相關新聞:
海內外機構聯手 “暗度陳倉”推出台灣基金
弱市投基更要堅持4P標準
試水基金轉換 基民低成本避險
華夏基金吸收合併中信基金啟動
8月11日四大證券報精華集萃
基金信息一覽(2008年8月11日)
今日特別提示(8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