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浩明
近一段時間以來,股市可以説是乏善可陳,就在這樣的背景下,一些上市公司的大股東坐不住了,他們紛紛以鎖定乃至增持股票等行動對行情走勢表明態度。
先來看看來自重慶的消息,當地政府日前提出地方國有控股企業在一段時期內不減持其控股的上市公司股份,國有控股集團在當前市況下應當合理、規範地對上市公司股票進行戰略性增持或回購。雖然這只是重慶市政府對其下屬企業所提出的原則要求,還沒有來得及具體化,真正要進入操作還需要一個過程,但畢竟表達了作為相關上市公司大股東的實際控制人,重慶市政府對於當前股市的看法。如果現在股票價格很高、泡沫嚴重的話,當年以支付對價換來的大非流通權現在應抓緊利用才是,可是在重慶市政府看來,這些股票的價格現在被低估了,所以不但不能賣,而且還要考慮增持或者回購。
再來看看一家央企──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的態度,它最近向其控股的上市公司中國船舶發出承諾函,表示通過股改獲得流通權並已解禁的2400多萬股股票,兩年內在120元以下不賣出,另外,將在2009年5月解禁的另外11500萬股股票,屆時將自願延長兩年鎖定期。相對於重慶市政府的表態,中船集團則有了具體的安排:對已經流通的股票提出最低賣出價,對還沒有解禁的股票則增加禁售期。中國船舶股價去年10月曾摸高300元,是滬市中第一高價股,現在股價為70多元,大股東表示低於120元不賣,這是蠻有勇氣的,因為公司現在的每股凈資産為15.61元,大股東承諾的賣出價相當於近7.7倍的市凈率,這可以看出中船集團對中國船舶的估值,應該説這還是能夠反映其內在價值的。以此推論,作為大股東,中船集團也認為現在股票被低估了。
在一般情況下,大股東不必要也不應該過於關心股價的短期漲跌並以自身的行動來施加影響。但如果在他看來股票被嚴重低估並明顯低於其內在價值時,大股東就有必要表態並採取對策。這不僅僅是因為大股東對於創造條件維持合理的股價具有客觀的義務(當然,這種義務不等於非“托市”不可,實際上,搞好企業、提高股息率是最好的做法)。因為如果股價長期過低,會導致出現惡意收購,從而威脅大股東的控股地位。因此,在一個成熟的股市中,大股東對其股價的表態是很重要的,在旁觀者看來,這是其對股票價值的最好闡述。進一步説,大股東的行動對於其他投資者來説也具有很大的指導意義。
指數已經跌了很多了,很多人對後市都不那麼有把握,那麼就請看看一些上市公司大股東的最新舉動吧。雖然這樣的大股東還不是太多,但它們的舉動所傳遞的信號是明確的,值得思考。人們相信,如果有更多的大股東陸續作出同樣的舉動,現在疲弱的市場面貌一定會明顯改觀。(本文作者為申銀萬國研究所首席分析師)
相關閱讀:
責編:韓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