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經濟頻道 > 國際財經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凸顯發展中因素 哥本哈根將成低碳經濟轉捩點

 

CCTV.com  2009年12月07日 07:43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央視網綜合  

  據上海證券報 2009年12月7日註定是一個會被載入史冊的日子。從這一天開始的12天時間裏,最多將有近200個聯合國會員國的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齊聚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共同商討和制定一份“後京都協議書”,即《京都議定書》2012年第一減排承諾期到期後新的溫室氣體減排國際協議。

  在本次大會前夕,主要大國也都展現出了希望幫助達成實質協議的決心,特別是中國等發展中國家自主提出了力所能及的減排目標,這也讓各界對於本次會議最終能夠取得實質成果更加充滿期待。

  專家指出,與以往的氣候變化大會不同,此次大會格外受到世人矚目。因為,氣候問題已成為全球所有國家都必須應對的挑戰。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哥本哈根會議有望成為世界全面向低碳時代轉型的歷史轉捩點。

  發展中大國積極參與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陳鳳英指出,與以往的全球氣候會議相比,這次的一個重要區別在於發展中國家更加積極的參與。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大國首次自主提出了減排目標,而《京都議定書》並未給發展中國家設定減排硬指標。

  中國政府上月底公佈了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行動目標——到2020年全國單位國內生産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俄羅斯、印度、南非、印尼以及巴西等國都已經或是正在考慮提出自己的減排目標。在氣候變化的問題上,發展中國家正在努力形成相對一致的立場。

  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大國,新近公佈的控制溫室氣體排放行動目標得到了國際社會的高度認可和讚許。世界自然基金會全球能源政策主任辛格指出,中國近日提出的減排承諾具有建設性。俄羅斯、巴西等發展中國家對中國減排計劃給予了高度評價,稱中國做出了“正確而又重要的”決定,為即將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取得成功創造了積極氣氛。瑞典等發達國家也肯定了中國的減排目標,歐盟輪值主席國瑞典首相賴因費爾特表示,中國在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召開一週前公佈具體的減排目標,這應該受到歡迎。

  在另一方面,美國重回談判也被認為是能夠促成本次會議成功的一大因素。儘管京都議定書在2005年開始生效,但布什政府在2001年就宣佈退出。美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排放國,但卻游離于《京都議定書》之外,這勢必會影響任何減排努力的效果。不過,隨著奧巴馬領導的民主黨開始執掌政權,美國在氣候變化問題上的態度明顯更加積極,並且自己提出了低碳和綠色經濟的發展戰略。

  “由於美國私下已經和中國、印度這樣的發展中大國達成了一定的諒解,哥本哈根取得實質性成果的可能性變大。”上海交通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沈思瑋對記者説。

  低碳發展或掀新高潮

  “儘管美國提出的減排目標多少有些令人失望,但畢竟這樣一個大‘玩家’回來了,這對引領和促進全球減排努力是件好事。”陳鳳英説,“高度關注低碳經濟的全球氛圍已經形成,這是最可喜的一點。如果説一個月前哥本哈根會議達成成果的希望還比較渺茫的話,那麼現在的情況已經比較明朗了。”

  專家普遍認為,從最近一段時間的發展來看,這次氣候大會還是很有可能達成一些實質成果,比如達成一個“後京都議定書”的框架性協議。

  這次會議只是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努力歷史進程的一小段,但因為有多方面有利因素的集中支持,本次哥本哈根會議有望掀起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一個“新高潮”。

  陳鳳英錶示,現在看來,綠色經濟、低碳發展已成全球趨勢,新的産業群會因此出現。比如低碳産業,像節能、環保;又或者是綠色産業,比如那些可以儘量少用或不用煤和油的産業,抑或新能源。沈思瑋則指出,加大減排對於節能型的産業顯然是有利的,有可能會帶來太陽能、風能等實質性的利好。

  具體到中國,分析人士指出,工業受到的短期衝擊最大,因為面臨轉型壓力。對粗放製造業會有較大的打擊,但會是先受損後受益。對服務業來説,低碳化的發展戰略長期來説會是利好,因為服務業的能耗是最低的。要降低單位能耗,産業結構就需要調整,不能完全以工業為主,要向服務業傾斜。

  挑戰與機遇同樣巨大

  需要指出的是,氣候變化和減排問題直接關係到經濟發展,所以,即便各國有主觀意願在接下來的氣候大會上達成協定,但到具體落實和收到成效還有很長時間,也會面臨很多挑戰。

  在減排問題上,美國態度的急轉一直是大家關注的焦點。美國從拒絕在京都議定書上簽字,到主動與中印等發展中國家協調,這背後其實包含了更深層次的經濟和戰略考慮,也能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低碳經濟帶給全球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挑戰。

  沈思瑋認為,就低碳經濟而言,發達國家顯然是最大的受益者;而同時,這會提高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成本,對那些目前還沒有實現工業化的發展中國家是很大的考驗。成從這個角度説,美國可以通過推動低碳經濟來確保其在國際上的經濟地位不至於落後太多。

  中國商務部研究員梅新育則表示,這次大會可能成為人類合作解決生存與發展問題的里程碑,但也可能進一步凸顯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利益分歧。梅新育指出,在當前國際分工和分配格局下,無論如何詳細推敲減排配額分配的細節,這個問題只要提出,就等於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趕超施加了額外限制。他認為,這次會議即便最終由一個安排出現,也註定會是“不公正和缺乏效率的”。

  總體上,分析人士仍對本次會議持樂觀態度,認為這會成為一個好的開始,推動世界經濟走向更可持續發展之路。

責編:王玉飛

1/1

  相關鏈結: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