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經濟頻道 > 股市要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張立群:保增長措施有望繼續出臺

 

CCTV.com  2009年09月05日 07:35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中國證券報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副秘書長張立群在接受中國證券報採訪時表示,未來我國經濟不會出現“二次探底”,有針對性的“保增長”措施有望繼續出臺。同時,目前我國的主要任務是拉動內需保增長,通脹尚未構成明顯壓力。

  回升趨勢保持

  中國證券報:下周即將公佈的8月份經濟數據將呈現怎樣的走勢?未來經濟有無“二次探底”風險?

  張立群:目前我國基本保持經濟回升趨勢,但回升的具體力度不好判斷。當前內部需求和外部需求是在一個此消彼長的狀態當中,外需負增長的程度比較大。去年全年我國出口同比增長17.2%,今年到7月是負增長22%,增幅差了三十幾個百分點。儘管目前國內投資和消費增長在加快,但能否完全彌補外需不足尚難確定。現在來看,政策性推動的力量已經釋放很大一部分,而來自市場的力量要完全接替政府投資,力度恐怕還差一點。

  上半年信貸增長過多,貨幣政策當局有一些略微的穩定信貸增長的舉措。而且上半年商業銀行各種業務擴張得非常迅猛,目前市場可選的好投資項目比上半年少了一些。這種情況下信貸增長開始明顯放緩,其影響已經在股市上反映出來。

  大家對未來貨幣政策和信貸增長表示出一定擔憂,對經濟回升的態勢也開始表示擔心,人們的信心開始發生一定波動。所有這些現象組合起來,不禁讓人懷疑經濟回升的速度似乎有減弱的苗頭。所以説信心依然很重要,就像溫總理講的,目前確實是保增長的關鍵時期,不進則退。

  基於這個分析,我認為下一步就宏觀經濟政策來説,在保增長方面會有一些針對性的舉措。總的來説,經濟回升的勢頭會繼續保持下去,現在處於一個關鍵的相持階段。各種不同的力量相互交織,有利不利條件並存,但如果政策繼續保持下去,中國經濟的內生性增長動力會更加明顯地釋放出來,未來中國經濟不會“二次探底”。

  微調屬必要之舉

  中國證券報:您認為先前宏觀政策的一些微調是否給經濟增長帶來壓力?如何理解“保增長”和“調結構”之間的關係?

  張立群:現在關鍵是如何認識新的經濟形勢。2003年至2007年我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問題是升溫太快,如今在外部需求大幅減少的情況下,主要問題是如何使需求達到較大規模,拉動經濟較快增長,這兩個任務是完全不一樣的。現在針對新的形勢,對“保增長”宏觀經濟政策的力度,包括內需要達到的新增長水平,要有一個新的認識。

  對宏觀政策進行一定程度的微調,應該説有一定的必要性。我們在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同時,也要防止出現不健康傾向。比如對低水平重復建設、信貸迅猛增長以及資産泡沫等問題,有關部門已經進行了一些前瞻性調整。保增長和調結構兩者並不矛盾。保增長是為了達到一個更高的增長水平,調結構是優化經濟增長的內容,從而拉動經濟增長。如果結構調整能夠推動起來,不僅會優化産業結構,還會有助於擴大市場驅動的投資,兩者可以結合。

  通脹無明顯壓力

  中國證券報:近期豬肉等食品價格出現回升,這是否會帶來通脹壓力的反彈?未來我國物價將呈現何種走勢?

  張立群:之前我國豬肉價格下跌了一年左右,價格適度增長有助於穩定農業價格,增加農民收入。同時這些價格變化有可能使未來CPI下降的幅度出現變化。至於7月份CPI是不是拐點,現在還無法明確判斷,但很有可能是今年同比漲幅的最低點。

  最近的豬肉、雞蛋等食品價格上漲不會帶來明顯通脹壓力。通脹是物價總水平的持續快速上漲,其決定因素首先要看供需關係,只有需求明顯大於供給的情況下,才可能明顯持續上漲。目前外需大幅度減少,內需雖然在快速增長,但總需求相對於總供給,相對於各個方面的生産能力,還是明顯不足。現在的主要問題是拉動需求保增長,而不是控制需求防通脹。

  很多人擔心食品漲價就是通脹壓力了,這是對通脹定義認識的不明確。目前的食品價格上漲是一種恢復性上漲,其積極方面大於消極方面。應當説未來我國食品不會持續漲價。首先,未來糧食、豬肉、雞蛋等多種食物的供給都有很好的保證;另外,食品需求與通貨增加沒有明確關係,大家買食品的支出不會隨著收入增加而不斷擴大,它是比較穩定的。在需求保持穩定,供給水平很高的情況下,未來不會出現食品價格明顯上漲。

  未來,物價同比負增長的局面會逐步改變。首先由於基數在變,現在食品價格在恢復性提高,未來CPI和PPI負增長的情況將逐步改變。至於什麼時候CPI由負轉正,相關專家預計有可能在12月份左右。(記者 韓曉東)

  相關鏈結:

責編:陳平麗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