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承認“幹了不少蠢事”,他的勇於自省贏得了人們的尊敬;有的人事實上“幹了不少蠢事”、嘴巴卻又臭又硬,他的剛愎終將遭到人們的唾棄。讀者可能會心一笑,明白前者是指股神巴菲特,後者指向中國諸多有“股神”之稱的人。
在成為“股神”之前,應先要知曉“股神”是如何煉成的——他首先是人,具有健全的人格、道德和信仰的反省。巴菲特説“美國以及全球多數地區已經陷入殘酷的負反饋循環”,不免讓我們聯想到索羅斯的“反射理論”,索羅斯在成為偉大的投資家之前,就已經是了不起的思想家。從他們兩位身上,人們能感受到思想與信仰的力量,這決定了他們與國內諸多“股神”的根本不同。
巴菲特一年一度的“致股東信”,吸引了量豐富且充滿人文關懷,如果要“崇洋媚外”把它吹捧成“神”的啟示,我們也不妨將信且信。
即使是在“股神”的領導下,伯克希爾公司每股賬面價值去年仍下滑了9.6%,雖然跑贏了標準普爾500指數和對衝基金,但我們仍能從中感到金融危機的殺機之重。這使巴菲特在信中承認自己在過去一年中“幹了不少蠢事”,比如在油價接近高點時增持石油巨頭康菲石油公司的股份,並投資了兩家“看上去很便宜”的愛爾蘭銀行。
不過,巴菲特信中仍透露很多新形勢下的觀點,值得我們重視。第一,經濟與股市並不正相關,價值投資理念出現動搖。雖然巴菲特確信經濟在2009年會混亂不堪,但並不能就此判斷股市會漲還是會落。第二,美國政府大規模救市雖必不可少,但會留下很多的副作用,比如通貨膨脹。第三,美國國債是個暗藏的炸彈,2008年底美國國債泡沫的毀滅性威力不亞於20世紀90年代的互聯網泡沫、21世紀初的房地産泡沫。
對大勢的預判是一種遠見,它決定了戰略思維。巴菲特提出了公司投資的四大原則:第一,保證財務狀況平穩,流動性充足,控制短期債務,現金來源渠道多元化;第二,拓展業務範圍,確保其具有長期的競爭力;第三,收購併發展新的收入來源;第四,注重優秀經營人才的培養。伯克希爾公司投資的“四項基本原則”,值得國內企業借鑒。 (潘龍)
| |
|
責編:谷立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