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農”問題一直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要促進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不斷增加農民收入、調整農村産業結構、推進農村的城鎮化進程等,都離不開資金的投入和金融的支持。因此,農村金融改革可謂是我國農村經濟和社會全面發展的重要保證。
改革開放30年來,伴隨著經濟市場化的進程,我國農村金融也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這極大地推動了農村經濟、金融的發展。1979年2月,中國農業銀行正式恢復,成為主管農村金融的專業銀行。1984年8月,國務院提出,要把農信社真正辦成群眾性的合作金融組織,恢復“三性”,即組織上的群眾性、管理上的民主性、經營上的靈活性。這一時期還相繼成立了國家農業投資公司、中國農村發展信託投資公司、中國經濟開發信託投資公司等多種農村金融機構,農村金融體系初步重建,並已呈現多元化的格局。順應改革開放大勢,農村金融機構為農村經濟籌措資金,提高資金運用效率,極大地支持了農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同時,農村經濟的發展反過來又促進了農村金融的發展。這一時期,農行和農信社的存貸款每年大幅增加,農村社會總産值每年增長很快,均達到20%以上。
1993年12月國務院發佈《關於金融體制改革的決定》,提出要建立政策性銀行、發展商業銀行、組建合作銀行的農村金融體系“三位一體”的模式。1994年,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成立,承擔從農業銀行分離出來的政策性業務。1996年8月,農信社從農業銀行脫離出來,逐步改為“由農民入股、由社員民主管理、主要為入股社員服務的合作性金融組織”。但是,“三位一體”模式初衷雖好,實際運行的結果卻並不理想。因此,從2003年開始,農信社開始了以市場化為導向的新一輪改革,解決了農信社的生存和發展問題,農信社的資産質量明顯改善,經營管理體制也得到了改進,並成為農村金融的“主力軍”。
2006年底,中國銀監會發佈《關於調整放寬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準入政策更好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從機構種類、資本限制等方面大幅放寬農村金融機構的準入政策。2007年3月20日,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在北京掛牌成立。郵政儲蓄原本就覆蓋全國城鄉,而且網點面廣,交易額最大,在農村業務上有“先天”優勢,而且從網點分佈、業務種類來看,均與農信社擬和程度較高,能與農信社形成正面競爭。這種競爭不僅會激活農村金融市場,改善農村金融服務質量,而且對我國多元化、適度競爭農村金融市場的形成均能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2007年3月1日,中國第一批4家農村新型金融機構掛牌成立,自此開始,各種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相繼成立,村鎮銀行、貸款公司、農村資金互助合作社等金融機構由於具有準入門檻低、規模小、服務基層、為“三農”提供便利服務等特點,得到了銀監會和國家的鼓勵和支持。同時,有多家外資銀行準備進軍農村金融市場。農村金融機構體系正朝著全方位、多層次的方向發展。
現階段農村金融改革的主要目的是要形成一個金融主體多元、金融産品多樣、金融服務多層次,正規金融機構與非正規金融機構互相補充,政策扶持與市場配置相結合,各類金融組織有效競爭、充滿活力的具有中國特色的農村金融體系。現在,農村金融的結構已經從改革開放初的農行“一枝獨秀”到信用社的“一股獨大”,再到現在發展成為包括省市聯社、農商銀行、農合銀行、農發銀行、開發銀行、鄉村銀行、郵儲銀行、農村保險、信託公司在內的全方位、多層次的金融體系。隨著改革的不斷推進,農村金融體系對於農村的建設和發展發揮了巨大的作用,農村金融這塊中國金融發展的“短板”已經在儘快地補起來。
應看到,由於農村金融服務具有業務零散、風險大、成本高、收益低等特點,農村金融與商業化運作之間的確存在一定的矛盾,因此金融機構從事農村金融服務非常謹慎。但放眼未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需大量資金投入,農村被國家列為擴大內需的重點,以及政府對農産品價格的保護等政策,都意味著農村金融還有很大的利潤空間。因此,農村金融機構今後還需貼合農村金融需求實際、找準業務定位,建立有效的經營管理機制、信貸機制、人員激勵機制、風險防範機制以及面向“三農”的金融産品開發機制,積極探索多元化、市場化、適度競爭的農村金融新體制機制。同時,也需要政府對農村金融給予貨幣政策、稅收政策等配套政策上的支持和多方面優惠,以利於農村金融機構真正服務“三農”。
總之,農村金融改革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正在不斷進步,並且已經為農業發展、農村進步、農民增收作出了巨大貢獻。然而,社會、經濟不斷在發展變化,改革還要繼續。農村金融改革,要繼續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下去。(郭田勇 係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 |
| |
責編:金文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