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新年到來時,Google的員工會習慣性拿到一個不大不小的現金禮包,這是這家著名的企業一貫的激勵方法,多少有些溫暖。只是,今年Google的員工們會收到的卻是自己公司出品的G1手機,而不是真金白銀。
2008年的金融危機,讓那些曾經大紅大紫的“金領”們的日子變得不再那麼陽光燦爛。這裡面,自然也包括一向令人稱羨的投行經理們。他們的分紅又會變成什麼樣呢?
很顯然,剛剛過去的2008年,不是一個讓投行精英們感到愉快的年份。對於已是某外資大行中層的Thomas(化名)來説,去年9月雷曼破産的後遺症就是:他開始處於半休眠狀態,每天可以較長時間對黑莓不理不睬,但又不能拋棄,不能放棄。
而就在兩年前,他的黑莓永遠都處在熱線狀態,時不時就會收到客戶或者老闆的郵件。
“市況的確太差,心有餘而力不足。”1月10日下午,Thomas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稱。那天的香港,陽光明媚。
“尷尬”的分紅
2007年,由於家庭的原因,Thomas選擇從公司的美國總部來到了香港。
對於Thomas來説,2008年的危機對於他最大的影響,將體現在2009年1月才會拿到的分紅。而這筆分紅的組成,也將不同於其在美國時的做法。
Thomas告訴記者,在公司總部工作時,他擔任的是該行的associate級別職務,薪酬由以下部分組成,即:年薪+分紅。而分紅又分為:現金+股權激勵。
以100萬美元為例,其年薪大約佔40-50%,即40萬美元,而餘下的部分則為分紅。美國的分紅髮放標準為:現金佔分紅的75%,股權激勵佔分紅的25%。即,在60萬美元分紅當中,包括45萬美元的現金分紅,以及約15萬美元的股權激勵,即15萬美元的該行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