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某區法院的法警工資單
趙志疆 作者文集
上海某區法院的一名法警以沒有錢為由拒不支付自己妻子的生活費和醫療費,於近日被其妻在網上曝光工資單。在這份實際到手的7513.15元的工資中,工資外的補貼是工資的數倍,而繳納的個稅卻只有128元。看了工資單後,不少網友都大呼羨慕。(11月11日《信息時報》)
公務員的工資總是能引起公眾的關注,其中固然有公務員收入相對較高的因素存在,但更多的還是因為信息的不透明使得公眾對此倍感好奇。坦白説,七千多元的工資在上海地區也許並不算高,多數網友對此也表示了認同。那麼,眾人對這份工資單究竟好奇在何處呢?
毫無疑問,名目繁多的工資外收入堪稱這份工資單的最大“看點”。據記者統計,以“貼”字結尾的名目竟達17項之多,與5739元的工資外收入相比,1774.15元的工資難免相形見絀。同時,更加耐人尋味的是,128元的個人所得稅僅僅體現在工資一欄中。也就是説,佔總收入70%左右的工資外收入,實際上沒有繳納個稅。
筆者不由得想起曾經鬧得沸沸颺颺的“公務員零個稅”事件。2008年年初,北京市工商局某正式在編人員的工資單顯示,在一張月收入為5935元的工資條上,個人所得稅一欄為零,在當事人堅稱已繳納個稅的同時,稅務部門卻諱莫如深,至今未見下文。
這位法警的工資單之所以招致非議,不在於公務員實際收入的多少,而在於形形色色的工資外收入令人眼花繚亂。同時,名目繁多且份額巨大的工資外收入完全不在徵收個稅的範圍之內。民眾的疑惑也由此産生。為什麼公務員的工資外收入如此之多?花樣繁多的各種補貼究竟來源於何處?所謂“人人想當法警”,不過是由嫉妒、不滿引發的情緒宣泄,在其背後,則是對規範收入分配製度的強烈訴求。
實際上,早在2006年全國政協十屆四次會議新聞發佈會上,全國政協委員、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副主任王建倫就曾表示,希望政府出臺相關方案,規範公務員工資外收入。王建倫此番表態的前提是“建立和諧社會要規範收入分配秩序”。確實,只有建立起規範合理的分配秩序,才能達到各方的滿意,從而促進社會整體的和諧。反之,當分配秩序過多地傾向於維護少數人利益,而無法令多數人感到滿意的時候,也難以達到真正意義上的和諧。
現在的問題是,公務員的工資外收入究竟何時才能真正得以規範和透明?站在構建和諧社會的高度,這樣的問題必須得到足夠的重視與妥善的解決。所謂“不患寡而患不均”,只有當公務員的工資外收入足夠規範、透明,同時納入工資分配管理、承擔納稅義務,民眾才能將公務員工資單視為他們勞動價值的體現。只有這樣,才能讓公務員工資單不再“雷”人,不是在一聲晴天霹靂之後再沒有了下文。
| |
責編:金文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