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首頁
|
俄羅斯的歐洲部分
|
西伯利亞
|
中亞和哈薩克斯坦
|
高加索和克裏米亞
為配合在中國舉辦的俄羅斯年活動,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俄羅斯聯邦文化電影署主辦,中華世紀壇世界藝術館、俄羅斯國家博物展覽中心“羅西佐”、俄羅斯民俗博物館承辦的“俄羅斯民俗藝術展”于2006年9月30日至11月19日在北京中華世紀壇世界藝術館舉辦。展覽採用了“民俗素描”的展示方式,選取最能鮮明反映地方傳統特點的典型藝術品作為每個民族的代表,通過實物和圖片介紹了19至20世紀俄羅斯的近百個民族。
“俄羅斯年”閉幕式在京隆重舉行
俄羅斯專家積極評價中國“俄羅斯年”活動
[今日關注]2006的中俄情結
組圖:俄羅斯國家展在京開幕
俄羅斯文化對中國的影響深刻久遠
教育部部長周濟談中俄人文領域合作
俄羅斯的歐洲部分
俄羅斯歐洲部分是一個特殊的歷史地理區域,生活著眾多的民族,其大部分地區是東歐平原。東歐平原地域完整,氣候寒冷,主要河流自北向南流動,各自然帶東西排開。它北至科拉半島,南至高加索山脈,西至喀爾巴阡山,東至烏拉爾。
在這一地區獨特的民族文化空間形成過程中,一些地理因素(沒有自然屏障、河流密布)在很多方面起著決定性作用。比如,這裡民族眾多,特別是在邊遠地區,為各民族的遷移提供了滲透的空間。同時,東西南北密集的商貿網絡促進了東歐平原文化經濟統一體的形成,併為建立統一的國家奠定了基礎。
十二至十三世紀,大量的斯拉伕人遷移至這一區域,其結果是眾多東斯拉伕部落聯盟佔據了從沃爾霍夫河至多瑙河以及第聶伯河下游的廣大地區。他們積極致力於基輔羅斯國家的建立。
今天,俄羅斯歐洲部分有三個血緣相近的主要民族:俄羅斯人,烏克蘭人和白俄羅斯人。他們的語言和文化相近,同屬斯拉伕語系中的東斯拉伕語支。屬於斯拉伕民族的還有波蘭人、捷克人、保加利亞人、斯洛伐克人和一些人數較少的民族,他們主要生活在大城市裏。
家釀啤酒罐
啤酒杯
女子胸飾(扣鉤)
女子節日腰帶
已婚婦女頭飾
女子腰飾
更多>>
“薩隆卡”(鹽罐音譯)一詞是由鹽演變而來的。鹽是一種神聖的食物,它同麵包一起成為熱情好客的象徵,是各種儀式慶典中不可或缺的標誌物。它是新娘的嫁粧,象徵著父母的房子。遇到難産時,人們將鹽撒到桌子四週,推著孕婦圍桌繞圈。鹽罐和家的關係被用於各種聖誕節遊戲中,比如姑娘將鹽罐埋在雪中,並堆起很多小雪堆。猜中鹽罐藏在哪個雪堆中的人,將成為姑娘的新郎。對鹽罐的使用曾有非常嚴格的規定:不能拿麵包到鹽罐中蘸鹽,不能用手從鹽罐中取鹽;傳遞裝著鹽的鹽罐時,應保持微笑……
過去,俄羅斯人對在就餐時如何使用勺子有嚴格的規定:每次舀過食物後,都應把勺子舔凈放在桌上;姑娘吃東西時,食物不能溢出勺子……在各種儀式中,勺子的功能非常重要。把勺放入粥中,意味著聚集財富……
根據俄羅斯傳統,搖籃通常是挂在竿子上的。竿子一頭固定在墻裏,另一頭或用鐵環套在主樑上,或用毛巾綁在主樑上。這是因為“低”這個字含義不佳,所以在任何地方都不能將躺著孩子的搖籃放在地板上。
西伯利亞
西伯利亞佔據俄羅斯三分之二的領土,東起太平洋,西至烏拉爾山脈。西伯利亞自然氣候複雜多樣,分佈著寒冷的北極凍土帶、廣袤的原始森林、草原和薩彥—阿爾泰山脈。在遠古時期(從舊石器時代開始)這個地區就有人居住。在數千年的歷史進程中,這裡形成了多語言部落和民族的獨特文化。直至十一世紀,這個西方未知的國度才被首先到達這裡,並與當地居民開始接觸的俄羅斯人發現,這在諾夫哥羅德的年鑒裏有所記述。十六世紀,從著名的葉爾馬克遠征開始了俄羅斯人對西伯利亞的開發和兼併。
今天,在西伯利亞生活著大約30個民族,其中人數最多的是雅庫特人(超過30萬人),最小的民族是恩茨人(只有200人)。自然條件決定了這些民族的文化面貌,定居或遊牧的勞作生活方式。
新娘服飾
食物儲藏容器
煙斗套
煙荷包
“姆盧瓊”
騎鹿的埃文克人
“巴爾卡”
鹿褡子
鞋
鹿車挽具局部
魚鉤
小毯子
這是一種樣式古老的帶風帽的外衣,用冬天屠宰的鹿皮做成。風帽前面是帽纓,用鹿尾製成,靠它來穿脫衣服。過去,可以用帽纓來區分不同的部落。寒冷天氣外出時,人們把這種外衣穿在皮毛衣外面。生活在凍土帶和原始森林的民族穿著用鹿腳部位的皮子做成的冬靴。這種恩加納桑—恩茨人穿的鞋獨具特色,沒有腳面,好像一個長長的筒狀口袋。
這是傳統從事海洋捕獵的民族(愛斯基摩人、楚科奇人、科裏亞克人)夏、秋兩季穿的衣服。獵人在海上工作時,穿上它可以避免皮毛大衣受潮。它用海豹、鯨魚、海象等動物的腸衣做成的。節日“卡姆列伊卡”還裝飾著用海豹毛製成的紅藍流蘇、彩色皮條、海鳥牙。
功能多樣、形態各異的阿留申器皿通常用黑麥、豌豆、海草等野生植物的莖稈編成。這種工藝傳統上由婦女從事,並達到了很高水平。她們用大拇指削尖的指甲將草、根、莖匹開,穿上線、鳥羽和鯨須。除了盒子、書包、籃子外,還編制帶圖案的草席和草帽。
海象牙雕是楚科奇人的傳統實用裝飾藝術形式。十九、二十世紀之交時,人們借助一種爪狀工具進行手工製作。通過對圖案添色還可以做出彩雕。通常,手工藝人在海象牙上繪製完整的故事,如捕獵鯨魚、海象、海豹的情景、日常生活和節日。今天,這種藝術形式繼續得到發展。
中亞和哈薩克斯坦
中亞和哈薩克斯坦地區的面積為400萬平方公里,西至裏海,東至阿爾泰山脈,北至西西伯利亞平原,南至伊朗高原和興都庫什山脈。中亞的大部分是平原,上面分佈著草原、半沙漠和沙漠,橫跨南部、東南部和東部,直至科佩特、天山、帕米爾和阿爾泰山脈。這個地區最古老的居民是帕米爾地區的諸民族和塔吉克人的祖先,其語言屬於印歐語系的伊朗語支。如果帕米爾人的語言屬於伊朗語支中古老的東語支,那麼塔吉克人則屬於形成稍晚的西語支。中亞和哈薩克斯坦的大部分居民,如哈薩克人、卡拉卡爾帕克人、吉爾吉斯人、維吾爾人、烏茲別克人和土庫曼人講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支中的語言。自然條件決定了中亞和哈薩克斯坦居民獨特的經濟模式。在河谷、山麓、山谷地區自古就形成了三角洲,人們通過人工灌溉來從事農耕。塔吉克人、大部分烏茲別克人、帕米爾地區諸民族、維吾爾人、東幹人過著定居農耕生活。相當一部分土庫曼人在十八世紀才開始從事農耕。在三角洲地區很早就出現了城市。它們是管理、手工業和貿易的中心。
氈毯
墻幔
窗棱
水罐
茨岡女人玩偶
女子服飾
茶壺、水壺
男子禮儀服飾
挂包
條帶
滑板
獵鼓
女子服飾
童衣
搖籃
在遊牧生活中,皮具具有廣泛用途。它可以用來存放奶製品。發酵製成的酸馬奶是最受歡迎的飲料。依照傳統,酸馬奶代表最聖潔的禮儀。這一飲料也賦予馬奶器具神聖的色彩。這些器具帶有豐富的花紋,多表現被中亞遊牧民族尊為護身符和生命動力象徵的羊角。馬奶壺本身的形狀也令人聯想到山羊。
對很多民族而言,鏡子是具有魔力的東西。它被看作是不同世界的界線,透過它可以看到另一個世界。所以鏡子常被用在各種儀式中,此時這個界線是可以穿越的。所以,在烏茲別克人和塔吉克人的婚禮儀式上設有年輕夫婦照鏡子的環節,用來保祐他們擁有光明幸福的未來生活。平時,鏡子應該被蓋起來。裝鏡子的口袋上繡有很多神奇的圖案。婚禮上,這種口袋被作為禮物送給來賓。
在塔吉克斯坦山區(卡拉捷津和達爾瓦茨地區)和西帕米爾的居民中,自古以來婦女從事陶器製作。她們不用陶輪轉盤,完全用手來塑造。而在平原地區,陶器由塔吉克男人來製作,並廣泛使用陶輪轉盤。陶器的整個製作過程,特別是燒制,伴隨著各種禮儀和儀式。例如,燒制陶器時,不允許病人和名聲不好的女人靠近。燒制過程由擁有多個子女和幸福家庭的聰明能幹、經驗豐富的女人來指揮。陶器上的圖案是畫上或粘上的,多為螺旋形、波紋和圓點等花紋,類似新石器時代的陶器裝飾。
在中亞三角洲地區,木偶表演非常流行,經常在城市的集市上進行表演。一些藝人用手操控布偶,進行簡單的劇目表演,其中最著名的主人公是禿頂勇士和他喋喋不休的妻子。兩個總在爭吵的主人公,用尖銳的笑話和誇張的表情來反映現實,贏得了觀眾的笑聲和好評。另一些藝人表演木偶,演出通常在夜間進行。木偶劇主要反映歷史和民俗。
高加索和克裏米亞
高加索位於黑海、亞速海和裏海之間,大部分是山區。高加索山脈從西北向東南綿延,將高加索分為北高加索(除北高加索共和國,還包括塔吉斯坦)和外高加索(亞美尼亞、格魯吉亞、阿塞拜疆)。千百年來,這兩個地區之間有著長期的經濟和文化往來。對高加索地區多民族、多語言的民俗文化特徵起決定性影響的是這裡複雜的自然條件(從亞熱帶氣候到極地氣候)以及一些地方險峻和自然封閉的地形。高加索地區定居著約50個擁有自己語言的民族,分屬三個語系:阿普哈茲—阿格迪人、塔吉斯坦人、瓦伊納赫人和卡特維爾人的語言屬於高加索語系;阿塞拜疆語、卡拉恰耶夫和其他一些民族屬於阿爾泰語系;亞美尼亞語、奧塞梯語、庫爾德語和伊朗語屬於印歐語系。多元的文化體現在生活與居所(從城市到要塞)、服裝與器具(用不同的材料製成)的多樣化上,體現在不同信仰(基督教、伊斯蘭教、猶太教和很多獨特的信仰)的並存中。
女子節日服飾
祈禱用的毯子
葡萄酒杯等
葡萄酒容器
葡萄酒容器
男子服飾
女子節日服飾
勺
遊戲
從遙遠的古代,金屬加工,特別是銅器製造就在阿塞拜疆眾多手工藝中佔有重要地位。人們通過熱鍛造的方法對地方原料進行加工。容器的外形和裝飾取決於它的實際功用。水罐的外表通常是光亮的,而作為節日餐桌點綴的盛放手抓飯的盤子的蓋和盛放“雪白特”飲料的容器則帶有豐富的花紋。銅器上的圖案通常是各種植物,也有一些圖案的靈感來自十二至十八世紀的阿塞拜疆建築。巴庫、舍馬哈等城市是最大的銅器製造中心。在整個高加索,拉季奇鎮銅匠的銅製品尤為著名。
亞美尼亞刺繡構圖和諧,色彩柔和,手法多樣:有單面和雙面平繡、結繡、十字繡、半十字繡等。在亞美尼亞,由於戰爭和遷移,産生了不同流派的刺繡。每個流派都有自己獨特的針法、圖案和題材。
在呢子、絲絨和綢緞上用彩色絲線縫繡的鎖針繡達將阿塞拜疆刺繡藝術推向頂峰。人們用這種刺繡來裝飾所有的物品,從枕頭、蓋布、墻壁裝飾到服裝、錢包、梳子套。十九世紀末期,阿塞拜疆的鎖針刺繡成為一種手工業,主要由男人來從事。努哈是這一行業的中心。在外高加索,男子繡工並不稀罕。那裏的男工匠聯合成立手工作坊,但不吸納女工。儘管這樣,婦女仍然從事刺繡。她們通常將自己的作品送到作坊的貨亭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