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rget="_blank" title="">2007年3月3日夜裏,瀋陽以及整個遼寧迎來了一場百年不遇的暴風雪。這場暴雪由一個天氣現象,轉變成自然災害,乃至於成為突發社會公共事件。儘管氣象部門對這場暴雪做了及時、準確的預報,但雪勢之猛,持續之久,面積之廣,危害之大,已經超出了現有人力和社會力量能夠在第一時間消除的程度。在這場暴風雪中,遼寧省政府制定了救災措施和預案,最大限度降低了災害損失。全省人民在相互攙扶、相互幫助中收穫著經歷、關愛、震撼,更多的則是感動。雪災在前,人們的真情和良知也在同時迸發、匯集,並從自發轉化為自覺的態度和選擇,讓人油然生出敬意,百年不遇的暴風雪結束了,為抵抗雪災而戰鬥的勇士們完成了他們的使命,但感動並沒有因暴風雪的停止而消失。那一張張被風雪吹打紅的臉,深深地印在了我們的心裏。他們應該被這座城市所銘記,這個系列也是透過暴風雪記下一個個讓這一座座城市為之動容的感人畫面。透過此次暴風雪,我們也應更加珍視人與自然相互依存的關係,進一步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方能從更長遠的將來削減災害天氣對我們的侵襲。總有一种經歷讓人終生難忘,總有一種力量震撼著我們的心靈,總有一種感動在悄悄蔓延……
2007年3月4日,農曆元宵節。當天值班的瀋陽電視臺記者張娜,一大早就趕到單位開始了緊張而忙碌的工作。9時許,外面突然狂風大作,吹得行人和騎車者難以行走,密集的大雪紛紛而落,就像是從天上往下灌似的。在瀋陽土生土長的張娜記憶中,初春下雪常見,但那天卻不同尋常。有種不詳預兆的張娜,覺得應該到氣象局去看看,張娜用了兩個多小時,才趕到距電視臺平時不過十幾分鐘車程的氣象局。誰都沒料到,這場暴風雪竟如此來勢洶洶。不到兩個小時,就讓瀋陽城陷入空前的困境:交通基本處於癱瘓。
2007年3月4日,瀋陽一所學校的13輛校車和車上400多名師生被大雪困在路上,瀋陽交警得知這一情況後,迅速組織警力,全力營救。400多名師生也在積極自救。在被睏了10幾個小時,師生們又冷又累,面臨著生死考驗……
2007年3月4日,農曆正月十五。這天,在營口市家中等待未婚夫回家過節的蘇言,不停地向窗外張望:未婚夫楊帥乘坐熊岳到營口的大客車,本應16時前到達,可過了18時卻仍無消息。這邊蘇言著急,那邊楊母在熊岳的家裏也著急:兩人半小時通一次電話,直至22時,楊帥仍無音訊。惡劣的天氣讓蘇言心急如焚:楊帥乘坐的大客車會不會出了意外?他要是出事了怎麼辦?我們還沒有結婚呢,還沒度過人生最浪漫、最美好的時光啊!憂心忡忡的蘇言不停撥打著未婚夫的電話,且110、公路局、交通局,與其相關的單位她都通了電話,可始終沒得到一點兒關於楊帥的消息,而此時暴風雪似乎越來越猛烈了。
2007年3月4日, 一場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風雪襲擊了遼寧錦州, 大雪封堵了路面,積雪最厚處達到2米多,在錦州淩海唐家村村民董壯的妻子張影卻在這一天臨産, 母子倆的性命牽動了錦州市300萬市民的心。錦州市領導、解放軍戰士、警方、眾多好心村民聯動,營救長達15個小時,能否母子平安?
從3月4日淩晨起,瀋陽遭遇了一場一個世紀以來從未有過的特大暴風雪襲擊:全市平均積雪深度達到36厘米,嚴重的積雪導致全城交通堵塞,120急救車也全被積雪困在路上無法行駛。得知母親犯病急需氧氣的孫麗華急得像鍋上的螞蟻:這可怎麼辦?妹妹又打電話對姐姐道:你趕緊過來吧,媽是缺氧喘不過氣來,憋得嘴唇發紫,水都喝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