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3年05月29日 16:16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揚州晚報
釉裏紅魚盤 |
郵電部1991年發行過一組(六枚)中國瓷器郵票(T166),其中第五枚為現代“青花釉裏紅”魚盤。這種魚盤市場上較為多見,由於存世物品甚多,市場少見倣品,但精品、妙品也少有。
筆者收藏的這件“青花釉裏紅魚盤”,口徑為26厘米,圈足“魚背露胎”,內外施釉,釉潔而瑩潤,盤內繪青花釉裏紅水藻魚紋,青紅互映,栩栩如生。此盤雖為晚清至民國民窯燒制,但青紅兩色均發色純正、鮮艷,較為難得。
相關資料記載:釉裏紅瓷器的燒制始於元而盛于明清,它是以銅紅料在瓷胎上繪畫紋錦後,罩以透明釉在1250攝氏度左右的還原焰中燒成。由於技術問題,初時燒成難度較大,産量較低,成品純正鮮紅的甚少。直到清康熙時期,釉裏紅燒制才基本能掌握髮色效果,銅紅呈色作用才比較穩定。至雍正年間,銅紅呈色作用已能成功掌握到十分成熟的階段。這個時期的釉裏紅呈色穩定且成品率很高。晚清至民國,許多民窯已批量生産這種青花釉裏的紅魚盤,以滿足社會普通階層的需求。但由於銅紅料在燒成過程中十分敏感,溫度和窯室氣氛稍有變異,便不能達到預期效果,溫度高、瓷胎變形,呈色偏紫偏黑;溫度低、瓷化不足,呈色淺淡。所以,青花釉裏紅要能青紅兩種色調都發色純正鮮艷,一般比較難以兼得。
目前市場所見,有的發色過深偏紫偏黑,甚至器型變異,産生窯縫;有的發色淺淡,叩之悶聲,邊口脫釉。因此,藏友在收藏時,必須掌握標準,挑選那些器型端正,釉下青花和紅彩都發色純正鮮艷者。因為,同樣是青花釉裏紅魚盤,品相差異,其價值懸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