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藝術臺 > 賞析 >

書畫高倣複製:“弄假成真”為流芳

發佈時間:2013年03月26日 17:38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光明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唐蘭亭序》複製品(局部)(資料圖片)

       今年1月,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發現了王羲之“大報帖”的唐代摹本,並稱這是繼1973年日本發現王羲之“妹至帖”之後,相隔40年的重大國寶級發現。生活于公元4世紀的王羲之雖然在書法史上被尊為“書聖”,但並沒有真跡流傳至今。今天所能看到最接近他真跡的是唐代的高倣真複製品——雙鉤廓填本,又稱為“響搨”(亦作“響拓”)摹本。

       宋代趙希鵠《洞天清祿集古今石刻辨》記載説:“以紙加碑上,貼于窗戶間,以遊絲筆就明處圈卻字畫,填以濃墨,謂之響搨。”其方法主要是先將融化的蠟涂于紙上,使其透明而不滲墨,再將原作向光放置,如貼在窗戶上,將涂過蠟的紙(不滲墨,防止污損原作)覆蓋在原作上,依照原作筆畫邊緣勾摹出輪廓,最後在輪廓內填墨。

       這種唐摹本在宋代已被重視,米芾詩云“媼來鵝去已千年,莫怪癡兒收蠟紙”,可見當時已有人把鉤摹的蠟紙本當作書法真跡收集。今天唐摹本更為稀少,被人重視的程度自然遠過宋人,幾乎視作與真跡同等了。

       書畫的高倣真複製自古有之,時至今日,複製品依然能起到延續原作生命,使“秘閣珍玩”的藝術品有“飛入尋常百姓家”的作用。

       人工複製:勾描摹寫匯精神

       畫案上大小不一的毛筆,瓷盅裏五顏六色的顏料……在故宮博物院文保科技部一處安靜的院落裏,工作人員正在複製清代畫家丁觀鵬的工筆重彩《羅漢像》,他們手下的技藝,已經被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

       書畫複製科的科長張小巍介紹,現在人工複製古書畫,一般先對原畫照相出片或掃描打印,製作出一個原大的簡單副本,再在這個副本上覆蓋一種薄而透明的膠版,用墨筆在膠版上依照副本描出一個單色墨稿。隨後將膠片墨稿放在一張白紙上(這樣看得更清楚),上面覆蓋正式複製用的畫紙,按墨稿的輪廓,對比原作,或勾線、或填色、或暈染,反復數次才能完成複製。

       “人工複製需要有嫻熟的技法。”張小巍説:“許多複雜複製品的作者本人就是高明的畫家。”畫家陳少梅的夫人馮忠蓮摹制宋徽宗趙佶《虢國夫人遊春圖》,常常為一根線條、一塊敷彩、一束髮絲反復修改,圖中一匹黑馬,墨色濃重而透明,為了再現它,馮忠蓮反復實驗甚至廢寢忘食。唐代周昉《簪花仕女圖》中,仕女身穿多層透明的紗衫,很難表現。面對這個難題,大家共同分析原作用色和渲染的順序,再經過畫家徐燕孫的學生金振之精心描繪和渲染,終於再現了原作的風采。

       人工複製,最難的是將畫作舊紙、舊絹本身的顏色(也稱“畫底子”)表現出來。故宮博物院有一種“全畫”的做法:一幅古畫,摹制達八九成時,用水沖掉浮墨、浮色,用筆沾上與原畫色漬相同但較淺的舊色(以墨、花青、藤黃、赭石等色調配),使用點筆法,由點接成面,將畫底子全部作舊。用這種方法摹制的隋代展子虔《遊春圖》、宋徽宗趙佶《聽琴圖》等,都達到了可以亂真的效果。

       人工複製古書畫,較為費時費力,如複製《清明上河圖》用了8年,複製《韓熙載夜宴圖》耗時近3年,許多複製品僅此一件,也只能供博物館為保護原作而替換展覽之用。

打印】【複製鏈結】【轉發郵件【一鍵分享 i貼吧 新浪微博 責任編輯:韓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