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藝術臺 > 賞析 >

齊白石:蘿蔔白菜裏的中國精神

發佈時間:2013年02月06日 16:32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國際在線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白菜蘿蔔等“俗物”在齊白石老人筆下呈現出別樣的藝術美

       從星斗塘邊被蝦鉗夾傷腳趾的青澀少年,到90歲仍倔強如石的老人;從遠近聞名的雕花木匠,到蜚聲國際的水墨畫巨匠。齊白石老人的一生如他的作品,能讓人反復品讀。今天重觀白石老人那青菜綠豆的畫,我們能品出點什麼?借著漸漸升溫的齊白石熱,記者專訪了對齊白石研究多年的文化部文化市場發展中心藝術品評估委員會常務副秘書長、皇城藝術品交易中心總經理呂立新。

       舊時代的“杜拉拉”

       在中國,不知道齊白石的人少之甚少,從小學課本到國內外藝術品市場,齊白石及其作品一直有著不小的影響力。就像呂立新説過,“齊白石是距離今天最近的一位美術大師”。

       不過,這位遠近聞名的畫壇巨匠並非生來顯貴。齊白石從小出身貧寒,為了生存15歲當了木匠,後來和師傅學習在木頭上雕花,到27歲才開始學習繪畫。1919年,在當時社會平均壽命只有45歲的時候,已經57歲的齊白石來到了北京,靠著賣畫為生。然而,本以為能在北京打出一片天地的齊白石偏偏不走運,畫作怎麼都賣不出去。此後,齊白石又用10年時間徹底否定自己的畫法,期間,他從一間破廟搬到另一間破廟,輾轉多處,68歲終於“衰年變法”成功,成為一位舉足輕重的藝術巨匠。

       “如果這樣看來,齊白石可以算作年歲最大的‘北漂一族’了。”呂立新説。齊白石來到京城後顛沛流離、生活艱辛。他的一生變化也是時代生活的寫照。經歷了清末民初的動亂,到了新中國齊白石才得見曙光。

       從小木匠到畫壇巨匠,齊白石這一路的坎坷讓人心生敬畏。呂立新説:“齊白石有很強的奮鬥精神,用現在大家常講的勵志來説,如果説杜拉拉是個虛構人物,一個對於社會的幻想,那麼齊白石的艱辛歷程就可以説是那個時期‘杜拉拉’的真實寫照了,從他身上你能夠得到很多啟發。”呂立新因此認為,用“齊白石比一千個杜拉拉更勵志”形容,一點也不為過。

       鼠蠅入畫也脫俗

       齊白石70多歲時曾對人説,“我才知道,自己不會畫畫。”人們當然不會相信。老人一再強調,人們卻越發稱讚老人的謙遜。呂立新説,齊白石老人一生都像一個孩子,保持一顆童真善良的心。他的人生沒有獻媚,沒有爭名逐利。正如他所的作品一樣,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太似為媚俗,不似為欺世。

       齊白石自創紅花墨葉一派,其畫為獨特的大寫意國畫風格。他的專長是花鳥,筆酣墨飽,力健有鋒;而畫蟲則一絲不茍,極為精細;除此之外,齊白石80歲之後,畫蝦的技藝更甚為精湛,令人嘆為觀止。

       呂立新告訴記者,“齊白石是用自己的真實生活在作畫。”這不僅是齊白石獨特藝術風格的詮釋,也是他作品被重新定位,從俗到雅最真切的體現。“傳統文人認為是俗氣的,在齊白石筆下都能有所轉變,蘿蔔白菜都能進入他的畫,都能畫得清新脫俗,這在他前輩的國畫家中是沒有的。”

       時代在變,人們的思想也發生極大的轉變,“真實”是現今人們的追求。而齊白石似乎早有先見之明,他的畫一直反對不切實際的空想。他經常注意花、鳥、蟲、魚的特點,揣摩它們的精神。他曾説過,“為萬蟲寫照,為百鳥張神,要自己畫出自己的面目。”他的繪畫,以其純樸的民間藝術風格與傳統的文人畫風相融合,也因此達到了中國現代花鳥畫最高峰。

       筆墨傳達中國精神

       聞名世界的西班牙著名畫家畢加索曾經的一個玩笑,“我不敢去你們中國,因為中國有個齊白石。”齊白石生活的近百年歲月,正是中國社會與思想的大變革時期,他所從事的中國畫也受到外來思潮的激烈衝擊。定居北京的初期,其獨創一格的藝術也曾不被畫壇所理解。

       雖然有人説他的畫大多是白菜蘿蔔、蟲蟲鳥鳥,不如其他畫家那樣宏大有氣魄。但正是這些源自生活的真實感觸,才使齊白石書畫飽含生命的智慧和生活的哲理。另外,齊白石筆觸間流露的是那種無一不精、無一不新的特點,也為現代中國繪畫史創造出一個質樸清新的藝術世界。

       可以説,齊白石的畫表達的是他對自己藝術創新的自信與深刻體悟,他的人物畫長于傳神達情,他的書法簡約大方。呂立新告訴記者,“就是他這種樸實謙虛、自信自強的精神,使他的作品剛柔兼濟,他的畫作中展現了不僅是深厚的藝術造詣,還有非凡的中國精神。”

       齊白石創造了中國20世紀藝術的奇跡。幾十年來,齊白石不但得到了海內外學者的關注,也贏得了廣大藝術愛好者的追慕,齊白石在藝術市場上的熱度還會持續相當長的時間。

打印】【複製鏈結】【轉發郵件【一鍵分享 i貼吧 新浪微博 責任編輯:韓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