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藝術臺 > 賞析 >

玉戈的社會功能

發佈時間:2012年10月25日 17:09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中國藝術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圖為西安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收藏的四件玉戈

       玉戈的功能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變化,在周代,它的功能趨於多樣化,在禮制、史實甚至調停國家關係中發揮著一些特殊的功能。

       周代以降,玉戈逐漸小型化,從出土的玉戈來看,很少有超過20厘米的玉戈,而幾厘米的玉戈卻發現不少。這些小玉戈器型彎曲,似乎在向璜靠攏,而且已經缺乏早期玉戈的那種肅殺之氣,給人一種溫順的平和感覺。從博物館的陳列來看,這樣的玉戈明顯和一同出土的其他玉器構成一套玉組佩,用以在重大場合挂在身上,以制約佩戴者的行為舉止。國家博物館展出的出土于陜西長安張家坡的西周早期小型玉戈,和一併展出的玉戚玉斧相比,顯得小巧玲瓏,這樣的玉戈,當然不可能是兵器,也不會是神器,它缺乏一種撼人心魄的氣勢。

       小型玉戈的發展演變,逐漸和玉璜甚至玉觹在形制上相互影響,最終失去自己獨立的形態。成為制約諸侯貴族行為舉止的禮器。

       玉戈在禮制上的作用,甚至出現在葬玉上,上海博物館展出的一套周代的幎目綴玉,其最下面的一件玉器,就是一件小型玉戈。由此可見,玉戈,在兩周時期,不僅對上層社會作出生的約束,也作出了死的規範。玉戈和其他玉器一起,成為控制社會秩序調節社會情緒的工具。

       “化干戈為玉帛”是一句耳熟能詳的成語,原出自於《淮南子原道訓》 :“昔者夏鯀作三仞之城,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壞城平池,散財物,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賓伏,四夷納職,合諸侯于涂山,執玉帛者萬國。 ”説的是禹為爭取天下,拆毀鯀所築城墻,填平護城河,並把自己的財産分給大家,毀掉兵器,對天下施恩濟惠,用道德的力量實施教化。於是,大家都各盡其職,別的部落也紛紛歸附。禹在涂山召開首領大會時,來進獻玉帛珍寶的首領上萬。

       這種化干戈為玉帛的調節部落和國家關係的史實已經物化在我們所能知道的古代器物上。而這類器物又恰恰和玉戈的形制有著密切的關係。

       兩件出土于河南溫縣西張計村的春秋時期的石圭盟書,這是春秋晚期晉國卿大夫之間舉行盟誓時記載誓辭的文書。我們不必拘泥于這是一件玉器還是石器,我們也不必拘泥于這究竟是一件圭還是戈甚至是矛,“石之美者為玉” ,而戈、圭和矛三者都有相通之處。我們也不討論盟書的內容,這裡只想指出的是,戈或者説類似的器物,從物語上證實了化干戈為玉帛的歷史場景,古代器物這種功能是研究古代史特別是上古史的學者應當特別關注的課題。

       其實,在戈上刻有文字,並不是鮮見的報道。特別在青銅戈上,各地都出土了帶文字的青銅戈,許多博物館都有這類文字戈的陳列,而帶文字的玉戈雖然少見,但也絕非孤例,我們在一些博物館也發現了不少文字玉戈,如果把這些文字作深入的研究,將能進一步推動對玉戈的功能和所記載的史實的研究。而王勇超先生所藏從國外回歸的一套玉戈,共有七十多字,記載了相關史實,有關專家專文研究上面的文字,對它們的解讀勢必使玉戈的研究以及它所反映的歷史真實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打印】【複製鏈結】【轉發郵件【一鍵分享 i貼吧 新浪微博 責任編輯:韓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