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藝術臺 > 賞析 >

紙輕價重:談潛力巨大的宣紙收藏

發佈時間:2012年09月11日 17:29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陳年精品宣紙

       説起宣紙,只要是接觸過中華傳統文化的人,幾乎無人不知——文房四寶裏有它一席之地,繪畫書法、刻板印刷、裝裱襯墊……樣樣也少不了它。可以説它的問世是對中國和世界文明歷史的一大貢獻,輕盈的身軀中承載的是厚重的傳統文化底蘊。

       但説起宣紙收藏,可能多數人還是會感到有些陌生。其實,收藏宣紙自古有之,只不過沒有像收藏瓷器、玉器和字畫那樣的規模和人氣罷了。
    
       “畫家好紙”
     
       宣紙收藏古已有之

       其實在中國民間,宣紙收藏起碼也有千年以上的歷史。宋人王令的《再寄權子滿》裏就有“有錢莫買金,多買江東紙,江東紙白如春雲”。描述了當時人們酷愛收藏宣紙的情形。而自從唐朝開始,文人雅士就與宣紙結下了不解之緣。無論是歐陽詢、顏真卿、張旭、李伯時等書畫大家,還是南唐後主李煜、明代的世宗和高宗皇帝,都對宣紙愛不釋手。

       中國宣紙集團公司董事長胡文軍先生介紹説:“從文獻上的一些記載以及歷史故事和典籍敘述,在中國歷史上宣紙一直是被收藏的。只不過各個歷史朝代沒有像現在這種收藏氛圍和收藏文化的渲染,沒有這麼明確地提出‘收藏’的概念。”他還説,“有很多老畫家,包括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六七十年代的老畫家以及當代畫家,你到他家裏去,不誇張地説,他有整屋子的紙,可以説有幾輩子都用不完的紙。只要好的宣紙出來,只要出好紙,他們都要買,都要收藏。”胡先生把這種情況解讀為“畫家好紙”!

       “寓藏于用”

       宣紙收藏的價值所在

       與一般意義上的收藏品不同,宣紙的收藏不僅體現在藏品自身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上,更體現在始終蘊涵著的使用價值上。這種使用價值,隨著收藏時間與日俱增。因為上乘的宣紙在存放過程中,通過不斷的吸附水分和乾燥,品質會更加獨特,潤墨染色會收到神奇的效果。

       宣紙往往以書法繪畫載體的角色而流傳於世,純以文房清玩的形式藏至今日的紙品並不多,傳世的宣紙精品往往是在寓藏于用之中得以保存的。比如南唐後主李煜酷愛詩畫,曾特製“澄心堂紙”,十分精美,自南唐以後代代視為珍品,身價百倍。也正是由於宣紙收藏的寓藏于用,目前市場上清朝以前的名宣已經基本絕跡,就是清初的“清水加重冷金”紙、“淳化宣禦制箋”和清代康熙年的“高麗紙”、乾隆花紋箋、清中期的“玉版宣”、清末“露皇宣”等也已成稀罕之物。

打印】【複製鏈結】【轉發郵件【一鍵分享 i貼吧 新浪微博 責任編輯:韓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