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13日 16:38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大洋網
五顏六色、璀璨多姿的顏色釉陶瓷,凝聚著中國古代陶瓷工匠的聰明才智。漫長的歷史歲月滄桑積澱于繽紛的色彩之中,爾後更以後起之秀的身份成為主流的景德鎮四大名瓷之一。顏色釉瓷被譽為“人造寶石”,有“千窯難得一寶”、“寸金窯燒寸金瓷”之稱。古代顏色釉多以單色釉為主,而後日漸“爐火純青”,創出多彩的釉瓷,並將釉與器型、畫面更完美結合,具有強烈的時代特徵。
高溫顏色釉因其色彩豐富、晶瑩透體博得人們的喜愛,有人形容它為“綠如春水初生日,紅似朝霞欲上時”、“明媚有如江南的春水,清凈有如北國的堅冰”。實際上,它的興旺與明清時期皇家頻繁進行的祭祀活動密不可分。朱元璋曾命令“凡祭器皆用瓷”,自此,陶瓷祭器就成為明清兩代官窯的主要品種,燒造數量巨大,造工精細。
民間有一傳説:有一燒瓷藝人,技藝超群,專為宮廷燒制禦瓷。這位藝人僅有一女,名叫繼紅,天生麗質,父女相依為命以燒瓷為生。一次因皇宮要燒制禦品佳瓷,禦窯連燒數十窯也未成功,眼看日期已到,再不燒成禦瓷的話,窯工全得被殺害,繼紅為救其父和眾窯工,便以自己的鮮血做釉料燒制出一種稀世罕見的、色調安定肅穆的釉瓷,繼紅少女救了父親和眾窯工,自己卻因失血過多而亡,為紀念這位捨身救眾的女子,後人便將此瓷稱之為“祭紅”,改“繼”字為“祭”。
正因為如此,許多顏色釉的名稱也與祭祀相關。如有名的“霽紅”,其本意應為“祭紅”。
不同釉色“配對”相應器型
1976年景德鎮研究成功無鉛均紅釉,上世紀70年代推出“色釉彩”,即以多種高溫色釉作彩料,在生坯和釉坯上彩繪,經高溫燒成後,因色釉的滲透性、流動性和熔融性形成了色彩斑斕、妙韻天成的藝術特色,既是釉,也是彩,色釉彩材質肌理的感染力和彩繪藝術的感染力緊緊凝聚在一起,形成獨特的藝術魅力。不同的釉色分別與相適應的造型配對,充分體現了釉色本身的美感。元、明、清顏色釉産品十分重視釉色與造型的統一。如高溫銅紅釉有霽紅、郎窯紅和豇豆紅之分。傳世品中沉穩的霽紅釉多與大小適中的瓶、壺、爐、洗等結合;濃艷奔放的郎窯紅則多與大件的瓶、罐等相結合;素雅柔潤的豇豆紅則與小巧的瓶、洗、盒、水丞等文具相結合。色彩豐富的顏色釉,與相適應的造型完美地結合在一起,體現出中國傳統顏色釉高雅的審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