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11日 14:55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西安晚報
陜西省戲曲研究院排演的長安道情《隔門賢》。 |
聲名赫赫的秦腔、委婉動聽的眉戶戲,都是陜西的“流行曲”。但當歲月的簫聲逡巡而過,曾如秦腔、眉戶一樣流傳於此的悠悠道情,卻離我們越來越遠。道情在民間又稱“拉波戲”,在古代則稱為道歌,最初是傳道者宣傳教義和募捐化緣的説唱藝術:由雲遊道人拿上尖板漁鼓演唱。後來傳於民間,才形成一人唱、眾人和的坐唱形式。而經過長期演變,如今一些地區的道情逐步成為演唱有故事情節的劇目,還配有皮影戲。
近兩年,周至道情、臨潼關中道情皮影戲、長安道情陸續拿到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入場券,引起了不少人對道情這一民間藝術的關注,但這並沒有扭轉它的整體命運,受現代生活節奏和娛樂方式的衝擊,如今西安一帶的道情生存環境正日漸縮小。
存在了一千多年的道情社
我們對道情的探尋,從離市區最遠的周至縣開始:經歷2個半小時的高速公路行程抵達周至縣城,記者一行仍需要再在同行的周至文化館周主任“右拐左拐再左拐……”的不斷指引下,驅車在鄉間村裏行進半個多小時,才算到達此行的目的地——周至縣樓觀鎮軍寨村的一個農家小院。
軍寨村是一個只有600多人的小村莊,但傳説中,離這裡不遠的樓觀臺就是道情的發源地,而這裡,也存在著周至如今唯一的一個活體道情社。樓觀鎮文化站站長張德文告訴我們,被申報非遺的周至道情,就是此地的“軍寨道情社”,“社裏如今有十幾位老人,都在村裏住著”。一位中年男子這時騎上輛自行車出了小院,叫人去了,張站長説,那是軍寨村的村支部書記楊戰林,他已經過世的父親,也是道情社的一員,而他本人則是如今道情社的社長,也是最年輕的成員,“他也會唱,但主要還是做一些組織工作,管管社裏的資金。你們真要聽,還是得聽老人們的”。
由於一些成員外出或下地幹活,除了楊戰林,我們只採訪到了道情社的陶宏德、李效林、李效榮、以及周至道情傳承人陳德榮四人。這些已經六七十歲的老人們或許因為平日沒事,大家都會聚在一起練練唱,嗓音保持了特有的洪亮,而説起軍寨道情社,63歲的陶宏德很是自豪,頗有點“咱家這是根正苗紅”的意思,“周至縣誌在公元423年就有軍寨道情的記載了。這個社存在了一千多年,道情曲也是從一千多年前傳下來的,不容易啊!”
老人們回憶自己當年學道情,已經是上世紀四五十年代的事情,“我們的師傅都是一個人——道情社裏上一輩的能人楊八爺,那時跟他學道情戲的都是村裏十幾歲的娃,因為反正也不讀書,更沒有電視電影看,整天閒在家裏,聽道情戲就是最流行的娛樂方式,而學成了道情戲,可就是村裏受歡迎的文藝青年了!”李效榮口中這位楊八爺的“官名”,連他自己也記不清了,但他卻記得楊八爺對弟子是來者不拒的,“只要是村裏有興趣學道情的,都可以跟著他學”。
儘管如此,學道情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陳德榮回憶當時一起學戲的十幾個孩子裏沒幾人識字,“要硬生生記大段大段的唱詞,而道情的曲更是沒有書面記譜的,完全靠口傳心授,學起來很是艱難,可沒人放棄,學了十幾年,大家總算把八爺傳下來的十幾個本折戲和十幾個調學了下來,沒把老祖宗傳下來的東西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