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藝術臺 > 民間美術 >

學者談二人轉:要通俗、忌庸俗、不要低俗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01日 17:01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光明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2012年2月4日,趙本山家鄉藝術團“東北二人轉大型綜藝晚會”在南通舉行。圖為藝術團演員在表演手帕絕活。

       1990年趙本山第一次上春晚,二人轉從此火了起來;2009年春晚“小瀋陽”一夜成名,又為二人轉添了一把柴。如今在全國,不僅有趙本山開的“劉老根大舞臺”,由梨園劇場、工人俱樂部、軍人電影院等“轉行”的二人轉劇場,還有一些走南闖北東拼西湊的二人轉草臺班子。
  
       如何看待二人轉紅遍大江南北這一現象,如何規範引導這一娛樂産業健康發展、可持續發展,把二人轉這門藝術打造成“百年老店”?遼寧社會科學院民俗所所長曲彥斌給出的藥方是:堅持通俗、切忌庸俗、堅決抵制低俗。
  
       要通俗、忌庸俗、不要低俗
  
       曲彥斌認為,二人轉這種鄉土藝術的紅火是“新娛樂經濟時代”的必然,是在文化娛樂消費市場這個“無形杠桿”調控之下的産物。無論社會各界如何評説和接受與否,這種現象以及相關的文化産業都已成為“新娛樂經濟時代”的重要文化産業形態。
  
       “然而,二人轉這門藝術今後要獲得可持續發展,就必須接受文明規範,就得堅守要通俗、忌庸俗、不要低俗這個健康、文明的文化底線。否則,無論今夜星光如何燦爛,也只能是曇花一現。”曲彥斌分析説,世界上幾乎所有的文化經典,無不走過通俗化的歷程,都抹不去通俗化的“草根”胎跡。中國的《詩經》、《樂府》,國外的許多著名史詩,莫不如此。因而,莫怕人家説“通俗”,通俗並不醜惡,醜惡的是庸俗、低俗和惡搞。
  
       曲彥斌説,傳統二人轉舞臺在民間,難免有“葷口”和粗口,一旦登上“大雅之堂”,就應在不失其藝術本質的前提下有所規範。要允許其在“摸著石頭過河”中“跑偏”,更要在實踐中培養其自我“糾偏”的自覺性和能力。應時刻切記“娛樂經濟時代”文化産業的可持續發展,需要的是“文明的娛樂經濟”。
  
       要多出經典通俗作品
  
       曲彥斌認為,文化是多元的,提倡“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相信作為主導的“雅文化”、“精英文化”自有其不可動搖的主導地位,近年來的“國學熱”已經顯示了這種文化的自我調整機制和公眾的文化自覺。社會的和諧,需要各種層面文化及其需求的和諧。通俗不是庸俗、低俗,通俗的本質是大眾化。無論哪個國度,大眾化都與通俗化密不可分。提倡積極健康向上的通俗化,就會貼近大眾,就會最大限度地贏得社會的廣泛認同與回應。所以,把握輿論導向,引導、培養藝術作品、藝術家與受眾文明規範的自覺性,讓更多的通俗作品自覺地融入“主流文化”元素,這是一種積極的面對。
  
       規範、提升演員們的自身素質
  
       出於對二人轉演員們自身素質的關注,應當採取必要的積極措施,為二人轉演員順暢地進入主流文化領域創造必要的條件。曲彥斌建議不妨採取諸如中國作協的“作家講習所”,文聯的“文學院”,電影學院的“明星班”,一些大學的“市長班”、“高管班”等方式,由地方黨委或政府指定有關文化單位,採取MBA(工商管理碩士)類型兼具速成性質的辦學模式,聯合高校試辦適宜民間藝術明星群體、領軍人物的培訓機構,為其專門設置課程,併為其開設文化創意、文化産業管理等實用課程,同時在“金雞百花獎”、“山花獎”等相關大獎之外,為民間藝人量身設置一些獎項。
  
      引導成功者珍視發展機遇、愛惜榮譽、反哺社會
  
       少數休閒娛樂文化産業的領軍人物,一朝成功便忘乎所以,不知自愛,或是“小富即安”不再創新進取,很快就走向了衰敗,明星成為一瞬即逝的流星。曲彥斌認為,要通過適當的方式,讓成功的民間藝人時刻清醒地懂得,根植于“草根文化”的民間藝術始終要保持本色,否則就會失去生存的根本和發展的可能,就難以可持續發展。特別不應與“高雅藝術”胡亂攀比,要保持藝術本身的受眾基礎,在符合自身藝術特點和市場需求定位的基礎上謀求發展,回報社會、反哺社會,保持作為民間藝術應有的品位,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

打印】【複製鏈結】【轉發郵件【一鍵分享 i貼吧 新浪微博 責任編輯:鄧莫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