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10月09日 14:39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西安晚報
大唐西市博物館館藏有一面唐代打馬球紋銅鏡,直徑為15厘米。首先,這面打馬球紋銅鏡的鏡面邊緣呈現八角菱花形,這就不同於以往的圓形,讓人耳目一新。其次,在鏡背的紋飾上,以表現四名騎手打馬球的運動場面為主,他們或高舉鞠杖,作搶球狀;或俯身向前,鞠杖向下,作擊球狀,而在紋飾的空隙處和外區均填以蝴蝶、瑞草,這使鏡背整體紋飾顯得生動、飽滿,又不繁縟。
馬球,史稱“擊鞠”、“擊球”等,是一種騎在馬背上用長柄球槌拍擊木球的運動。關於它的起源,普遍認為是源於公元前525年的中亞波斯,並在唐朝初年傳入中原地區,稱為“波羅球”。這項運動因受到唐王朝統治者的嗜愛和提倡曾風靡一時,上至王公貴族,下至民間百姓,甚至婦女也成為馬球活動的參與者,“自教宮娥學打球,玉銨初跨柳腰柔”就是形容女子打球優美、活潑的姿勢。該打馬球紋銅鏡的整個紋飾畫面緊張激烈,生動傳神,不但反映了唐人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更體現了唐代兼容並包的融合胸懷。